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詩經裡的植物

詩經裡的植物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4 23:27:46

詩經裡的植物?中華傳統文化經典作品《詩經》,具有豐厚的内涵與教育價值小學生如何走進距今已有幾千年曆史之久的《詩經》呢?廣東省深圳市鹽田區鹽港小學立足于區域實際,以當地常見的植物為切入點,通過《詩經·植物篇》,帶領學生從疑問着手,走進《詩經》,走進中國傳統文化,讓傳統經典在學校教育中散發新的生機,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詩經裡的植物?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詩經裡的植物(遇見詩經中的植物)1

詩經裡的植物

中華傳統文化經典作品《詩經》,具有豐厚的内涵與教育價值。小學生如何走進距今已有幾千年曆史之久的《詩經》呢?廣東省深圳市鹽田區鹽港小學立足于區域實際,以當地常見的植物為切入點,通過《詩經·植物篇》,帶領學生從疑問着手,走進《詩經》,走進中國傳統文化,讓傳統經典在學校教育中散發新的生機。

課程背景

中華民族的文化發展綿延5000年,積累了豐厚的精神财富,而《詩經》就是這份精神的重要載體。據研究統計,《詩經》中所記載的植物多達135種,其中包含了許多古人與自然界植物的情感互動,傳遞着人們最質樸的生活理念。為了讓學生貼近生活,用感知的方式了解中國傳統文化,鹽港小學于2017年9月根據所處地域的氣候特點,選用了六十種《詩經》植物,建成了深圳市第一座《詩經》植物園——草木風雅園。2018年9月,學校編撰了校本教材《遇見,〈詩經〉中的植物》,期望以新興的教育模式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問題導向式學習)為手段,引領學生通過植物走進中國傳統文化。

課程目标

學生通過接受《詩經》傳統文化的熏陶,提升自身的理解能力、觀察能力、審美能力、想象能力和創新能力,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高效PBL學習模式。

在《詩經》植物文化中所潛含的曆史畫面,可以通過學生的書法作品、手工制作、吟誦、詠唱、文創作品等形式展現出來。以此幫助拉近學生與遠古先民之間的距離,讓學生體味中華遠古先民的美學智慧,體會中華民族的人文精神。

課程内容

《詩經》共305篇,内容精練。綿延了2500多年的中華傳統文化便保留在其中。為了更加貼近生活,本課程以《詩經》中的植物作為切入點,以《遇見,〈詩經〉中的植物》作為校本教材,幫助學生讀懂《詩經》,走進中國傳統文化。《詩經》中的植物共135種,如人們日常熟悉的桃、李、桑、松、柏等。學校借助校本教材深入挖掘《詩經》的人文價值,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

校本課程目錄

序号 植物古名及出處

1 荇菜——《周南·關雎》

2 卷耳——《周南·卷耳》

3 桃——《周南·桃夭》

4 芣苢——《周南·芣苢》

5 蒌——《周南·漢廣》

6 蕨——《召南·草蟲》

7 薇——《召南·草蟲》

8 蘋——《召南·采蘋》

9 梅——《召南·摽有梅》

10 柏——《邶風·柏舟》

11 棘——《邶風·凱風》

12 匏——《邶風·匏有苦葉》

13 菲——《邶風·谷風》

14 苦——《邶風·谷風》

15 桑——《鄘風·桑中》

16 麥——《鄘風·桑中》

17 竹——《衛風·淇奧》

18 白茅——《衛風·碩人》

19 菼——《衛風·碩人》

20 蓬——《衛風·伯兮》

21 谖草——《衛風·伯兮》

22 木瓜——《衛風·木瓜》

23 蒲——《陳風·澤陂》

24 蓷——《王風·中谷有蓷》

25 葛藟——《王風·葛藟》

26 蕭——《王風·采葛》

27 艾——《王風·采葛》

28 葛——《王風·采葛》

29 苴——《王風·丘中有麻》

30 舜——《鄭風·有女同車》

31 荷華——《鄭風·山有扶蘇》

32 栲——《唐風·山有樞》

33 椒——《唐風·椒聊》

34 稻——《唐風·鸨羽》

35 葑——《唐風·采芩》

36 葭、葦——《秦風·蒹葭》

37 蕑——《陳風·澤陂》

38 苌楚——《桧風·隰有苌楚》

39 棗——《豳風·七月》

40 薁——《豳風·七月》

……

本文以《衛風·木瓜》為例,對課程内容部分進行解讀。

1.認一認

親愛的同學們,在日常的生活中,你是否見過下面圖片中的植物呢?

