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源遠流長的乞巧文化,
已成為西和縣一張獨具魅力的文化名片。
悠久的曆史形成了深邃厚重的文化積澱,使西和縣積累了一大批豐富的文化藝術遺産。鄉土氣息濃郁,地方特色鮮明,傳承多年,久盛不衰。正是在這種氛圍中,乞巧風俗被完整地保留了下來。
“秦文化發源于天水西南的西漢水上遊之地,西和的乞巧節民俗文化保存得如此完整,與其所在特殊地域文化不無關系。”有專家說,這裡作為秦文化和周文化的交彙之處,文化的交融與碰撞更多一些,它是星辰崇拜和祖先崇拜的結合,得以保存至今。
近年來,西和縣圍繞境内乞巧文化、伏羲文化、仇池文化、先秦文化等文化資源和仇池山、晚霞湖、雲華山等旅遊資源,進一步挖掘乞巧民俗的文化内涵,全面提升乞巧文化。
毋庸置疑,這些都為西和乞巧節走向全國、乞巧文化與旅遊的深度融合打下了堅實基礎。
七夕乞巧,是中國傳統民俗,流傳甚廣,曆史悠久。它源于漢文化中織女、牽牛、河漢三種天象,後來演變成牛郎織女的神話傳說。東漢崔寔的《四民月令》,已經記載七月七為重要民俗節日,但并未言及乞巧,而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記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穿七孔針于開襟樓,人俱習之。”這是古文獻中關于乞巧民俗的最早記載。“乞巧”是向神靈讨要智慧的意思,“乞”指乞求,“巧”則指心靈手巧或有巧思妙想。
據《史記·秦本紀》記載:“帝颛顼之苗裔孫女修,女修織,玄鳥隕卵,女修吞之,生子大業。”大業為秦人之祖,傳說中的秦人始祖女修,就是以織而聞名,傳于後代。相傳周人的始祖叔均發明了牛耕,女修與叔均的傳說結合在一起,逐漸演變後形成牛郎織女的傳說,這也是我國古代農村社會男耕女織經濟結構的反映。
據西和當地傳說記載,很早以前,仇池山高聳入雲,傲視群峰, 雄踞八方。有一年,觀世音菩薩(傳說是古代西峪國妙莊王的三女兒修成;西峪國遺址尚存,在如今的西和縣西峪坪上和皇城上。)應邀去赴王母娘娘的壽筵,各路大仙念她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功德無量,輪番勸酒。她本來不勝酒力,但盛情難卻,隻好多飲了幾杯。當她踏蓮雲、乘風車歸來時,經風一吹,有點暈暈颠颠,一腳不慎,将仇池山的山尖給撞飛了,便成了現今的樣子。後來,王母娘娘雲遊路過仇池山,見險峻異常,心裡非常高興,便在山頂上撒了幾把桃核。她有了瑤池的蟠桃園還不滿足,有孫猴子搗亂,實在不好看管,于是産生了營造人間仙桃園的想法。這核桃,落土生根,見風就長,越長越高,越長越大,很快便開花挂果。此後,每隔三百六十年,王母娘娘便打發七彩仙女來此地采摘。一輪又一輪,桃子酬衆仙,别有風味。話說七彩女中有個小仙女,來仇池山摘桃子的次數多了,癡迷上了人間美景,也戀上了山下的一個小夥子。後來,她偷偷溜出了牢籠似的紡織房,悄悄和小夥子結了婚,過起了人間男耕女織的逍遙日子。仙女配凡郎,氣壞了王母娘娘。她風聞此事,暴跳如雷,兇神惡煞似的來到仇池山,無情地拆散了這對鴛鴦。後來,小仙女和小夥子堅持不懈地跟王母娘娘鬥智鬥勇,曆經了重重磨難,在觀世音菩薩的幫助下,赢得了重返仇池山的自由。不過百年之後,小仙女不得不遵守諾言,返回天廷 。
來源:隴南之聲
責任編輯:楊建輝 編輯:劉四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