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人類燒磚的曆史

人類燒磚的曆史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5-06 22:12:46

人類燒磚的曆史?上億年的“寶貝”沒當寶待,有的被燒成了磚頭,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人類燒磚的曆史?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人類燒磚的曆史(上億年的寶貝沒當寶待)1

人類燒磚的曆史

上億年的“寶貝”沒當寶待,有的被燒成了磚頭

貴州古生物化石保護“既缺巧婦又缺米”,專家建議“石旅結合”開展建設性保護

紅磚廠旁邊裸露的石層裡,三葉蟲、角石等幾億年前的化石随處可見;路邊其貌不揚的小山坡,随手一挖便是上億年前的古生物化石;幾千件收來的魚龍、海百合化石堆放在地下室一直沒有得到修複,一些化石逐漸風化……

貴州古生物化石資源豐富,素有“古生物王國”之稱。全省沉積地層發育齊全,分布廣泛,蘊含大量古生物化石,新華每日電訊記者近期調查發現,貴州省級地質公園青岩古生物化石群、烏當遺迹地等重要化石群、地層剖面遭到破壞。

專家和基層幹部認為,可充分調動專家力量,加大投入,合理開發化石資源,建立相關古生物化石博物館和科普、研學基地,探索“石旅結合”,開展建設性保護。

幾億年的“寶貝”随處可見

小山坡上稀稀落落地修建了幾棟民房,村民在這裡生産生活,飼養牲畜。山坡岩層表面因為風化變得酥碎,很難與重要的古生物化石群聯系在一起。

但是當你在裸露的岩層随手一挖,便有可能挖到上億年前的古生物化石。這裡是貴陽市青岩古生物化石群,也是貴州省重點古生物化石産地。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球科學學院地球生物系教授童金南介紹,青岩古生物化石群由13個門類組成,已發現214屬419種,是古、中生代之交,生物大滅絕後的生物複蘇-輻射最為典型的海洋無脊椎動物群,其豐度和多樣性全球罕見,代表地球曆史時期的第三次大輻射。這些信息不僅有助于研究二疊紀末生物大滅絕後的生物複蘇,而且也是探索當代海洋生物多樣性和生态系統構建的源頭。

“地球上最大的一次生物大滅絕發生在2.5億年前,随後的生命大爆發經曆了1000萬年,而全世界目前唯一能找到這次生命大爆發證據的遺址,就是青岩古生物化石群。”童金南說,他于2016年到貴陽考察研究發現,伴随着城市建設發展,青岩古生物化石群已經大面積消失,僅剩棒頭坡一處,但至今未得到有效保護。

貴州省自然資源廳礦産資源保護監督處調研員王紅梅告訴記者,青岩古生物化石群是指産于貴陽青岩地區青岩組中所有生物化石的總稱,它以雙殼類、腕足類、菊石類為主,包含有六射珊瑚、牙形類、海綿、腹足類及陸生植物、藻類等多門類的化石群。

王紅梅表示,青岩古生物化石産地2006年就已列入花溪省級地質公園,但由于面積過大,管理上相對粗放,沒有專門對化石産區坐标進行矢量化。另外,此地位于青岩鎮中心區域,受青岩玉帶灣畔安置房和青岩雙獅路市政工程項目影響較大。

在棒頭坡一帶的山體上,記者看到,有三處移民安置房建在化石産地上。“涉及村民用地的拆遷補償,相關工作流程較長,目前當地正在組織兌付土地、房屋補償工作,補償兌現後,可立即進場進行環境整治和剖面清理。”王紅梅說。

近日,記者在其中一處民房房主劉先生處了解到,補償款項已經到位。“土地和房屋的補償款已經收到,東西正在陸續清理,近期準備搬走了。”劉先生說。

位于貴陽市烏當區的一處奧陶紀古生物化石組合,是貴州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的野外實踐基地。該學院講師蘭天告訴記者,這裡原本有6條完整的地質剖面,但是由于缺少保護,目前隻剩3條了。

“這裡發現過軟體動物的化石,它們本身的身體是軟組織,以化石的形式保存下來的概率很小,生物的軟組織能夠保存下來,這是它的難能可貴之處。”蘭天說。

記者在現場看到,受到當地生産生活影響,岩層表面風化嚴重,而在不遠處,兩條地質剖面已經被房地産項目覆蓋。蘭天對此表示惋惜:“地方發展确實會逐步擠壓化石群的空間,如果剩下這3條剖面也沒有了,我們的實踐基地又得換地方了。”

王紅梅表示,隧道建設、垃圾填埋場和房地産項目等都不同程度對地層剖面造成破壞。

化石保護“既缺巧婦又缺米”

記者調查發現,資金、人才和保護意識欠缺,給重要化石群的保護帶來困難和挑戰。

化石太多導緻“輕重難分”,保護意識欠缺。在貴州一些化石資源較豐富的地區,工程建設中挖出化石屢見不鮮,加之地方部門缺乏專業知識,無法識别化石重要程度,保護意識逐漸淡漠。

