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國有着悠久的曆史文化,各種文化之中民間忌諱一類,無疑對我們的日常生活與文化發展影響極大!
民間忌諱應該下屬于民俗文化的分支,首先我想要表明一個觀點,在現代文化之下,民間忌諱與民俗文化應該與封建迷信做一個區分。
封建迷信是盲目的信奉神鬼之學,遇到任何問題都以神鬼之學去解決,比如生病不吃藥去求神拜佛,或者聽信一些謠言,以不科學的方法處理病情。
民間忌諱與民俗文化,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傳統文化,其中許多習俗與忌諱,雖然與神鬼文化有諸多牽扯,但也包含了古人許多對于宇宙、世界的解讀,文化傳承和一些科學道理。
民俗文化是華夏文化中,一個光彩奪目的大分支,民間忌諱則依托着民俗文化,融入到了我們的生活與傳統中。
民俗插畫
民間忌諱最主要的作用是什麼?毫無疑問是給予人心理依靠。
而這裡也不去探讨靈異到底存不存在,這樣的延伸話題。隻是單純的以文化視角,去看待我國民間忌諱,對于我們文化和生活的影響。
民間忌諱心理安撫性禁忌文化中外有之,在當下民間忌諱已經成為了一種文化。要追溯最早的禁忌用,其實還是進行一種心理安慰。
在科學不發達的古代,對于一些現象是無法理解,也不能去解釋的。未知是人類最大的恐懼,而'忌諱'成為了一劑自我心理安慰的"良藥"。
最簡單的例子,我國自古都有一個說法"晚上走夜路的時候不能回頭,因為我們的肩膀上有兩團陽火,如果回頭就會讓肩膀上的陽火熄滅,而遭受到靈異的襲擊"。
對于這個說法,我想幾乎所有人都能耳熟能詳。可以說是許多神鬼故事中的常用橋段,幾乎所有人都會出現"走夜路,感覺背後有人跟着"的情況。
這裡的"不能回頭"就是所要遵守'不能去做的事情',而"魂魄會被勾走"就是觸犯忌諱的後果。
走夜路不能回頭,是我們最熟知的忌諱之一
其實,這條'忌諱'就是最典型的"心理安慰性"。隻要不去回頭,人本身就能不斷的進行心理建設,從而去克制和避免心理恐懼的放大化。
關于感覺"背後有人"或者"背後有目光"注視這種感覺,即為"裡多克綜合症"。簡單的說,這是人腦對于空間的感知。哪怕人後腦沒有眼睛,但在人的大腦中依舊對于身後的物體是有感知的。
不管你身在何地,當你讀到這裡時,可以嘗試着去感知身後,都能出現這種"身後有東西"的感覺。不同點在于,夜晚空曠的街道會放大這種感覺,從而造成恐懼心理的加重。
可你在一個覺得安全的地方,哪怕出現了"裡多克綜合症",也不會造成多大的心理影響,因為安全的環境不會放大這種恐懼情緒。
"裡多克綜合症"是一直存在的,隻是很多時候不會被誘發,從而被我們忽視了而已。
古人知道"裡多克綜合症"嗎?
顯然是不可能的,就算是現代人類,可到2008年也才真正确定了"裡多克綜合症"的正确性。古人無法用現有的知識去解釋這一現象,所以用了'忌諱'的方法,用'肩膀上有陽火,不能回頭'的方式,去抵抗"裡多克綜合症"所造成的心理恐懼。
也由于"裡多克綜合症"的普遍性,也讓"夜晚走路不能回頭"的忌諱一直流傳,并為人所熟知。
(也許有人會說,"背後有人"的感覺其實就是身後有鬼神。的确現在有許多神秘現象,科學無法解釋。但科學無法解釋不代表科學不能去解釋,隻是科學發展程度不夠罷了。)
像"夜晚走路不能回頭"類似的忌諱還有很多,這些忌諱無一例外都有心理安撫的效果。此類忌諱,也多出現于喪葬、嫁娶、宗教祭祀之中。
民間忌諱行為規範性毫無疑問我國的民間'忌諱'擁有着心理安撫作用。但對心理進行安撫,不過隻是我國民間忌諱的作用之一。
我國的民間忌諱的另一個重要作用,那便是"對日常行為的規範性"!
