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漢字字形字義的特點

漢字字形字義的特點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26 10:46:11

#以書之名#

漢字字形字義的特點(漢字之博大精深)1

漢字“行”,司空見慣,讀“xíng”,也讀“háng”,古時候,還讀“xìng”或“hàng”。

甲骨文中已有“行”字。

羅振玉是釋讀甲骨文字的第一人。他在《增訂殷墟書契考釋》中說:“(甲骨文行)象四達之衢,人所行也。石鼓文或增人(在中間),其義甚明。……古從行之字,或省其右或左,作彳及亍,……金文(行父辛觯),與甲骨文同。”

羅氏說,甲骨文的“行”,象“十字路口”狀,為人行走之義。

漢字字形字義的特點(漢字之博大精深)2

《說文》又是另一種說法。

其雲:“行,人之步趨也。從彳、亍。”

“步趨”何意?段玉裁《注》:“步行也,趨走也。二者,一徐一疾,皆謂之行。統言之也。《爾雅》:室中謂之時,堂上謂之行,堂下謂之步,門外謂之趨,中庭謂之走,大路謂之奔。析言之也。引申為巡行、行列、行事、德行。”

走路有快有慢,都可以叫作“行”,這是統而言之。如果細分的話,《爾雅》已經做了區分,“登堂入室”,在“堂屋”裡走路叫作“行”。“時”,通“歭(chi)”,徘徊之義,因為空間太小。

漢字字形字義的特點(漢字之博大精深)3

羅振玉不很滿意《說文》的上述解讀,說:“許(慎)君釋行為人之步趨,謂其字從彳從亍,蓋由字形傳寫失其初狀使然”。

确實有可能。許慎無緣見到甲骨文,很可能連周代青銅彜器上的金文也沒見過。

而且,許慎自己也說,漢字從“文”到“字”,有一個發展演化過程。造字之初是“筆意”,到後來的篆體,很多已經隻剩下了“筆勢”,造字之初的“構想”已不可知了。

但是,漢字一字多義,可以引申。所以,他對“行”的解釋并非沒有道理。

漢字字形字義的特點(漢字之博大精深)4

甲骨文、金文、小篆“行”字

就說“從彳、亍”吧。

“彳(chi)”,《說文》雲:“小步也。象人胫三屬相連也。”

他說,“彳”,象人之股、胫、足相連而動,“胫動而股與足随”,于是會意為“小步”。

“亍(chu)”,《說文》曰:“止步也。”

“彳”“亍”合為一字,便是“小步慢挪”“走走停停”。

這與“踟蹰”“踟躇”之含義大緻相同,并且,其讀音,恰好是“chi chu”。還有“躊躇”一詞,隻是讀作“chou chu”了。

由此觀之,不能說許慎就一定錯了,至少是“行”之字義的一種引申。

漢字字形字義的特點(漢字之博大精深)5

元代黃公紹所編《韻會》,又作另辟蹊徑解釋:“行,從彳,左步。從亍,右步也。左右步俱舉,而後為行者也。”

畢竟元代又晚了一千多年,所以,後人一般不太采用此說。

不管是快是慢、大步小步,畢竟都是“走路”,所以,“行”的最主要含義,就是“行走”。《論語·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易·乾·彖》:“雲行雨施。”

由“行走”,引申為與出行有關的“行裝”。《史記·鄭當時傳》:“鄭莊使視決河,自請治行五日。”

“運行”“行星”包括“五行”,皆與“行走”的含義有關。

漢字字形字義的特點(漢字之博大精深)6

還引申為“路”。《禮記·月令》注:“行,在廟門外之西……”。又引申為“道理”之“道”。《國語·晉語》:“下有直言,臣之行也。”

再引申為“實行”“推廣”。《論語·先進》:“聞斯行之。”

“去”“往”“離開”。《論語·微子》:“(孔子)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

又引申為詩之體裁和書法。如“長歌行”“短歌行”“行者曲”及“行書”。

還有諸多用法和含義。

以上,“行”,皆讀為“xíng”。

漢字字形字義的特點(漢字之博大精深)7

“行”,讀為“háng”,亦有諸多含義。

如“行列”“排行”“行業”等等。讀為“háng”,也作“道路”解。

那麼,“xíng”“háng”的不同讀音何以形成?

清代段玉裁是個著名古音韻學家,著有《六書音韻表》,将古音歸為“十七部”。他認為,“行”的古音屬“第十部”,即“陽、唐、養、蕩、漾、宕”等韻,含“王、行、衡、匡、往、狂、黃廣、将、旁”等二十八聲。“兵”和“京”,也在此韻中。

“乒乓”,原來應該讀“pang pang”,後來才隻有“乓”,還保留了原韻。

漢字字形字義的特點(漢字之博大精深)8

段氏以《詩經》為例,指出,“筐、行”“镗、兵、行”“行、臧”“涼、雱(pang)、行”“裳、行”“行、桑、梁、嘗、常”等等共數十首《詩》中,“行”皆讀為“háng”。

他還以《尚書》《周易》《論語》《左傳》《國語》《楚辭》等為例,亦舉出百餘處的“行”,讀為“háng”。

段氏在經過深入研究後,得出“韻部獨用說”,認為“行”所在的“十部”,即為“獨用部”,意思是古本音中,“行”隻讀“háng”一個音。

漢字字形字義的特點(漢字之博大精深)9

為何“行”後來又有了“xíng”的讀音呢?

段玉裁說,音變音轉随着年代遞延,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不過,其亦有規律可尋。比如“行”所在的“十部”中的一些字,便發音轉到了“十一部”,為“庚韻”了。

這個變化,一定是在戰國及其之後發生的。中國自古的最大特點,就是“廣土巨族”,孟子的時候,已經發現了地方方言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

所以,前面說到的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行”,其讀音也是後來才變化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