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從文本出發學語文

從文本出發學語文

知識 更新时间:2024-06-30 07:27:22

寫作與閱讀

國學拾萃

遊山西村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注釋:

柳暗花明:

箫鼓:

閑乘月:

叩門:

遊山西村注釋及譯文

譯文不要笑話農家的酒渾,豐收之年有豐足的佳肴款待客人。當山和水不斷出現在我眼前時,我正疑惑無路可行,忽見柳色濃綠,花色明麗,一個村莊出現在眼前。 吹箫擊鼓,結隊喜慶,春社祭日已臨近,布衣素冠,簡樸的古風依舊保存。 從今後,如果允許大家在晚上閑逛,那麼我将拄着拐杖,不定時地會在夜晚敲響農家朋友的柴門。

啟迪

人們在探讨學問,研究學問時,往往會有這樣的情況:山回路轉,撲朔迷離,出路難尋,于是頓生茫茫之感.但是,如果我們锲而不舍,繼續前行,眼前就會出現一絲亮光,再往前走,便豁然開朗,發現一個前所未有的新天地.

從文本出發學語文(點滴學語文)1

素材積累

名句積累

魯迅名言:1不滿是向上的車輪,能夠載着不自滿的人前進.

2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3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

4我每看到運動會時,常常這樣想:優勝者固然可敬,但那雖然落後而仍非跑至終點不止的競技者,和見了這樣的競技者而肅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國将來之脊梁.

5有缺點的戰士終究是戰士,寶貴的蒼蠅也終究不過是蒼蠅.

故事素材

魯迅的愛好

種花,魯迅一生喜愛花草,即使沒有栽種的地方,也愛在書桌上擺一盆綠色的生命.

看戲,魯迅先生從小喜愛看紹興的戲文.有一次,他還在民間演得目連戲中自告奮勇的扮演了一個角色.

篆刻,魯迅先生喜好篆刻,雖刻印不多,卻具備了較深的功底.

猜謎,小時候,祖母常教他猜謎語.時隔多年,他還在<長明燈>裡,把兒時的猜謎樂事生動有趣的描繪了一番.

從文本出發學語文(點滴學語文)2

考情觀察室

分析小說中景物描寫的作用

一考點解說

景物描寫,是指作者對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中景物的描寫.分析小說中景物描寫的作用是中考的一個長考考點,考察形式多為問答題.

二方法技巧

小說中的景物描寫主要有以下作用:(1)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揭示作品的時代背景.(2)渲染氣氛,烘托人物心情.(3)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為下文埋下伏筆.(4)突出主題,間接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分析小說中景物描寫的作用的答題思路是,自然環境:(自然)環境的特點 渲染......氣氛, 烘托人物......的心情,推動情節發展;社會環境:為.....(人物活動,故事發展)設置了背景,預示人物......的命運。

三中考真題

明子出師

曹文軒

夏日将近的一天晚上,三和尚慷慨解囊,請明子和黑罐在一家很不錯的酒店吃了一頓飯。回到窩棚後,三和尚點亮了四五支蠟燭,把小窩棚照得很明亮。接着,他從門外搬進來一個很大的木頭墩。他把一把鋒利的斧頭穩穩地放在木頭墩上,對明子和黑罐說:“我不想再留你們。各人有各人的前程。但誰能出師,總得有個說法。你們瞧見了,這是一個木頭墩,還有一把斧頭。你們每人砍三斧頭,誰能三斧頭砍在一個印迹裡,誰就可以離開我。”他看了看明子和黑罐,“聽明白了?”

明子和黑罐點了點頭。

燭光靜靜地照着。

從文本出發學語文(點滴學語文)3

三人沉默着,臉上的表情很嚴肅很認真,仿佛有人要進天堂或要進地獄,仿佛面對着世界上的一個最重要的時刻。

三和尚再一次看了明子和黑罐一眼。

明子和黑罐互相對望了一陣,又把目光挪開去望那把斧頭和木頭墩。

“誰先來?”三和尚問。

“黑罐先來吧。”明子說。

三和尚說:“明子懂規矩。黑罐大,理應讓他先來。”

黑罐走近木頭墩,手微微顫抖地抓起了斧頭。

三和尚掉過頭去,“噗噗”幾口,将所有蠟燭吹滅。他見黑罐半天沒有動靜,便叫道:“砍呀!”