我們國家曆史悠久,自周朝立"禮法","禮"就成了我們日常行為規範的準則。長幼有序、尊老愛幼、子謙弟恭、尊師重道等等,都是禮的體現。
周朝以"禮"定天下
但如果一個家庭長幼無序,一個人欺幼霸老呢?
他的行為達不到律法懲治的标準,那除了有違道德之外,根本不會造成任何懲罰。所以類似的'忌諱'出現了。借用鬼神之名,以忌諱來限制與培養行為習慣,在潛移默化中形成對禮的遵守。
比如在吃飯時,"最年長的人應該做主位,不然家宅不甯"的忌諱。
從一個座位的忌諱中,體現了老人應該受到尊重的道理,通過一個座位就讓人自覺的遵守的禮法。而違背忌諱之後,帶來的後果是對整個家庭的,所以也沒有多少人會去違背。
再比如,"吃飯時不能将筷子直插在碗裡,不然會招來鬼神"。
簡單的看這條忌諱,會讓人覺得這不過是與神鬼之學有關的沒有意義忌諱。可事實上,我國文化中對于吃飯是有一套準則的。
對于吃飯,在上菜之前筷子應該将筷頭朝外,筷尾朝裡。即筷尾對準菜食,筷頭對準座次以表現對于用餐者的尊重。等進餐完畢後,則又該将筷頭朝裡,筷尾朝外以表示用餐完畢。
在我國民俗文化中,将筷子直插碗中也是一種祭祀方式。在吃飯時将筷子直插碗裡,也代表了一種祭祀行為。
筷子插碗裡,也是日常生活中人們最常接觸的禁忌
但這明顯不是在祭祀也有違用餐禮儀,所以吃飯時将筷子插進碗裡,不僅違背了用餐的禮儀,也是在冒犯先祖。因此用一條忌諱就維護了用餐的禮儀,也保持了對先祖的尊敬。
類似的民間忌諱也有很多,這些忌諱都借助鬼神之說,極大規範了古人的言行規範。
民間忌諱的科學性心理安撫與行為規範都隻是我國忌諱的一部分,這部分作用占了我國忌諱的大部分作用,而另外一小部分的作用則在于我國忌諱的科學性。
很多'忌諱'依托的都是神鬼之說,這是因為在我國古代,神鬼的地位極高,人們也對神鬼抱有崇敬與恐懼心理。依靠着神鬼之說,能夠很好的讓人遵守忌諱。
但不全是所有忌諱,依靠的都是神鬼之說。許多忌諱因為其中的科學性和正确性,也被人們所遵守。
"食物相克"的忌諱,一直在我國流傳,随着社會的發展,這一類的忌諱也在不斷的發展壯大。不管是誰,都會知道一兩件關于"食物相克"的忌諱。比如"蔥和蜂蜜不能一起吃","螃蟹和柿子不能一起吃"等等。
現代新修訂的"食物相克"表,在古代食物相克的忌諱比這要多得多
不能說這些忌諱都對,每條忌諱中也都有科學道理在其中,但有些食物放在一起吃,的确會造成身體不适。對于我們來說,特别是對于廚師來說,食物相克的忌諱都是要遵守的。
而在學習中醫時,最先接觸的不是望、聞、問、切,而是《十八反》、《十九畏》。
如果是"食物相克"的忌諱并不能體現出科學性,那麼中醫中的《十八反》、《十九畏》忌諱,則毫無疑問擁有科學性。
類似的忌諱還被用于漁獵之中,比如三月至十月之間就有"三月狩獵,鬼神驚"的忌諱。如此并不是說三月進行狩獵真的會驚擾到鬼神。
三月到十月正是動物繁衍之時,不過是借鬼神的說辭對動物進行保護。就像我們隻聽過"秋獵",可沒聽過"春獵"一樣。
除了這些,一些地區還有禁止同族、同姓結婚的禁忌諱言。如:《白虎通義》、《左傳》都記載了類似的忌諱。
對于近親結婚的弊端,自然不必多說。古人利用忌諱,皆有神鬼之說對直系婚姻進行了幹預,雖然不能完全的預防,但也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民間忌諱的文化性我國文化源遠流長,各種禁忌與忌諱也層出不窮。有些忌諱被遺忘在曆史中,有些雖然傳承至今,但已經數去了原本的意義。可也有許多延續到今天,成為了我們文化的一部分。
