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道家六欲指的是哪六欲

道家六欲指的是哪六欲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5 03:36:39

提筆之前,首先申明一點:借鑒不是抄襲,而是基于不同文化屬性上的獨立解釋和創造。

東方文化本就是一個包羅萬有的集體,諸方相互借鑒融合,自古有之。

之前,筆者寫過一篇有關‘三’的文章,比如三身佛、三清、三相神、三位一體等等。

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巧合,既然諸方不同文化的相似之處從何而來,可能就是某種意義上的借鑒和吸收。

這期咱們說‘六’這個數字。

道家六欲指的是哪六欲(儒家六天帝道家六天宮)1

儒家是一個哲學派系,并不能稱為教。較之佛教和道教,缺乏人從生到死的曆程解釋,沒有明确的死亡觀和來世觀,所以也不能用固定的教義進行傳播。

更多内容是一種倫理道德觀念。

然而,儒家并非是唯物主義。自從漢朝獨尊儒術開始,儒家就掌握了禮法上的權利。而禮法中最主要的内容,便是祭祀。

道家六欲指的是哪六欲(儒家六天帝道家六天宮)2

這裡有人會問,這難道不是道家的說法?

實際上這種六天帝的說法,的确是儒家在漢末最先提出的。而當時,道教的雛形——五鬥米教還沒有成立,第一代天師張道陵也沒有出生。

道家思想還沒有完成道教的轉變,而儒家已經占據禮法的制高點。

而明朝《封神演義》,将儒家、道教和佛教相融合,從而誕生的神怪小說。符合當時三教合一的大背景。不能當作曆史資料考究。

道家六欲指的是哪六欲(儒家六天帝道家六天宮)3

可能由于儒家曆代受到統治者的青睐,所以并沒有朝着教派發展。所以,六天帝的概念,也僅僅止于官方祭祀,始終沒有進一步拓展。

但有一點,儒家的六天帝和道教的六天宮,以及佛教的欲界六天,并沒有實際上的關聯。

從漢朝傳入中土的佛教,已經出現了六道輪回的概念。實際也并非自家的學說,而是繼承了印度婆羅門教的世界觀。

從年代上講,甚至比佛教出現還要古老。

道家六欲指的是哪六欲(儒家六天帝道家六天宮)4

而道教六天宮的出現,比欲界六天要晚得多,最早是在東晉時期誕生的概念。而在當時,佛教在漢地已經有了很大的規模。而且,融入了靈魂不滅和轉生的概念。

這裡需要強調一點,輪回和轉生是兩個概念。輪回來自古印度,而轉生卻是一個漢地化的概念。具體很複雜,本文不多做解釋。

那麼什麼是道教六天宮呢?可能很多人,隻聽說過三清天和三十六層天。

三清天分别為玉清境、上清境和太清境,由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和道德天尊執掌,統稱為大羅天。

道家六欲指的是哪六欲(儒家六天帝道家六天宮)5

而道教的三十六層天誕生于宋朝,完全脫胎于佛教的三界二十八天。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無色界四天。

這裡有人會問,不是還有個什麼‘三十三天’麼?是佛教的還是道教的?

三十三天是佛教内容,但并不是三十三重天。欲界六天中有個忉利天,為天帝居所,便是帝釋天住的地方。中央有一座城,四方各有八座城。一共三十三座城池,所以忉利天又稱為三十三天。

道家六欲指的是哪六欲(儒家六天帝道家六天宮)6

因此,無論是道教還是佛教,都沒有三十三‘重’天的概念。

說回正題。道教六天宮到底是什麼地方?

六天宮與三清天幾乎是同時出現的,成型于東晉時期的《上清經》。

雙方呈對立關系。

三清天代表着正的一面,而六天宮則代表着邪的一面。符合善惡二元論,正如佛教中的佛魔之争。

道家六欲指的是哪六欲(儒家六天帝道家六天宮)7

六天宮:第一宮為纣絕陰天宮;第二宮為泰煞諒事宗天宮;第三宮為明晨耐犯武成天宮;第四宮為恬昭罪氣天宮;第五宮為宗靈七非天宮;第六宮為敢司連宛屢天宮。

又稱酆都六天宮,也稱羅酆六天。殘害人間的群魔萬鬼的居所。

而羅酆六天就是借鑒了佛教中的欲界六天。

為什麼這麼說?

中華傳統文化中是沒有‘魔’的概念的,而是來自于梵語的音譯,初譯為‘魔羅’。在梵語中的意思是‘使人死亡者’。

也漢譯為閻魔或是閻羅。

道家六欲指的是哪六欲(儒家六天帝道家六天宮)8

而道教中最初的陰暗面概念是鬼,隻是引進了魔的概念之後,兩者經常混用。此後,便有了‘魔鬼’一詞。

而無論是道教中的鬼,還是佛教中的魔,都有一個公共的特質。那就幹擾人的修行,使人偏離正道。

而纣絕陰天宮中的魔王宛躬的描述,幾乎與佛教中的一位魔王如出一轍。便是欲界六天中最高的一層天,‘他化自在天中’的大魔王波旬,又稱第六天魔王。

日本戰國時代三傑之一的織田信長,就曾以這位魔王的自稱。

道家六欲指的是哪六欲(儒家六天帝道家六天宮)9

有關波旬的故事,最著名的莫過于‘波旬繞佛’。具體來講,在釋迦牟尼佛證道之前,波旬曾多次三番五次地阻撓,但都沒有成功。

而魔王宛躬的職責類似,作為三清道法的對立面考驗修道者。那些不能成仙的,往往是因為沒有通過宛躬的考驗。

也正是因為這頭魔王的存在,道教中才出現了諸多滅魔的道術。

綜上所述,道教六天便是借鑒吸收了佛教欲界六天的概念。

但這也并不是孤例,道教還有很多方面都吸收了佛教的内容。并非是筆者胡編亂造,學術界已經有了衆多先行研究。

道家六欲指的是哪六欲(儒家六天帝道家六天宮)10

如果這篇文章反響還行,下一期,會寫一篇關于東西方的魔王——撒旦和波旬的内容。如果沒人喜歡,那就到此為止。日後,專注于名著解析。

本文參考内容:《道教“六天”概念的形成及發展》——王皓月。

王皓月: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