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一個人的結局,在格局。看一個人的身價,要看他的對手;看一個人的品格,要看他的好友。看一個人是否好命,要看跟誰比;看一個人是不是人才,要看擺在哪裡。看一個人能爬多高,要看他根基有多深;看一個人能裝進多少,要看他空掉多少。看一個人有沒有自信,要看他是否真的相信;看一個人能否渡過難關,要看他的人生觀。 看一個人能否達成願望,要看他能否克服欲望;看一個人能否成就大事,要看他是否注意小事,看一個人是否成功,不是看他赢了多少人,要看他成就了多少人;看一個人的結局,要看他有多大格局。
2.假設我們種一棵榕樹,我們很細心地将它種在小盆子裡,每天小心翼翼地看顧,用心去澆灌、施肥,但過了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這棵榕樹還是長不大,為什麼?因為它的生長範圍隻局限在小盆子裡。如果我們将這棵榕樹種植在大地上呢?是不是完全不同?
3.自我價值是由自己決定,而不是由别人的評價決定的,亦無須把别人的價值當自己的。與别人相比是沒意義的,你應該跟自己比,看自己是不是盡力了,是否做到了最好的自己。
4.歎氣是最浪費時間的事情,哭泣是最浪費力氣的行為,為什麼不争氣?林肯有句名言:“噴泉的高度不會超過它的源頭,一個人的成就也是如此,絕不會超過自己的信念。”
5.和勤奮的人在一起,你不會懶惰;和積極的人同行,你不會消沉;和有遠大理想的人在一起,你不會輕言放棄;與高人為伍,你能高人一等。你的命運決定于你交往的對象,在于你選擇的朋友。
6.每當有人給予我批評,我會先去了解他的話是建設性的,還是破壞性的,建設性的批評是有用的,破壞性的則無用。更進一步說,前者可以幫我看清自己,後者讓我看清對方是怎樣的人。狗會對電線杆撒尿,這有什麼好懷疑或值得生氣的呢?
7.他有生氣的權利,你有不接受的權利。你用不着非要當塊情緒海綿,吸收周遭所有的情緒。學着去區分你感受到的情緒究竟是屬于自己的,還是别人的,如果是别人的,就物歸原主吧!
8.我們會把自己的感覺投射到别人身上。有人很難信賴别人,其實是把自己“不值得信賴”投射到别人身上;一個經常信口開河的人,就會懷疑别人說話的真實性;常在背後說人閑話的人,也會懷疑别人在背後說他壞話;常心懷不軌的人,對别人也會疑神疑鬼。說人是非者,就是是非人。
9.如果你也害怕别人這樣對你,就不該去做這樣的事。古代賢哲說過,在準備開口說話前,要先通過三道門。第一道門,先問自己:“這些話是真的嗎?”如果是,才能前往第二道門。第二道門,賢哲會問:“這些話是必要的嗎?”如果是,再前往第三道門。到了這裡,他們會問:“這些話是善意的嗎?”如果是,話才能脫口而出。因此,沒通過三道門之前,請閉上尊口!
10.人最在意、最緊張的地方,往往就是最令他自卑的所在。想想看,一個有自信的人,需要向别人證明什麼嗎?不,如果你是太陽,你根本不需要再多點蠟燭來增加光亮。
11.下回要開口說話時,記住下面這五點:一、不要急着說,才不至于說些蠢話。二、不要自誇,才能避免别人妒忌。三、不随便承諾,才能避免失信于人。四、不吹噓,才不會成為讨厭的人。五、不要以為自己什麼都知道,才能學到不知道的事。
12.一個人最可悲的并不是他輸了,而是他本來會赢。當人自視甚高,能力又不錯時,往往缺乏耐心;而耐心不夠的人,隻想圖一時之快,很容易半途而廢,而由于根基沒打牢,所以往上發展的空間有限,最後成就也非常有限。有人說,想玩要趁年輕,讓人生是彩色的,然而如果你急着把人生的顔料随便揮霍,接下來的人生很可能隻剩黑白。
13.英國著名心理醫師哈德菲研究發現:“人們大部分的疲憊是來自心理因素,真正因生理消耗而産生的疲勞是很少見的。”換言之,你忍受沉悶的功課、工作,又沒有更高的抱負與目标讓努力變得具有價值與樂趣,并從中獲得力量,這才是倦怠的原因。
14.不要怕失敗。生命是一場試驗,需要你親自去發現。有時你可能會做錯,但你的曆練就是這麼來的;如果你确定那是錯的,你就離正确更近。一個人犯的錯越多,他學到的東西就越多。隻要跌倒後記得爬起來,那犯錯就沒有錯。
15.天下沒有白受的苦。命運若安排讓你受傷,是為了讓你變堅強;命運若安排讓你受騙,是為了讓你變聰明。命運若安排敵人給你,是為了讓你超越自己;命運若安排讓你倒下,是為了讓你站得更穩;命運若安排讓你迷路,是為了讓你找到新路。
16.生活沒有外力的約束,人往往容易渙散,就像沒有了限制的水杯,就無法盛水。自由存在于紀律中,這就是自律。所以,下回當你想要更多的自由時,不妨先問自己是否足夠自律,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我想父母也就無須設限太多,因為沒必要。
17.人可以絕望,但不能沒有希望關于希望,最特殊的一點就是完全出自内心。許多重症病人經曆過夢魇般的歲月,他們之所以能從煎熬中挺過來,都因為懷抱着“希望”;許多在滅絕人性的集中營裡的戰俘,經曆着難以想象的恐懼和折磨,也是抱着一線“希望”,才存活下來的。
18.如果你有焦慮的想法,你就會變得焦慮;如果你有悲傷的想法,你就會變得悲傷;當你轉個念頭,想着快樂,你就會感到快樂;當你有愛的想法,你就會體驗到愛。改變想法,你就改變了經驗。
19.我們的一切表現是思想的結果。你所說的、心裡所相信的,都将成真。如果你相信人性本善,你就會遇到一些好人,好事也會陸續發生在你身上;如果你認為人性本惡,你就會感知人性險惡的一面,對别人的疑心也越來越重,然後别人對你的反應會更加驗證你的看法。
20.人如果在小事上不能把持,最終也無法在大事上持守,就像巨樹被白蟻蠶食,倒下隻是遲早的事。每個作為都一定會有某些後果,那是在你做的時候就決定的。所以,我們在做任何事之前,請務必“再往下想一點”。
21.我們給出去的,最後都會回到自己身上,這是生命基本的原則。如果你咒罵,那個咒罵将會回到你身上;如果你對人惡言相向,别人也會對你惡言相向;如果你傷害别人,哪天别人也會回報給你。你怎麼對别人,别人就怎麼對你。
摘自《格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