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西行
6:59花腰歌舞來自西行
我國的56個民族是:漢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彜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薩克族、傣族、黎族、僳僳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東鄉族、納西族、景頗族、柯爾克孜族、土族、達斡爾族、仫佬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毛南族、仡佬族、錫伯族、阿昌族、普米族、塔吉克族、怒族、烏孜别克族、俄羅斯族、鄂溫克族、德昂族、保安族、裕固族、京族、塔塔爾族、獨龍族、鄂倫春族、赫哲族、門巴族、珞巴族、基諾族。
雲南沒有的四個民族是:裕固族、東鄉族、珞巴族、赫哲族。
雲南民族百科
雲南是我國少數民族最多的省份,根據1990年全國第四次人口普查分布的數據,全國56個民族中,雲南就有52個,其中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民族有26個,除漢族外,少數民族有25個,各民族分布呈大雜居、小聚居的特點。其中雲南的世居民族有15個:白族、哈尼族、傣族、僳僳族、拉祜族、佤族、納西族、景頗族、布朗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基諾族、德昂族、獨龍族。
彜族長街宴 by 大理阿成
全省總人口約4192萬人(1999年),其中少數民族人口1300多萬人,占全省總人口的1/3。在25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彜族,有400多萬;人口最少的是獨龍族,僅5500人。
雲貴高原:兩大神秘古國的屬地
雲南民族衆多,其形成原因也很多,主要是因為:雲南地處高原,崇山峻嶺,交通阻隔,各地居民處于相對“封閉”的狀态之中,久而久之,逐漸發展為不同的民族;中原和北方統治民族進入雲南,也帶來了一些少數民族人口;一些少數民族人口在元明清時期因避難、逃荒或其他緣故,先後從内地遷入雲南。由于上述一些主要原因,使得雲南成為少數民族衆多的省份。
羅平縣油菜花田 by 柳灞牧笛
羅平縣境内居住着彜族、壯族、苗族、回族、瑤族、布依族、水族等民族 。
雲南25個少數民族分布比較複雜,但突出的特點有兩個:一是交錯分布、大雜居、個居。全省沒有一個單一的民族縣(市),也沒有個民族隻住一個縣(市),總的說來,在邊疆地區分布居多;二是立體分布,與雲南立體地形、立體氣候相聯系,其中有10個民族住在河谷平壩:回族、白族、納西族、 蒙古族、壯族、滿族、傣族、阿昌族、布依族和水族,共計450萬人口;住在低山地區的有彜族、哈尼族、瑤族、拉祜族、佤族、景頗族、布朗族和基諾族,共有500萬人口;住在高寒山區的有苗族、僳僳族、藏族、普米族、怒族和獨龍族,人口共計400萬。
彜族人過火把節賽過春節
雲南少數民族民居建築各具特色,各式和樣。雲南少數民族的服飾絢麗多彩,各具特色。在語言和文化方面也有各自的語種和文字。民族節目也豐富多彩,有的民族有許多節日,有的節日則是多民族所共有。
傣族潑水節 by 爨鄉寶地
