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廣漁夫·趣說方言○
方言天天說,會說不會寫。
本回,湖廣漁夫講幾個湖北以及江西、四川、重慶等地的常用方言字詞。
碗㞘子的“㞘(音督)”,是個什麼來由?
病秧子,是“秧”,還是“殃”、“怏”?
表示下垂之意的“妥”,是不是該寫為“亸”?
表示下垂之意的另一個方言“tia”,有對應的字嗎?
(一)㞘與“屍+口”
㞘,音dū督。湖北方言讀dou,聲調各地可能不相同。
新版《現代漢語詞典》《新華大字典》均收錄有此字,為四級漢字,注明是方言。
㞘dū——<方>①屁股。②器物的底部。③蜂、蠍的尾部。
㞘,還可作動詞用,緊跟(在後面):㞘住追上來了。
㞘,還有兩個異體字,“屍+口”、䐁。
“屍+口”是㞘俗用字。
注意,䐁與豚不是一個字,前者多一個點。
㞘在湖北等地方言中的用法:
1.器具底部。缸㞘、鍋㞘、碗㞘子、箱子㞘。
“我不吃你碗㞘㞘(指碗底剩飯)。”
2.㞘下——下面,底下。
“小狗跑哪兒去了?”“在桌子㞘下(底下)。”
“下”,方言讀“ha哈”。㞘下,音“督哈”。
“下”,讀“哈”,是承襲古音。下晝,讀音“哈晝”。等一下,“等一哈”。
床㞘下(哈),桌子㞘下……鞋㞘子,鍋㞘子……
3.㞘子——屁股。屁兒㞘——肛門,屁股。
㞘,本義是指豬等動物屁股(末端、底部),即臀,又指蜂、蠍的尾部(末端),進一步引申出器具底部、末端,又進一步引申出方位之“下面”詞義。
㞘髒,直腸通肛門部分。
屙㞘髒,指脫肛,也用于罵人。
《武漢方言詞典》(朱建頌編著)還收錄了“收㞘”一詞。詞義是收尾,處理遺留問題。這也是湖北多地都有的方言。“這件事不曉得麼樣收㞘。”
“㞘”字結構,“屍 豖”,下面是“豖”。“豖”,比“豕”字多一個點。
豕,是個常用字,音shǐ史,本義:豬。豕字結構的常用字是“家”,還有“豚”。
豚,讀音為tún,本義為小豬,也泛指豬。
豕 點=豖。
豖,音chù,豬絆腳難行的樣子。
(二)殃與蔫
1.是怏,還是殃?
湖北方言表達萎縮的“yāng”,是寫為“怏”,還是“殃”?
根據規範《字典》《詞典》,殃,音yāng央。但“怏”讀音為四聲,音“yàng樣”。
再看字義。
殃(音央):構字左邊一個“歹”字,本義禍害,引申為損害,使受禍害。也引申為災難,有“災殃”一詞。
怏(音樣):不高興或不滿意的神情。
怏,心不服也。——《說文解字》
怏怏不樂(形容不滿意的神情)。怏然不悅(形容不高興的樣子)。
湖廣漁夫認為,植物失水、失養分萎縮可理解為“受災”,用“殃”字比較恰當。植物萎縮下垂之“殃”,比喻人精神不振,屬進一步的引申義。
而“怏”字,一是讀音不合,二是字義不合。“怏”的本義是人内心不服氣,不宜用來形容植物“蔫”。
2.打殃與打蔫
湖廣漁夫認為,湖北方言表達植物枯萎下垂的“殃”,其實是“蔫”字的音變,應為同一個字。
“蔫”,古代讀音“焉(yān煙)”,但現代北方話音變為“niān拈”。
而湖北等南方方言,可能把“蔫(古音yān煙)”音變為“yāng殃”。
請看字典、詞典“蔫niān”字釋義:
①作物、水果等因失去所含的水分而萎縮:常澆水,别讓花兒蔫了。蘋果擱~了,皺皺巴巴的。
②引申為指人精神萎靡不振:孩子有些蔫,像是生病了。
