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傳》中有很多受到皇上寵愛的妃子,前有慧貴妃高晞月、嘉貴妃金玉妍,後有屢敗屢戰的炩妃衛嬿婉,但這些女人加起來,也比不過皇上對寒香見的癡迷。
從見到寒香見的第一眼起,皇上就被她迷住了心神,不止為她修建了寶月樓和祈福寺,還特意穿上寒部的服飾來讨好她。
因為皇上對寒香見的癡迷,如懿和皇上在養心殿中起了争執,走的時候又遇到了畫師郎世甯,他是來給皇上和寒香見畫像的。
得知了郎世甯的來意,如懿整個人陷入了一種傷心欲絕的狀态,連李玉都看出了她的不對勁,讓淩雲徹護送如懿回宮。
一副畫像,為什麼會讓如懿如此失态呢?這其中有兩個原因。
▶ 皇上的“一見傾心”,傷透了如懿的心
寒香見入宮之後,一直以未婚夫寒企的未亡人自居,甚至走到了絕食求死的地步。
皇上拿香見沒有辦法,就讓如懿去勸她,還對如懿表露了自己對香見的感情:
朕是帝王,萬人之上,不該輕易動心,一動心便會生亂,所以朕一直很克制,可這一回,朕理智不了了,朕一見到香見,才知道什麼叫做一見傾心。
就是“一見傾心”這四個字,讓如懿大受震撼,看到她不可置信的樣子,皇上又解釋道:
如懿啊,朕的意思是,朕與你是情自年少、心意相通,可朕和香見呢?是情起中年、情難自抑,朕從未有過自己得不到的人,香見是唯一一個,朕不想留下遺憾。
皇上自認解釋清楚了他的感情,可他永遠都不會知道,他的“一見傾心”給如懿造成了多大的傷害。
青櫻求太後給她改名時,太後問她最盼望什麼,她的回答是“情深義重、兩心相許”,所以太後才會賜她“如懿”這個名字。
對于這個“懿”字,皇上的解釋是“壹次心意動”,可如懿卻說是“壹生壹次心意動”。
一生一次心動,是如懿最在乎的事,因為皇上愛她,所以她願意嫁給皇上當側福晉,她不在乎位份,也不在乎皇上有多少女人。
因為如懿心裡很清楚,皇上對别的女人,有敬、有寵、有喜歡,但皇上真正心動的隻有她一個人,皇上的心是她的,她就心滿意足了。
寒香見的出現打破了如懿的滿足,皇上對香見一見傾心,他對香見的感情,比對如懿更熱烈。
如懿可以不在乎皇上有很多女人,但她不能接受皇上對别的女人動心,如懿想要的,就是一份兩心相許的感情,可是皇上卻變了心,這對于普通女人來說都無法接受,更何況至情至性的如懿呢?
一個移情别戀的男人,一顆分成兩份的心,是對如懿感情的玷污,這樣不忠誠的愛,她甯願不要。
▶ 皇上的“偏愛”,讓如懿看清了他的薄情
在皇宮中,能夠和皇上同入畫像的,就隻有身為正妻的皇後。
如懿做娴妃時,皇上為了富察皇後考慮,都沒有為如懿破例,他們隻各自為彼此畫了畫像,讓郎世甯裱在了一起。
可如今如懿當了皇後,皇上卻能不顧她的顔面,和寒香見一同入畫,這對于如懿來說,不止打了她的臉,更是讓她看清了自己在皇上心中的地位。
皇上愛如懿,卻時刻惦記着規矩,從來沒有為如懿破過例,他送給過如懿一支玫瑰簪子,可這根簪子也是别的女人都有的,隻是花樣不同而已。
可到了香見這裡,皇上為她修建了寶月樓,斥責了純貴妃和三阿哥,還和她一同入畫像,這樣的重視與偏愛,連如懿都沒有過。
直到這一刻,如懿才看清皇上的心,原來他不是看重什麼“規矩”、“道理”、“三綱五常”,他隻是不夠愛她罷了。
因為不夠愛,他才會把宮規看得比如懿更重要,因為不夠愛,他才不肯為她破例,因為不夠愛,他才總是在權衡利弊之時放棄她。
可這樣的事實,如懿怎麼能接受呢?她愛了半輩子的男人,愛上了别的女人,又用這份愛反襯出了對她的不愛。
可如懿不接受又能怎樣呢,背棄她的人是天子啊,她甚至不能質問他、責怪他,因為她不止是妻子,也是皇後。
她唯一能做的,就隻有用左腳邁過門檻,以此來表達自己的失望和怨怼。
▶ 寒香見的出現,成了帝後感情的轉折點
我一直覺得,圍繞寒香見展開的劇情,是如懿和皇上感情的轉折點。
在香見入宮之前,皇上相信天象之說,懷疑如懿命硬克死了永璟,又因為永璟的死過度傷心,和如懿的感情出現了裂痕。
如懿也因此對皇上有了心結,但這個時候的如懿,是愛着皇上的,并且還在不間斷地愛他。
直到香見入宮,如懿看着皇上對香見的瘋魔,開始懷疑起了皇上對自己的感情,因為如懿給了香見一碗絕子湯,皇上在憤怒之下打了如懿一耳光。
就是這一巴掌,徹底打碎了如懿的心,從此之後,如懿就對皇上死了心,她的愛也停止了。
再到如懿被誣陷和淩雲徹有私情,皇上表露出來的多疑和狠毒,慢慢地消磨掉了他們過去的情誼,才會讓如懿走到了斷發自戕的地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