黑暗裡終于響起“咚”的一聲,又一聲,再一聲。

三和尚又重新點亮蠟燭。

燭光下的木頭墩上,是三道清晰的斧痕。

黑罐把斧子擱下,垂頭喪氣地站到了一邊。

三和尚把木頭墩掉了一個頭,又把斧頭穩穩地放在上面。一切停當之後,他看着明子,但不說話。

明子走上前去,一把操起斧頭。

三和尚又看了明子一眼。

明子穩穩地站着,隻是一臉的平靜,沒有半點其他表情。

三和尚“噗噗”幾口,又将蠟燭吹滅。

小窩棚裡滿是蠟燭油的氣味。

小窩棚裡絕對黑暗。隻有三個人的喘息聲,再無其他聲響。

“砍呀。”三和尚催促道。

明子沒有反應。

三和尚又等了一會,見仍無動靜,便欲要大聲地喊“砍”,然而這“砍”字剛吐出一半,隻聽見“咚”“咚”“咚”連着發出三聲斧頭砍擊木頭墩的聲音。那聲音的節奏告訴人,砍者動作極其堅決,毫不猶豫。

三和尚重将所有蠟燭點亮。

燭光下,光光的木頭墩上隻有一道有力的斧痕。

明子把斧子靠在木頭墩上,退到一旁。

三和尚好半天看着明子,然後說道:“你可以走了。”他坐到床上去,點起一支煙,朝明子說道:“你隻砍了一斧頭。”

黑罐忽地擡起頭來。

明子很鎮定地站着。

三和尚說:“還有兩聲,是你用斧背敲擊木頭墩發出的。實際上,手藝再絕的木匠,也不能在黑暗裡把三斧頭砍在同一道印迹裡。因為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燭光裡,明子眼睛最亮。

三和尚對于明子和黑罐傾吐了一番肺腑之言,那也是他半輩子的人生經驗:“認真想起來,這個世界不太好,也不太壞。在這個世界上活着,人就不能太老實了,可又不能太無心肝。”他專門對着明子說:“這個道理,黑罐不懂,你懂。但這分寸怎麼掌握着,全靠你自己了。我隻把手藝教給了你,但沒有把這分寸教給你,這是我做師傅的罪過。”他充滿深情和信賴地看了明子一眼說,“天不早了,你們倆睡覺吧。明子明天走時,帶上我的那套家夥。就算是你師父的一點情義吧。”說完,他整了整假發,走出了窩棚。

——《山羊不吃天堂草》

從文本出發學語文(點滴學語文)4

19.根據提示,梳理小說的故事情節。(4分)

三和尚傍晚請客→ →明子斧擊→

20.從下面描寫黑罐和明子砍木墩的聲音裡,體會他們當時怎樣不同的心态。(4分)

(1)黑暗裡終于響起“咚”的一聲,又一聲,再一聲.

(2)隻聽見“咚”“咚”“咚”連着發出三聲斧頭砍擊木頭墩的聲音。

21.通讀全文,解釋題目中“出師”的含義。(2分)

22.體會下面句子在文中的作用。(3分)

小窩棚裡滿是蠟燭油的氣味。小窩棚裡絕對黑暗。隻有三個人的喘息聲,再無其他聲響。

23.通讀全文,說說明子具有怎樣的性格?(3分)

19.答案示例①黑罐斧擊(或“黑罐三擊”“黑罐砍墩”);②(三和尚宣布)明子出師

評分:答對 1 點得 2 分,共 4 分。意思對即可。

20.答案示例:(1)黑罐:砍木墩既謹慎小心又猶豫不決(瞻前顧後)的心态;(2)明子:對怎樣砍木墩早胸有成竹,了然于胸(心思缜密,對怎麼砍計劃成熟)

評分:答對 1 點得 2 分,共 4 分。意思對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題意亦可。

21.答案:①(學徒)學習期滿,可以獨立工作。②這裡俺指明子既掌握了謀生的手藝,又學會做人的分寸(考慮周全,冷靜處理問題的能力)。

評分:答對其中一點得 1 分,共 2 分,意思對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題意亦可。

22.答案:①環境描寫;②渲染了小窩棚裡緊張、嚴肅的氛圍,以環境的凝重來反襯人物内

心的波瀾,預示着明子将有不俗的表現。

評分:答對①得 1 分,答對②得 2 分,共 3 分。意思對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題意亦可。

23.答案示例:①聰明靈活,懂得權變,有分寸;②通情達理,懂規矩,知謙讓;③心思缜密,考慮周全;④鎮定自信,明白事理。

評分:答對其中 1 點得 1 分,答對其中三點得 3 分,共 3 分。意思對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題意亦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