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城市裡,對大自然充滿了向往,想擁有一個角落,人迹罕至,雜草叢生,樹木蔥郁。想沉浸在大自然的懷抱裡,看花看草看樹,無人打擾,與昆蟲為伴,讓思緒漫遊。
疫情之下,以往總想着遠行的我,開始關注周邊的植物,随着四季的變幻,細心觀察它們的變化。這種感覺很奇妙,就像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找到了無窮的樂趣。兩年的觀察,更多的是愉悅自己,留下的記錄卻是很少且雜亂。這次讀書漂流我選了《自然課堂——嶺南城市觀樹筆記》,一是想看看别人是怎樣觀察樹木、又是怎樣記錄的;二是作為一個北方人,對嶺南地區生長的樹木充滿了好奇。
翻開這本書首先被精美的攝影彩圖和手繪彩圖所吸引。這本書從花、葉、果、木四部分引入,圖文并茂地介紹了嶺南地區常見的54種樹木。以通俗易懂的文字,114幅手繪彩圖,256幅攝影圖片,對這些樹木的樹種、特點、分布、用途、相關研究成果等,做了生動有趣的講解。
——書中介紹的54種樹木
我常常想,當我觀察一棵樹的時候,我在觀察什麼?我曾經以為看一棵樹憑的是感覺,感受它的美,不需要了解任何知識,而且枯燥繁雜的知識會影響我對美的體會。現在想,以前的我是多麼的膚淺。
本書作者通過對54種樹木花、葉、果、木的入微觀察,全面地展現了植物的各方面。不僅如此,而且引經據典,娓娓道來樹木的前世今生。就像序言裡寫的:“作者為讀者打開一扇窗,可以窺見中山這座城市的魅力,以博物之精神體悟自然一草一木,以發現之眼光感受萬物有靈且美。”我想,了解樹木的故事,聽懂樹木的語言,才能體會真正的樂趣,發現真正的美。
下面以楝葉吳茱萸為例,我們看一下作者對樹木細緻入微的講解,以及如何引經據典将植物科學與浪漫詩文相結合,用樸實的語言娓娓道來植物的前世今生。
——精美細緻的手繪彩圖 文字,明了地展示了楝葉吳茱萸的各部特點。
——引經據典介紹曆史中的吳茱萸的存在,曾經我以為我們這裡種的一種山茱萸,是王維詩中“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茱萸”,現在看來是一個美麗的誤會。
——楝葉吳茱萸的現狀及在中山的分布。
讀完這本書,中山這座城市的樹木也在作者的筆下,一點點地展現在我的面前,我想象着這座城,在陽光之下,時而綠意盎然,時而花開爛漫,時而碩果累累,時而樹影婆娑。
——枝葉間光影交錯,爛漫而美好。
——給讀過的書畫一枚書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