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車發動機是風冷好還是水冷好?這是個很難準确作答的問題,因為兩類機型都有裝備高端的車輛;比如幾乎公認最差的風冷機型,大名鼎鼎的哈雷摩托就用這種機器,誰能說這個品牌的車子差呢?
然而競技賽車與拉力車卻總會以水冷機型為主,這又是為什麼呢?解析這一問題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兩種冷卻方式的異同之處。
【風冷】是發動機最原始的技術,散熱依靠的是行駛中不斷撞擊空氣,利用空氣溫度遠低于發動機運行溫度,以及低溫物體會吸收熱能的特點;以空氣吸收熱能達到降溫與恒溫的目的,這就像熱的時候人要扇電風扇是一個道理。
然而在不同季節就會遇到不同的問題,比如夏季的空氣溫度很高,吸熱能力(效率)變差則容易造成發動機高溫;溫度過高會造成扭矩的下降,輸出功率(馬力)是按照【扭矩×轉速÷9549】的公式計算,所以扭矩的下降直接造成馬力下滑,這就是所謂的“熱衰”導緻的性能下降。
冬季低溫對風冷機型的耗油量會有明顯的影響,因為空氣溫度過低會造成機體溫度升高緩慢,甚至機器會難以達到理想運行溫度标準。而内燃機想要實現足夠低的耗油量,前提條件是達到最佳熱效率需要的溫度和轉速,參考轉速過低或過高都達不到最佳标準的特點,這就是油耗與溫度的關系。
同時動力也會明顯下滑,因為燃燒産生的扭矩,很大一部分都被冷卻消耗了;扭矩不僅馬力會減弱,想要正常騎行就得拉高轉速,但是高轉速等于更高的噴油頻率,所以油耗自然會更高一些。
普通車型:踏闆摩托車往往使用風冷發動機,所以這種小車的油耗甚至比一些拉力車還要高;而且長途騎行很容易出現性能熱衰,這種車型隻适合城市短途代步騎行。
想要兼顧摩旅就隻能選水冷機型,因其不會明顯熱衰;不過水冷動力的踏闆車價格其實是挺高的,然而騎行感受卻明顯不如跨騎,所以長途騎行還是建議選擇休旅車或拉力車,比如知名度較高的銀鋼、力帆、奔達、春風國賓,貝納利502,非洲雙缸或寶馬水鳥等等。
特殊車型:哈雷摩托車之所以作為巡航車而選擇風冷發動機,原因在于其發動機的特點非常像“柴油機”;以超大壓縮行程實現非常大的扭矩,以低轉速行駛即可達到足夠大的馬力。
發動機不用頻繁拉高轉,那麼行駛中産生的熱能自然就不會很高,這是哈雷發動機的特殊之處。然而大部分風冷機都是普通的設定,扭矩小馬力低,想要正常騎行就得頻繁的高轉速運行,這是踏闆車的主要缺點。
【液冷系統】的原理非常簡單:車輛加裝前置散熱水箱,撞風面足夠集中且足夠大,水箱的溫度就會始終維持在理想的标準範圍内;冷卻液在水泵的作用下會在發動機和水箱兩者之間循環,溶液快速吸收發動機的熱能,低溫水箱快速吸收溶液的熱量——高效率的吸熱與降溫,這是水冷機器不用擔心高溫熱衰的基礎。
汽車發動機早已都是水冷,不過比摩托車又多出兩組前置散熱風扇;這組風扇并不是往前吹給水箱降溫,而是直接吹機體從外部散熱。所以長途摩旅的水冷機車還可以加裝電子扇,用大功率的CPU效果就會不錯。
「油冷機型」要比普通水冷系統的制造成本低一些,因為負責循環流動散熱不是防凍冷卻液,而是發動機的機油。這種機器的散熱效果會略差一些,但相比風冷發動機還是要理想很多;曾經用過的油冷機型就加裝了電子扇,長途騎行的溫控表現也是挺好的。
這就是兩類摩托車發動機的區别,至于說水與油冷機型結構複雜且故障率高,這種說法是不成立的;汽車都用這種技術似乎也沒有高哪去,早期的風冷汽車比如菲亞特126P,其故障率似乎也不算低。所以隻要購車預算沒有限制,水冷摩托是最佳選項。
編輯:天和Auto-汽車科學島
責編:天和MCN
歡迎轉發留言讨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