我們應當對"封建迷信"、"民間禁忌"和"神鬼文化"做一個區分。三者相互都有關聯,卻又是各自獨立的
有些人一聽到民間禁忌就覺得是封建遺毒,或者說是神鬼之學下的無稽之談。
誠然,禁忌體系本身有自己的缺陷。因為它不是律法,對人隻能起到一種"軟約束"的效果。違反律法會受到懲治,可違反了忌諱所得到的,不過是别人的譴責或者心中惶恐而已。
但古人卻很少去違反這些禁忌,因為禁忌諱言多與鬼神有關。在科學不發達的古代,鬼神是人們最大的恐懼與敬畏。這是其它習俗文化和科學無法取代的。
以鬼神之說為載體,運用着神秘與對未知的恐懼,讓古人對生命與自然産生了敬畏之情。并在其後的時間中,民間禁忌文化一直被延續,最終許多都成為了我們生活中自然而然的一部分。
哪怕這些禁忌到了現代社會已經沒有了任何意義,一些"忌諱"看起來還非常的可笑與似是而非,有一些則成為了神鬼文學的"代名詞"。
我們的生活中的确到處充斥着"禁忌文化",有些我們已經習以為常不自覺的就會去遵守。但随着科學的發展,披在禁忌之上的神秘"外衣"被一點點扯下,對于神秘失去了敬畏之意,對于禁忌文化我們自然也就變得不屑一顧。
我國鬼神文化的代表——鐘馗
可事實上,我國的"民間禁忌文化"是我國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們衆多文化習俗中的基礎。
沒有"民間禁忌"文化的華夏文化,是不完整的!
總結:"禁忌"或者說"忌諱",誕生于人類對未知的恐懼。禁忌文化也由來已久,早的可以說出現在人類開始思考的那一刻。它是早期人類由心而發的自我約束行為,是面對未知與恐懼時最好良藥。
禁忌的作用,主要在于心理安撫以及對行為的"軟規範",其中夾雜着少量的科學性。随着時間的改變,一些禁忌在現代人看來是沒有意義的,甚至是可笑的。
而有些禁忌已經變成了習俗與傳統,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有些則完全融入了神鬼之學,成為了靈異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當然,更多民間禁忌與忌諱,被遺忘在曆史中。
在科學發達的今天,"禁忌"已經很難在體現自己的存在價值。粗淺的說是科學發展下,對于民間禁忌的沖擊。可深層次的看,卻是現代文化對于傳統文化的消磨。
科學,給了我們一顆無畏的心。我們不在懼怕雷電,也不在畏懼神鬼。我們用科學的武器撕扯下神秘的外衣,這本沒有什麼錯。
因為這是社會進步的必然影響!
但我覺得無論科學怎麼發展,社會怎麼改變,都應該有一顆敬畏的心。敬畏的不是依托神鬼的禁忌諱言,而是對我們自己的傳統文化的尊重。
關于我國的民間禁忌,可以不信,可以不去遵守,甚至可是說它們是封建遺毒,但在這其中還請保留一絲敬畏之心。
因為它是華夏文化中光彩奪目的一顆珍珠,敬畏它,因為它是祖先給我們留下的文化傳統!
參考資料:
《民間禁忌的科學性》
《民間禁忌與文化傳承》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