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三岔湖未來發展如何

三岔湖未來發展如何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8 01:41:28

三岔湖未來發展如何?來源:成都全搜索新聞網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 但唐文)9月29日報道 9月27日,是李老四念叨的好日子這天,随着地鐵18号線首段正式開通運營,成都市區與三岔的距離,縮短至半小時早上10時許,開進東部新區的首趟地鐵,緩緩停靠在了三岔站站台車上下來的乘客激動地打望着車站外的三岔“快變化太快了”,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三岔湖未來發展如何?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三岔湖未來發展如何(東進個人記憶三岔湖李貴志)1

三岔湖未來發展如何

來源:成都全搜索新聞網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 但唐文)9月29日報道 9月27日,是李老四念叨的好日子。這天,随着地鐵18号線首段正式開通運營,成都市區與三岔的距離,縮短至半小時。早上10時許,開進東部新區的首趟地鐵,緩緩停靠在了三岔站站台。車上下來的乘客激動地打望着車站外的三岔。“快!變化太快了!”

“去三岔湖就太方便了!”歡聲笑語,在空中一路飄蕩,蕩到了三岔湖上,蕩進了正在劃船的李老四心田。45歲的李老四,名叫李貴志,是成都東部新區三岔湖南岸邊樓房嘴村的一位村民。他出生時,三岔水庫正在修建。年輕時,他原本想在外闖蕩一番事業,但轉悠一圈後,發現最适合他的還是那風景秀麗的一湖碧水。返家後,他在家裡開起了農家樂,接待前來釣魚的釣友。如今,三岔湖将迎來華麗轉身,李老四已看到了“東進”紅利中更多更好的發展機會。

三岔湖航拍

城裡待不慣,回家做起“釣魚郎”

早在200多年前,三岔還不叫三岔,名為“永鑫場”,“永鑫場”北上成都、東下簡陽、西通仁壽,久而久之人們便把這裡稱作“三岔壩”,“三岔”也由此而來。彼時的“三岔壩”會館林立,外商雲集,有着“小成都”的美名。

“打通龍泉山,引水灌良田。”1973年,作為都江堰東風渠擴灌工程的重要部分,三岔水庫正式動工修建。四年時間,在20餘萬建設者的努力下,引來清亮的活水滋潤這方田地。湖山美景的三岔湖從此走進了人們的生活。水庫建成之後,附近村民随之搬遷,新的三岔巍然崛起。李老四的父輩便在這次搬遷中,在湖邊建起了房屋,安了新家。

作為四川省第二大湖泊,三岔湖有113個孤島和160多個半島,240公裡迂回曲折的湖岸線讓這裡成為了遠近聞名的休閑天堂,前來釣魚的釣友絡繹不絕。由于從小在湖邊長大,對三岔湖了如指掌的李老四,很快與這些釣友成為了朋友,在李老四的協助下,釣友們經常都滿意而歸。

2014年,李老四結束了在外打工回了家。一天,他在與一位成都來的釣友聊天中得到啟發,開辦農家樂,服務釣友。他還取了一個名字,叫李老四釣魚郎。“這些釣友,一釣就是一天或者幾天,這期間吃飯便是一個問題。”抓住機會,李老四便每天沿着湖邊四處詢問,“你需要用餐嗎?到點我可以給你送來。”慢慢的,他又開始為釣友提供住宿。“最開始收20元一晚,現在漲到30,主要還是為了能給大家提供方便。”就這樣,李老四開啟了他的“釣魚郎”事業,但他的客源,更多的還是依靠釣友的口口相傳。

李貴志給釣友送飯

憧憬垂釣基地,想把兒子也叫回來

三岔湖有大魚。近年來,時有聽聞三岔湖釣到百斤大魚,釣友們往往也是沖着大魚而來。

為了吸引更多釣友,李老四在湖邊長期培養了幾十個釣點,還常劃着船,接送釣友往返釣點。“李老四這裡服務周到,基本不用太操心。”曾在三岔湖釣起過40多斤大鲶魚的黃堅是一位資深釣友,他對李老四印象不錯,每次來都會選擇到李老四家。

