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你出去後,找一份工作,靠自己的勞動或學些有助于生活的技能,自食其力,做一個有責任與擔當的人,慎交朋友,做一個遵紀守法的人......”這是老師對學生的教導還是父母對孩子的叮囑?
6月5日上午,博白縣人民法院家事與少年刑事審判庭審理了未成年人張某涉嫌盜竊罪一案。
張某原是縣城一所高中的學生,因為厭學辍學在家,任憑老師、父母如何勸說均無效。走上社會的張某由于交友不慎,于2018年間10月間,在博白縣城參與盜竊三起,共盜得财物價值人民币5705元。
開庭時被告人張某已滿18周歲,故法庭公開審理了該案。開庭前,張某的母親帶着才7個月大的孫女出現在法庭門口,“未經法院批準,未成年人不得旁聽案件審理,請您先帶小孩離開法庭。”主審法官馬曉麗庭長沒有苛責她,”細心地向她講解庭審秩序,并安排同行的親戚在庭外照顧孩子。在溝通中,馬庭長了解到,張某已為人父,被逮捕的時候女兒還未滿月,孩子的母親也是未成年人,經不住壓力而選擇了離家出走。張某的父親因中風癱瘓在床,幼小的嬰兒隻能由奶奶獨自撫養。
在法庭上,張某對公訴機關指控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當審判長問及張某還有什麼需要補充的時候,張某激動地哭訴起來“我知道錯了,我為我的行為感到深深的忏悔。出去後,我會盡到一個做父親的責任,盡到一個做兒子的責任。”為了安撫被告人張某的心情并促使其真心悔過,在庭審結束後,主審法官馬曉麗專門為張某安排了“親情會見”。失去幾個月自由的張某終于見到了自己的七個月大的女兒,望着天真可愛的女兒,張某再也控制不住地哭泣起來。此時,站在一旁的馬曉麗法官看出了張某情緒的微妙變化,鼓勵其不要自暴自棄,安心改造,争取早日出來與家人團聚,多學些相關的法律知識。
庭後的“親情會見”讓張某充分感受到家人的關懷,進一步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張某當場表示,回去後一定會好好改造,争取早日回去與家人團聚,找一份工作靠自的勞動賺錢養家養孩子。
法條是冰冷的,但司法者是有溫度的。針對未成年犯罪案件犯罪動機比較簡單、教育改造的有利因素多等特點,博白法院在審理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中推行“親情會見”制度,為他們開辟一條“綠色通道”,通過這條“綠色通道”讓他們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和親人的關愛,讓他們讓他感受到“法”以外帶來的溫情,同時意識到沒有被家庭和社會抛棄,能夠從内心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從而達到更好的教育和改造效果。
▍來源:博白縣法院(餘小華 陳廣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