植物小檔案:木瓜,别稱榠楂、木李、海棠、木瓜海棠、鐵杆海棠等。灌木或小喬木,葉片橢圓卵形,果實長橢圓形,暗黃色,木質,味芳香。廣泛分布于我國山東、山西、河南、華中及西北各省。

2.讀一讀

《衛風·木瓜》通過三贈三答,表現朋友間禮尚往來的深厚情意。快讓我們一起讀一讀: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3.識一識

《木瓜》譯文

你将木瓜贈與我,我用佩玉來回報。不是僅僅為報答,珍重情誼永相好。

你将木桃贈與我,我用美玉來回報。不是僅僅為報答,珍重情誼永相好。

你将木李贈與我,我用寶玉來回報。不是僅僅為報答,珍重情誼永相好。

字源識字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體

4.說一說

“投桃報李”這一成語,就出自《木瓜》。在日常與同學、朋友的交往中,你有沒有做過“投桃報李”的事情呢?敞開你的心扉,跟同學們一起交流交流吧!

5.唱一唱

《詩經》中的每一首詩,在古時候都是唱出來的。《木瓜》整首詩重疊反複,曲調溫婉而歡快,非常有趣。請同學們張開小嘴巴,一起學唱吧!

6.畫一畫

人贈我以微物,我報之以重寶,隻是為了長以為好而不相忘。這不僅僅是一首詩,更是一幅畫面呐!請同學們用你的畫筆,在畫紙上再現這美好的一幕。

7.探一探

《木瓜》詩中出現了三種植物名稱,它們分别是“木瓜、木桃、木李”。有人說,它們是同一種植物;也有人說,它們是不同的植物。請同學們動動腦、動動手,利用書籍、網絡、報刊等工具,嘗試找出這個謎題的答案吧!

課程實施

鹽港小學先後建設《詩經》植物園——草木風雅園,編寫《遇見,〈詩經〉中的植物》校本教材,成立《詩經》文化工作室,以保證《詩經》文化進課堂的專業性和規範性。

學校保證每周一節《詩經》植物學習課。專職教師在分析學生現有知識能力水平後,開展頭腦風暴,随後選擇教學場地,組織教學活動。在教學活動中,運用PBL教學法将《詩經》植物引進課堂,在學生心中紮根。PBL教學方法的核心是驅動問題。關于《詩經》植物的驅動問題,皆來自于學生對植物的好奇與熱愛。帶着這些奇思妙想,促使學生成長為鹽港小學《詩經》文化的“代言人”。

利用編寫的《遇見,〈詩經〉中的植物》作為校本教材,以“認一認”“讀一讀”“識一識”“說一說”“寫一寫”“唱一唱”“探一探”等闆塊,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的熱情。

如在《衛風·木瓜》PBL學習中,學生進行頭腦風暴,會提出“木瓜是現在吃的木瓜嗎”“木瓜、木桃、木李有什麼區别”,以及“瓊琚”“瓊瑤”和“瓊玖”究竟是不是同一種玉等問題。學生通過自發選定學習小組,進行PBL學習,使基于興趣的問題導向型學習模式得以實現。本課程共分為6個學習小組,分别是:文學組:解讀文本,闡釋詩文“投桃報李”的深刻含義;美術組:運用美術技能進行繪畫和手工制作;科技組:運用3D打印技術制作“行走的木瓜”;科學實驗組:利用科學知識培育幼花、幼苗;測量信息組:運用數學測量知識觀測植物的生長規律;工藝組:文創産品展示,例如書簽、拓印畫、香囊、團扇、帆布袋等。

通過這種問題導向型的開放學習方式,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感知、設計和創造能力,《詩經》中的植物也将以這樣的方式在學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課程評價

本課程在評價上尊重學生差異,以過程性評價為主。該評價方式發生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就某一個或某一組學生的學習動機、過程等與學習密切相關的非智力因素進行評價。評價種類可以采取學生互評、教師評價、家長評價和網絡評價。在學習活動的末期,開展展示性評價,在評價時教師要為不同小組設置個性展示評價表。通過對啟動周、實踐周、研究展示周的PBL學習過程性成果的評價,幫助學生找出不足之處。

學校希望基于PBL教育理念的跨學科學習模式在實踐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評價方式變得多元化,為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提供更多可能性。圍繞《詩經》植物開展的項目學習,在問題導向下進行各學科融合,為學生提供過程性的探究式學習,讓所有學生都有參與的空間。

(作者單位系廣東省深圳市鹽田區鹽港小學)

《中國教師報》2019年10月16日第7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