“他們需要什麼,我便提供什麼。”就這樣,李老四家集聚了一大批忠實釣友,收入也慢慢增多。“平均一天差不多可以接待10來個人,高峰期會更多一些。”

随着成都提出“東進”,特别是今年東部新區的成立,作為東進戰略的核心地帶,三岔迎來了一次華麗轉身的曆史機遇。未來,這裡将被打造為天府奧體公園。三岔湖作為天府奧體公園重要組成部分,圍繞三岔湖将形成約40平方公裡的“水上運動區”,承載奧體公園水上運動、文化旅遊、商務會展、濱湖休閑等重要功能。

“聽說三岔湖将建一個垂釣基地。”談起未來,李老四眼裡滿是憧憬。根據成都市交通運輸局2019年11月公示的《成都港總體規劃》,三岔湖港區将成為成都三大港的其中一個重要港區,規劃了馬鞍山碼頭群(3個遊艇碼頭)、奧體中心碼頭群(3個帆船碼頭)、垂釣中心碼頭群(3個垂釣碼頭)。“打造新的垂釣基地,三岔湖肯定會來更多的遊客和釣友。”

李老四對未來信心滿滿,他希望垂釣中心到時能夠更多地帶動周邊村民們的發展。在他看來,在垂釣中心碼頭群的輻射下,這裡的垂釣服務會更加規範化,各類的垂釣比賽應接不暇,而慕名前來的釣友更會絡繹不絕。“三岔離天府國際機場不遠,說不定還會有國外的釣友過來。”聊着聊着,李老四愈發亢奮,在心裡規劃着自家的未來:擴大規模、提高服務水平、加大宣傳……“如果合适,到時再把在外工作的兒子叫回來一起做。”

地鐵通車,好事砸頭上了

“現在的三岔到處都是一派熱火朝天的施工景象。”每天買完菜,李老四都會經過環湖路,這條出入三岔湖的主幹道兩旁,各類建築正拔地而起,體育學院、國家醫學中心、人才公寓……李老四如數家珍。

9月1日這天,當李老四和往常一樣,經過環湖路邊體育學院建設工地時,51歲的毛治與村民代表一起将村裡300餘畝地鄭重移交給了成都體育學院,該塊地将成為成都體育學院二期工程用地。 “交過去了,心裡就松了一口氣。”毛治是三岔街道石河堰村黨總支部書記,當在協議上簽完字後,他顯得特别興奮。他感覺,帶動村裡發展的大好機會來了。

石河堰村有800多戶村民,過去大家主要靠種地和養殖為生。在2017年以前,村裡沒人能想到,這個曆來靠天吃飯的村落會在一兩年内完成這樣的蛻變。村民們出行方便了,開始有錢了,精氣神也足了。用他們自己的話說就是:“做夢都不敢想的好事,砸自己頭上了。”

好事砸頭上了,其實這正是所有三岔湖周邊村民的第一感受。湖上要打造垂釣中心,湖的周邊要營新城。“這可是翻天覆地的變化。”

丹景台“城市之眼”

項目多多,三岔湖日新月異

如今,随着“東進”的提速,帶來的變化顯而易見。

除了體育學院、企業總部項目、人才公寓、三岔站TOD等重大項目外,圍繞三岔湖,多個重大功能性項目也已經布局。圍繞基礎設施改造,東部新區正在進行五項工程,包括毛家河城市綠廊工程、三岔湖環湖慢行步道空間工程、環湖路一期改造工程、迎賓大道及周邊景觀改造工程等。

而天府奧體公園核心區,也已啟動建設約1704畝的體育主題公園。今年,該區域将完成彙流公園、社區綠廊示範段等項目建設,剩餘部分于2021年完成。

“推窗現景、開門見綠”,作為天府奧體公園的核心之地,這個有着“天府明珠”美譽的三岔湖,将成為東部新區以賽謀城、文體商旅協同發展的牽引。

站在丹景台“城市之眼”,向東望去,三岔湖盡收眼底,湖面上,靜谧的湖水,碧波蕩漾,倒映出一派熱鬧繁忙的景象。中午臨近,劃船送餐的空隙,李老四擡頭遠望,遠處的高樓一天比一天多,一天比一天高。“以後三岔就要變成城市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