③(性子)慢;不爽利:蔫性子。别看他人蔫,卻很有主見。
普通話中“蔫”字這些含義,湖北方言基本可用“殃”字表達。
花蔫了——花殃了。
人有些蔫——人有些殃。
蔫性子——殃樣子。
蔫不唧——殃妥妥。
蔫頭耷腦——殃皮嗝就
3.“病秧子”不能寫為“病殃子”。
《現代漢語詞典》收錄有“病秧子”一詞。
病秧子:方言,指多病的人,為名詞。
秧,指植物幼苗。病秧子,是用弱小的幼苗來形容體弱多病的人。這裡不可寫為“殃”。
另外,湖北方言“殃雞子”,形象人精神不振,像患病的瘟雞一樣。此處應用“殃”字。
4.病殃殃與病恹恹
病殃殃與病秧子是不同的詞,病殃殃是狀态詞,,形容病體衰弱無力的樣子。也說病病殃殃。
《現代漢語詞典》未收錄“病殃殃”一詞,收錄有“病恹恹”“病病歪歪”兩詞。
因而有人認為“病殃殃”“病蔫蔫”都是不規範詞。
但2021年版《商務國際現代漢語詞典》收錄有“病殃殃”一詞。
下面說下“病恹恹”。
恹,音yān煙,指病态,或形容氣息微弱。
病恹恹,狀态詞,形容病體衰弱無力、精神萎靡的樣子。
(三)妥與亸
妥tuǒ,一級漢字(最常用)。妥,會意字,上一個“爪”,下一個“女”,表示安撫,本義為安定、安穩。
妥演化出較多新字義、新詞語,妥當、妥善、談妥、辦妥等,還有“落下”“下垂”之義。
杜甫詩:“花妥莺捎蝶,溪喧獺趁魚。”,這裡妥為“落下”之義,與“堕”通。
詞語“妥首”“妥尾”中的“妥”,是下垂之義。
妥首,意思是垂頭。
妥尾,是指垂着尾巴。
湖北方言中,妥用作“下垂”較為廣泛。上節說到的“殃妥妥”,就是。還有:
狗子妥着尾巴。
他吓妥了。
妥手不管(放棄,旁觀)。
妥肩膀,即溜肩膀之意,指遇事推卸責任,或拈輕怕重。
表達下垂之義的“tuǒ”,還有個對應字:亸。
《現代漢語詞典》《新華大字典》收入有此字。詞義,下垂。注音為“duǒ躲”。
亸列入三級漢字,不算太生僻。
唐宋詩詞中,多處用有這個字。
朝歌城邊柳亸地,邯鄲道上花撲人。
——唐·岑參《送郭乂雜言》
鬓亸欲迎眉際月,酒紅初上臉邊霞。——晏殊《浣溪沙》
亸,方言可讀tuǒ。
相比較之下,湖廣漁夫推薦使用更直觀、更常用的“妥”字,表達“下垂”之義。
(四)“tia”是個什麼字?
表達“下垂”之義,湖北還有一個方言字詞,“tia三聲”。妥手不管,也說為tia手不管,溜肩膀也說為tia肩膀。批評人不整潔,tia氣;形容人幹淨時髦,刮氣。
這個“tia”,無對應漢字。通用規範漢字表中,發音“tia”的,一個字也沒有。
方言詞彙,應該都是有來源的,這個“tia”的對應字可能失傳了。還有一種可能,是其他字的音變。如來源“塌”字?
塌tā,本義是倒下、凹下,但也有萎縮之義。蔫塌塌,指植物失水枯萎。軟塌塌,形容柔弱無力。《新華大字典》釋義,塌,有“向下垂”之義,“田裡的莊稼曬得塌秧了”。
ta—tia?
當然這隻是分析與猜測。
前不久,一個頭條網友給湖廣漁夫留言,說他們老家,有個農民名叫“tia發”。幹部到村裡登名造冊,誰也不知道“tia”字怎麼寫,最後還是這個農民自己創造了一個會意字,“一橫一折”(垂下),形似阿拉伯數字“7”。
點贊,民間智慧!
鈎沉鄉愁民俗,聚焦城鄉共榮
點“關注”,看湖廣漁夫趣說雜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