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珊瑚脫藻一定是光太強了嗎

珊瑚脫藻一定是光太強了嗎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1 15:55:12

珊瑚脫藻一定是光太強了嗎?珊瑚礁生态系統是海洋中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生産力最高的生态系統之一,被譽為“海洋中的熱帶雨林”作為珊瑚礁的“框架生物”,造礁石珊瑚與蟲黃藻互利共生,珊瑚宿主為細胞内的蟲黃藻提供庇護以及氮、磷和二氧化碳等無機營養物,作為回報,蟲黃藻進行光合作用,并将大部分産物“分享”給珊瑚宿主,以此滿足珊瑚的能量需求并促進珊瑚的鈣化生長健康的造礁石珊瑚體内的蟲黃藻數量一般每平方厘米可達數百萬個,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珊瑚脫藻一定是光太強了嗎?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珊瑚脫藻一定是光太強了嗎(珊瑚與蟲黃藻這對親密伴侶)1

珊瑚脫藻一定是光太強了嗎

珊瑚礁生态系統是海洋中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生産力最高的生态系統之一,被譽為“海洋中的熱帶雨林”。作為珊瑚礁的“框架生物”,造礁石珊瑚與蟲黃藻互利共生,珊瑚宿主為細胞内的蟲黃藻提供庇護以及氮、磷和二氧化碳等無機營養物,作為回報,蟲黃藻進行光合作用,并将大部分産物“分享”給珊瑚宿主,以此滿足珊瑚的能量需求并促進珊瑚的鈣化生長。健康的造礁石珊瑚體内的蟲黃藻數量一般每平方厘米可達數百萬個。

然而它們的關系正面臨來自全球氣候變化的嚴重威脅,其中最受關注的就是海水升溫和酸化。海水異常升溫會導緻珊瑚與蟲黃藻共生關系的崩潰,進而造成珊瑚白化和死亡,而酸化會降低珊瑚鈣化速率,同樣也會影響造礁石珊瑚的正常生長發育,進而影響共生關系的穩定性。

蟲黃藻不僅有一種

很長一段時間内,人們普遍認為蟲黃藻隻有一種,直至20世紀70年代中期,基于行為、生理和顯微結構的研究表明有多種共生蟲黃藻的存在。現有研究證實蟲黃藻具有豐富的遺傳多樣性,基于核糖體DNA序列可将共生藻劃分為9個系群(A-I),現已将各個系群劃分到屬級階元,各系群又依據轉錄間隔區ITS2序列劃分出更多亞型。不同類型的蟲黃藻具有明顯的生理特性差異,進而影響共生體系的生理表現,包括光合生理及對高溫和酸化的耐受能力等。其中D型蟲黃藻的熱耐受能力最好,和D型蟲黃藻共生的造礁石珊瑚往往對高溫具有良好的抗性且多生活在渾濁、高溫等極端環境中。

在成體階段,珊瑚體内有多種類型蟲黃藻,但通常僅有一種主導類型,同時這一共生關系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以幫助珊瑚适應環境變化。例如,在經曆高溫脅迫後珊瑚可通過重組體内已有蟲黃藻的相對豐度或從外界獲取更為适應的類型,使主導蟲黃藻由C系群轉變為D系群以适應高溫。在所有的造礁石珊瑚中,大多數珊瑚為排卵型珊瑚,其所産的雌雄配子中均不含蟲黃藻,配子體外受精後發育成非共生态的浮浪幼蟲,浮浪幼蟲附着變态為幼體後逐步生長發育直至完成整個生活史。早期共生建立可以發生在幼蟲階段或附着變态後的幼體階段,但真正意義上的共生僅發生在幼體階段,幼體利用觸手和口端的纖毛捕獲水體中的共生藻并轉運至體腔,由内胚層細胞識别、吞噬形成穩定的共生,随後蟲黃藻不斷增殖并集中在口盤和觸手位置。

和成體珊瑚相比,珊瑚早期階段與蟲黃藻之間的共生關系更加靈活且是動态的。例如,鹿角珊瑚幼體于野外環境一個月後可以和多種蟲黃藻建立共生關系,而且多種類型并未在成體中出現,随着生長發育幼體所含的優勢蟲黃藻類型也多發生改變。

珊瑚礁環境海水中自由态蟲黃藻的多樣性很高,珊瑚幼體最初對共生藻的獲取很可能是随機的。然而,特定類型的蟲黃藻可以塑造珊瑚共生體系的早期生長發育和對環境脅迫的響應和适應。例如,與C型蟲黃藻共生的鹿角珊瑚幼體生長發育速度明顯快于與D型共生的幼體,而與D型蟲黃藻共生的幼體對高溫耐受能力則強于與C型共生的幼體。

共生建立是珊瑚早期生命階段的裡程碑事件,自此蟲黃藻開始進行光合作用并為珊瑚宿主提供額外的營養和能量供給,這對幼體生存和環境适應性尤為關鍵。珊瑚早期階段有潛力根據發育過程中生理需求和環境變化篩選合适的蟲黃藻類型以達到最優狀态。

不同珊瑚對脅迫敏感程度不同

在氣候變化尤其是海水升溫和酸化的威脅下,珊瑚早期共生建立會受到怎樣的影響?在這一過程中珊瑚幼體是否可以通過選擇某些特定的蟲黃藻來調節共生體的生理狀态以應對和适應升溫和酸化?不同種類珊瑚的适應潛力和策略又有何異同?

帶着上述問題,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黃晖研究團隊以印度—太平洋海區的兩種廣布型造礁石珊瑚——中間鹿角珊瑚和精巧扁腦珊瑚為對象進行研究,前者為敏感的分枝狀珊瑚,後者為耐受的團塊狀珊瑚。研究人員收集了兩種珊瑚的受精卵并培育至幼體階段,随後将其養殖于一個流水式實驗養殖系統,通過控制海水溫度和pH值研究了升溫和酸化影響下兩種珊瑚幼體早期共生建立過程和生長發育。

研究發現升溫會延遲兩種珊瑚早期共生建立的過程,而酸化則幾乎沒有影響,但是不同珊瑚種類對脅迫的敏感程度不同。升溫完全抑制了中間鹿角珊瑚早期共生的成功建立,同時對幼體的無性出芽生殖産生了明顯的抑制,這就說明早期共生建立對支撐幼體生長發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對于精巧扁腦珊瑚而言,升溫僅使成功建立共生的珊瑚幼體比例降低了50%。

此外,升溫會影響中間鹿角珊瑚幼體對蟲黃藻的選擇偏好,正常溫度條件下,鹿角珊瑚幼體主要與蟲黃藻C系群建立共生,高溫條件下幼體更偏好選擇耐熱的蟲黃藻D系群;相比較而言,精巧扁腦珊瑚幼體則是在酸化條件下更偏好和蟲黃藻D系群建立共生。

此外,研究發現高溫條件下,中間鹿角珊瑚幼體的蟲黃藻中參與核糖體合成、光合作用和基礎代謝過程的基因表達出現下調,說明蟲黃藻此時雖然可以進入中間鹿角珊瑚體内,但是其光合作用和代謝受到抑制,無法大量增殖以建立穩定的互利共生關系。江 雷

(據微信公衆号“中科院之聲”)

來源: 科技日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