大緻分為宗教祭祀性節日、生産活動性節日、紀念慶祝性節日、社交娛樂性節日。較著名的節日有:彜族的火把節、白族的三月街、傣族的潑水節、納西族的三朵節、景頗族的目腦縱歌、僳僳僳族的刀杆節等。
雲南省内最大的藏傳佛教 by 騎驢走山西
雲南也是全國宗教類型最多的省份,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原始宗教在雲南均有,堪稱中國的“宗教王國”。
雲南25個人口較多的民族1阿昌族
隴川阿昌族歡度阿露窩羅節
現有人口2.77萬人,雲南有2.76萬人,主要聚居在滇西隴川縣戶撒鄉和梁河縣遮島、大廠兩個鄉。阿昌族是雲南境内最早的土著民族之一,由古代的“尋傳”部落的一部分發展而來,遠在公元二世紀就居住在怒江流域。阿昌族有語言無文字。由于特殊的地理環境,大多數阿昌男子會講漢語和傣語,有的還會講緬語和景頗語。
2德昂族
現有人口1.54萬多人,雲南有1.53萬人,主要分布在潞西、盈江、瑞麗、隴川、保山、梁河、耿馬等縣,居住極為分散。德昂族原稱“崩龍”這一族稱始于清代,系他稱,現改為“德昂”,系自稱。
其先民在現在的佤、布朗等族同為“白濮”中的一支。德昂族種茶曆史悠久,有“古老茶農”之稱。德昂族由于方言和服飾的差異,又分别稱“紅德昂”、“花德昂”、“黑德昂”等。
3基諾族
現有人口1.8萬餘人,主要聚居在景洪市的基諾山區,其餘分散在景洪、勐海的一些地方。基諾族自稱“基諾”,意為“舅舅的後代”或“尊敬舅舅的民族”。主要從事農業,善于種茶。使用基諾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彜語支。基諾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由于無文字,過去多靠刻竹木記事。無本民族文字。
4蒙古族
興蒙蒙古族鄉
現有人口480.6萬餘人,其中雲南有1.3萬人,聚居在通海縣新蒙鄉,分中村、下村、白閣、高椅灣和陶家嘴5個自然村,是元轉初年随忽必烈征戰遺留在雲南的蒙古族後裔。雲南的蒙古族會彜語和漢語,其蒙古語與北方的蒙古語大緻可相通,現以農耕為主。
5布依族
布依族老奶奶的五色花米飯
現有人口254.5萬,主要聚居在貴州,少量在四川。雲南有3.4萬多人,居住在羅平、富源縣的布依族地區,少量在師宗、馬關、河口等縣。布依族由古代越人中的“駱越”及後來的“僚人”逐步發展形成,五代時稱“都勻蠻”、明清以來稱“八番”、“仲苗”等,自稱“布依”、“布饒”等。雲南的布依族是從貴州的凱裡和廣西遷來。
6獨龍族
在面部刺青的神秘民族
現有人口5800多人,雲南省有5500多人,是我國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聚居在貢山縣的獨龍江兩岸。史稱獨龍族為“俅人”或“曲人”。獨龍族内部分為50多個父系氏族,每個父系氏族中又劃分成若幹個兄弟民族。獨龍族的傳統生活方式是以家族公社為中心的原始共産制,共同生産,共同占有生産生活資料。家族長負責自理協調,族人共耕,兒媳輪流煮飯,吃飯時由主婦按人頭平均分配。族人之間親善友愛,路不拾遺,夜不閉戶。
7水族
雲南水族魚包韭菜
現有人口34.59萬多人,主要分布在貴州省三都、荔波、都勻、獨山等縣,廣西北部也有少量分布。雲南有7000多人,主要分布在富源、彜良。雲南的水族與貴州三都的水族同源,由古代“百越”中“駱越”的一支發展而來。但由于早年遷入雲南,與貴州三都的水族長族脫離,語言、習俗等已不盡相同,而與鄰近的布依族、壯族、苗族、彜族都相仿。