記者在黔東南州凱裡市凱新紅磚廠發現,這裡蘊藏着大量志留紀時期的古生物化石,三葉蟲、角石等化石随着該磚廠取石造磚而暴露出來,随處可見,很多化石随着雜石已經被燒成了磚頭。

童金南告訴記者,如此大量的化石集中在這裡,就算沒那麼重要,全部被燒成磚頭,也着實可惜。

貴州省自然資源廳近日組織了貴州省古生物專家委員會有關專家前往實地調研核實。結果顯示,凱新紅磚廠内所産的古生物化石種屬,在貴州産出區域廣泛,産出種類較多、數量豐富。加之開挖的頁岩經長期風化後,化石裸露容易采集,盡管化石種類并不具備稀缺性,但依然可作為青少年科普教學場所。

專項資金緊張是影響古生物化石保護的重要因素。王紅梅介紹,化石保護的專項資金,都是由省級财政撥付,資金比較緊張。

很多化石保護區由縣級部門負責日常管理,卻缺乏專項資金支持。青岩鎮黨委書記劉友誼說:“雖然知道化石需要保護,但是涉及拆遷補償,這筆資金鎮裡、區裡都沒有,隻能等專項資金,因此才拖了這麼多年。”

據了解,貴州省自然資源廳對青岩古生物化石群産地做保護規劃評估,2020年向貴州省财政廳申請了600萬元的專項經費,目前已落實300萬元。

化石保護還缺乏專業人員。貴州省安順市關嶺化石群地質公園管理處執法隊隊長李斌告訴記者,2000年至今,關嶺縣多次開展打擊古生物化石盜挖盜采專項行動,收繳珍貴海百合、魚龍化石多達幾千件,但一直堆放在地質公園的地下室。由于缺乏資金和專業人員,至今仍然沒有得到修複,一些化石逐漸風化。

鑒定各個化石群、各類化石的稀有程度和科研價值是化石保護工作的重點。花溪區自然資源局副局長楊碩告訴記者,地方上缺乏專門的技術人員去進行鑒定。

“不是所有的化石都能被發現,一些無脊椎類動物的化石沒人發現或者在意,地方缺乏專業人士。如果不是專家說,我們不知道哪裡有化石,也不知道哪些化石需要保護。”楊碩說。

“石旅結合”開展建設性保護

受訪專家和基層幹部認為,摸清貴州古生物化石“家底”,合理的化石采集及科學研究能夠科普化石知識,提升化石價值,增加群衆保護意識。他們建議保護與開發有機結合,“不讓保護影響發展,也不讓發展破壞保護”。

王紅梅介紹,貴州分别于2008年、2011年、2017年安排專項資金,對全省古生物化石資源進行調查評價及保護規劃,目前全省共圈定了66個具有保護價值的古生物化石産地,“古生物王國”稱号名不虛傳。

在實際工作中,化石保護容易與基礎設施建設、群衆生産生活沖突。王紅梅介紹,這66個具有保護價值的化石産地中,有8個世界級的化石産地已納入全省生态紅線進行保護,其他58個化石産地也納入了貴州省自然資源廳“管地管礦一張圖”平台,在項目用地預審規劃選址及礦業權設置審批中進行避讓管控。“要保護,但也不能過度保護,經過專家評定有保護價值的,地方發展需要作出一定犧牲。”王紅梅說。

貴州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教授趙元龍認為,化石是不可再生資源,化石特别是化石群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古脊椎動物化石早就作為文物看待,收到較好的保護效果,而無脊椎動物化石也可以作為文物保護。

“隻有主管部門、群衆提高了對化石的重要性、保護性的認識,才能重視并做好這項工作。”趙元龍說。

趙元龍、童金南建議“石旅結合”開展建設性保護。國内外大量的古生物化石博物館均陳列大量化石,宣傳古生物化石及演化,展示化石的形态、進行科普教育,部分化石自然保護區還能吸引遊客參觀,帶動地方發展。

比如貴陽市自2020年以來組織1000多名中小學生到安順市關嶺化石群地質公園進行研學,學生們在現場能夠接觸地質學、文物學等知識,了解兩億多年前三疊紀時期古生物化石的形成、化石種類、分布等,了解生命起源至今的沿革過程。

“化石産地可進行化石村建設,不僅可作為科普基地,還可提高化石村群衆保護化石的意識。部分保護等級不高,但是觀賞性強的化石還可以做工藝品。”趙元龍說。

劉友誼認為,青岩有着豐富的旅遊資源,可以建一個化石博物館或科普基地,既能保護化石,也能把化石資源轉化為旅遊資源,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楊碩介紹,盡管省裡成立了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但是和地方上的對接較少。基層作為珍貴化石發現和保護的一線,加強化石鑒定、保護的知識很有必要。童金南、趙元龍等專家建議,化石保護主管部門應重視專家作用,建立起與專家溝通的長效機制。(記者蔣成、楊欣)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