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電動車的發展在近些年裡獲得了不小的進步,但是在很多人看來,電動車仍然是一件并不是很完美的工業産物,原因就是其充電的速度無法得到保證,即使是特斯拉的第三代超充,充滿電也需要半小時以上,這樣的速度依舊無法滿足很多人的使用需求。因此不少廠家也在琢磨更加方便消費者使用的充電方式,就比如蔚來如今正在大力倡導的換電技術,就是旨在提升用戶補能的效率,幫助用戶更快的獲得滿電車輛。
除此以外,還有不少在其他電子領域獲得成功的技術還未實踐在車輛上面,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無線充電技術。其實很多品牌的手機都已經實現了無線充電,甚至一些廠家推出的産品可以跨品牌對手機進行充電,而電動車在該領域内似乎并不是主流。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當前技術水平下,能夠對汽車進行無線充電的包括兩種技術,分别是電磁感應和磁場共振,我們一個個慢慢說。第一,電磁感應充電設備由兩個巨大的線圈組成,其中一個為發電線圈,另一個為受電線圈。發電線圈通過産生磁場震蕩,對另一個線圈産生交流電,從而達到發電、充電的目的。而當下最主流的手機無線充電正是通過該原理進行的,而電磁感應充電的優勢就在于其能量轉化的功率較高。而缺點在于,兩個線圈中間隔的距離有嚴格的要求,一旦二者距離出現誤差,就容易導緻充電速率大幅下降,這不僅要求廠家的裝配要更加精準,而且停車時也要嚴絲合縫才能達到最佳效果。因此使用該方案的品牌較少,隻有技術較為成熟的寶馬、奔馳、沃爾沃等品牌采用了此套方案。
其次,磁場共振是如今技術條件下能夠實現的第二種無線充電方式。該技術的原理是通過調整兩個線圈之間振動的頻率,調整二者的振動為共振,如此實現能量的産生和傳導。該方案的優點為能夠實現一對多的充電,同時對于線圈之間彼此的位置要求不高。但缺點是采用該方案,能量傳輸過程中能量損耗較高,不能實現高效傳輸。而得益于該方案的優點,韓國就鋪設了一條能夠為電動車進行無線充電的公路,長達12公裡,電動車在該路段行駛時能夠一邊充電一邊行駛。
整體而言,無線充電雖然有着較為廣闊的市場,甚至能夠實現一邊充電一邊開車的夢幻場景,但一方面鋪設一段這樣的路段成本較高,無法大面積推廣。另一方面,進行無線充電時能量損耗較高,充電效率無法得到有效保證,因此以上文提到的兩種方案來說,似乎目前并不能得到有效實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