8滿族
滿族“格格”出嫁啦
原是北方的民族,全國有982.1萬人,雲南有7000多人,多數是清代到雲南,主要居住在昆明及其他地區。由于人少且分散,基本上沒形成較大的自然聚居區和村落,其語言習俗與漢族基本上一樣。
9景頗族
現有人口12萬人,雲南有11.8萬人,主要聚居在德宏州。景頗族中有景頗、高日、蒙友、載佤、浪峨、布拉等支系,主要使用景頗和載佤兩種方言。椐本民族曆史傳說,景頗族先民最早居于青藏高原,約在一千多年前沿金沙江,怒江和思梅開江南遷,到十七世紀以的後才逐步定居在緬甸北郊和德宏等地。唐代的“裸形”、“尋傳”部落即其先民。景頗族人以骁勇膘悍、頑強剛毅著稱。他們十分重視本民族的團結。
10、布朗族
曬茶的布朗族婦女
現有人口8.2萬多人,雲南有8.1萬多人,主要聚居在西雙版納勐海縣的西定、巴達山區,那裡是著名的“普洱茶”産地之一。其餘散居在臨滄地區的雲縣、雙江、鎮康和思茅地區的瀾滄、景東、墨江等縣。唐代稱“樸子蠻”,元代稱“蒲人”,明清稱“濮滿”,“苞滿”等,這些都是同音異字的族稱。
11、普米族
現有人口2.96萬人,雲南有2.93萬人,90%居住在滇西北的蘭坪、甯蒗、麗江、維西、永勝等縣、舊稱“西蕃”。普米族原是西北青藏高原的遊牧部落氏羌的支系,公元八世紀左右逐漸南移至川、康一帶,公元十三世紀中葉,由部落首領率衆加入蒙古族軍隊,随忽必烈入滇。普米族自稱“普米英”、“普日米”、“培米”都是白人的意思。他稱有“博”、“巴苴”等。1960年定名為普米族。
12、怒族
怒族仙女節
現有人口2.7萬人,雲南有2.6萬,主要分布怒江僳僳族自治州的福貢,貢山及蘭坪縣的免峨鄉。此外,迪慶州的維西縣也有少量分布。由于長期與僳僳族相處,怒族人普遍會僳僳語。貢山、福貢兩縣的怒族,是當地最早的土著居民,自稱“阿龍”和“阿怒”,在古代就與獨龍族有親屬關系。原碧江縣的怒族自稱“怒蘇”被認為是唐代“廬鹿蠻”的後裔。這兩部部分來源不同的怒族先民,長期居住在怒江峽谷内,相互相往通婚,逐漸形成為一個民族。
13、佤族
佤族甩發舞
現有人口35.1萬人,其中雲南有34.7萬多人。主要聚居在滄源、西盟兩縣,雙江、孟連、瀾滄、鎮康等縣亦有分布。佤族的先民在先泰時期便是“白濮”族群的一支,唐代稱為“望蠻”、“望苴子”、“望外喻”;明代稱為“古刺”、“哈刺”;清初稱為“卡佤”等。語言屬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佤崩語支,有四種文言。
14、納西族
現有人口27.8萬多人,雲南有26.5萬多人,主要聚居麗江納西族自治縣,甯蒗、永勝、維西、中甸、德欽以及四川的鹽源、鹽邊、木裡等縣也有少量分布。納西族與我國古代遊牧民族氏羌支系有淵源關系,古文獻裡記載的“牦牛夷”、“摩些旁”、“摩沙夷”指的就是納西族的先民。其自稱叫“納”、“納西”、“摩梭”等。納西族人民早在一千多年前創造的象形文字和用象形文字書寫的東巴經籍,使納西族文化享譽世界。流傳至今的兩萬餘冊“東巴”經典,記載了古代納西社會生産生活的各個方面。
15、瑤族
勞作完歸家的瑤族婦女
現有人口213.4萬人,分布于廣西、廣東、湖南、貴州和雲南等省。雲南現有17.3萬人,主要分布在河口、金平、馬關、富甯、文山、麻栗坡、邱北、元陽、綠春、紅河等地。此外,勐臘、景東、江城等地也有少數分布。
曆史上,瑤族和苗族有密切的親屬關系,同源于秦漢時的“武陵蠻”部落。大約在隋代,居于現在湖南、湖北一帶的瑤族和苗族已分化成兩個族群。雲南的瑤族在明、清以後分别從兩廣和貴州遷入文山境内的。以後又分遷到紅河流域和墨江、勐臘等地。雲南的不少瑤族不僅會說本民族的語言,還兼操漢語、壯語和苗語,是有其曆史原因的。
16、藏族
雲南香格裡拉藏族小女孩
現有人口459.3萬,主要居信在西藏自治區,其餘分布在四川、青海、甘蕭、雲南四省和其他地區。雲南又主要聚居在迪慶州、少數散居在麗江、怒江等地、州,有11.1萬多人。傳說藏族最初是由“神猴”和“岩魔女”結合而産生的。據史料記載、藏族源于我國古代遊牧民族羌人,與當地土著民族融合而發展成為今天的藏族。分元七世紀,獨贊幹布在拉薩建立吐蕃王轉時,曾把勢力擴展到滇西北地區,建立神川都督,設鐵橋節度使,一些藏人就來到了迪慶。
17、拉祜族
瀾滄拉祜族歌舞
現有人口41.1萬多,其中雲南有40.8萬人,主要分布在瀾滄、孟連、耿馬、滄源、勐海、西盟等縣。拉祜族先民屬于古代羌人,“拉祜”是自稱,是用火烤虎肉吃的意思,故拉祜族被稱為“獵虎的民族”。
18、回族
唯美回族婚紗照
全國回族有860萬人,其中雲南有52.2萬多人,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點,全省所有縣市幾乎均有回族居住。
回族源于唐宋時期的西北“回纥”、“米回鹘”、“大食”諸郡。元世祖忽必烈攻來大理國後,任命回回人賽典赤為行省長官,以後才大量遷入。由于長期與漢族及其他民族雜居,衣着打扮與當地民族基本一緻,如迪慶的回族,酷似藏胞;西雙版納的回族婦女,穿窄袖緊身上衣,下着統裙,猶如傣家女;白族地區的回族着白裝;漢族地區的回族着漢裝。遇有紅白喜事或節日,男子喜戴小白帽,生活習俗固守回族傳統,遞循教規,講究衛生,不吃豬肉。
回族牛幹巴 by 昆明五墨
回族多信仰伊斯蘭教,在居住較集中的地方建有清真寺,由阿訇主持宗教活動,經典主要是“古蘭經”,信徒稱“穆斯林”。
雲南回族有三大節日:開齋節,宰牲節(古爾邦)、聖祭,所有節日都與信奉伊斯蘭教有着密切的聯系。
19、僳僳族
僳僳族早春男女共浴澡堂會
現有人口55.74萬多,雲南有55.71萬人,其中将近一半的人聚居在雲南西部的怒江僳僳族自治州,其餘散居在麗江、保山地區和迪慶德宏、楚雄、大理等自治州。僳僳族為氏族羌族後裔,即藏緬語族的一支。公元八世紀時,僳僳族先民便居住在雅砻江、金沙江兩岸的廣闊地區,公元十五至十九世紀間,逐漸遷移到瀾滄江和怒江流域。怒江流域的僳僳族在解放初期還保留着氏族制度的殘餘,各村寨和家族内部有虎、熊、猴、蛇、羊、魚、蜂、鼠、雞、鳥、竹、麻、茶等十多種氏族名稱,代表不同的血緣親屬關系。
20、苗族
苗族有739萬多人,主要聚居在貴州省的南部和湖南省的西部。雲南苗族有89.6萬餘人,主要分布在文山、紅河兩個自治州和昭通地區。大多數苗族是從明代以後從湖南,貴州遷入雲南的。苗族自稱“蒙”,雲南的苗族有八個冠以“蒙”的自稱單位,解放後統一稱為苗族。苗族居住分散,支系較多,有青苗、花苗、白苗、獨角苗等。
21、傣族
有人口162萬多人,其中雲南有101.4萬,主要聚居在西雙納州和德宏州。臨滄的耿馬、孟寶、思茅的孟連、玉溪的新平等30多個縣也都有分布。傣族先民為古代百越中的一支,漢代稱“滇越”、“撣”。魏晉以後,有“金齒”、“白哀”、“擺夷”等多種他稱,但自稱是“傣”,意為酷愛自由與和平的人,傣族有水傣、旱傣和花腰傣之分。傣族曆史悠久,文化豐富多采,有自己的曆法、語言文字,并以豐富的民族民間文學藝術著稱于世。
22、壯族
雲南文山壯族州壩美村
壯族是由古代百越的一支發展而形成的,是我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共有1548萬多人,其中雲南有100萬,主要聚居在文山州、紅河、曲靖也有一部分。在1956年統一族稱以前,壯族自稱和他稱較多,僅雲南就有40多種,主要“侬人”、“沙人”、“土僚”等。雲南壯族和廣西壯族同源,是我國曆史較悠久的一個民族。
23、哈尼族
哈尼族共125萬多人,其中雲南省124.8萬多人,主要聚居在紅河和瀾滄江的中間地帶。哈尼族有“卡多”、“尼”、“碧的”等自稱,他稱20多種,解放後統稱為哈尼族。哈尼族的曆史悠久,早期與彜族、拉祜族等同源于古代的羌人。隋唐時代,哈尼族與彜族的先民又同被稱為“烏蠻”。
24、白族
白族共有160萬人,其中雲南省134萬人,80%以上居在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自稱白子、白尼、白夥、意為白人。白族的曆史悠久,經濟文化發達,公元前二世紀就與中原漢族有較為密切的經濟文化聯系,受其影響較深,現在習俗部分與漢族相同。
白族民居
白族使用漢字書寫,但是有自己的語言,文學藝術豐富多采,如優美動人的民間傳說《望夫雲》、《蛇骨塔》、《鳥吊山》、《慈善夫人》等。音樂舞蹈有“大本曲”、“白族調”、“霸王鞭”等。另有從古典戲曲“吹吹腔”發展起來的“白劇”,都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白族的文化水準較高,各種人才輩出。白族民居“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雕龍畫鳳,堅固結實,具有很深的文化内涵,遠近聞名。
25、彜族
梯田女孩彜族妹 by 西湖博主
彜族主要分布在雲南、四川、貴州、廣西等省區,現有人口657萬多,其中雲南最多,有405萬多人。全省絕大部分縣市都有彜族分布,尤以楚雄、紅河西州的哀牢山區、烏蒙山區和滇西北小涼山一帶比較集中。彜族曆史悠久,有自己的語言文字,民間文化藝術豐富多采。自稱地稱不下一百餘種,主要的有諾蘇潑、納蘇潑、改蘇潑、撒尼潑、阿細潑等,解放後根據彜族人民的意願,統一稱為彜族。彜是鼎彜的“彜”,從漢文字義上來講,有莊重古老、豐衣足食之美意。
雲南省26個人口較少的民族
26、維吾爾族
27、朝鮮族
by 茶神在雲南
28、侗族
感受侗族的生活 by 流浪的花狸貓
29、土家族
土家族哭嫁習俗
30、哈薩克族
哈薩克族: 奶疙瘩
31、黎族
黎族原生态婚禮美妙之旅
32、畲族
畲族三月三祭祖
33、高山族
高山族歌曲—民歌曲《杵歌》
34、鄂倫春族
篝火節熱鬧場面鄂倫春族特色節日
35、柯爾克孜族
36、土族
37、達斡爾族
38、仫佬族
仫佬族依飯文化節
39、羌族
羌族的白石崇拜
40、撒拉族
41、毛南族
42、仡佬族
43、錫伯族
錫伯族婦女在制作傳統食品米糕
44、塔吉克族
美麗的塔吉克族新娘
45、烏孜别克族
46、俄羅斯族
47、鄂溫克族
48、保安族
保安族傳統的牛馬市交易方式
49、京族
京族哈節
50、塔塔爾族
51、門巴族
52、漢族
雲南漢族新郎為新娘插鳳钗
如果喜歡,可以加入西行越野車部落,關注西行公衆号(xixingjilu),跟有共同興趣和價值觀的西行夥伴一起交流,一起旅行!
秦巴美好江山,與您攜手共創美好生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