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勝利油田發現60周年。
10月21日下午,來到勝利油田,登上鑽井平台,察看作業情況,看望慰問石油工人。代表黨中央向廣大石油職工緻以誠摯問候。指出,石油能源建設對我們國家意義重大,中國作為制造業大國,要發展實體經濟,能源的飯碗必須端在自己手裡。
航拍在黃河下遊東營區六戶鎮,往日的荒灘鹽堿地已優化成為廣利河森林濕地公園。
讓荒灘變熱土
1961年,石油部華北石油勘探大隊在一個名叫東營的村莊東南方向,打出了華北平原的第一眼出現工業油流的油井——華8井,它的鑽探成功,引發了華北石油大會戰。1965年,在勝利村地下,勘探隊發現了85 米的巨厚油層,中國第二大油田——勝利油田由此得名。1985年,這個因勝利油田快速發展而迅速工業化的地方,從原惠民地區域内劃走利津、墾利、廣饒三個縣及沾化區、博興縣的部分鄉鎮,獨立設置省轄市,并以第一眼油井所在的村莊命名。
東營的曆史,很短又很長。除了成型一百餘年的黃河三角洲新土地,它有着相對較長曆史的部分轄内縣區,先後屬青州、淄博、濱州等周邊市級單位管轄,因為臨海且地勢低平,多鹽堿灘、泥窪地,貧瘠荒涼,地位邊緣。
然而在數千米的地下,這裡卻有着别樣的繁盛,中古生代遺留下來的巨額遺産在地底沉睡,等待着一聲“芝麻開門”的密令。1955年,國家開始對華北平原展開石油普查,石油部華北石油勘探大隊的32120 鑽井隊成了幸運的阿裡巴巴。1961年4月16日,他們在東營村附近打出日産原油8.1噸的華8井,1962年9月23日 ,又在附近打出了當時全國日産量最高的油井——營2井,勝利油田的前身“九二三廠”,即因其打開之日命名。1965年3月,勝利村附近的坨11井和坨9井分别獲得日産1134噸和1036噸的高産油流,是國内首次發現的千噸級油井,而這兩口井的地下,有着85米的巨厚油層等待開采。1971年6月11日 ,“九二三廠”更名“勝利油田”。這個中國第二大油田的發現,讓中國一舉甩掉了貧油的帽子。
油是唯一的神話
在東營立市的最初30年裡,石油,幾乎是這個城市的唯一支柱,甚至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市領導由勝利石油管理局負責人兼任,全部的城市基礎設施,包括醫院、學校、超市、影院,公路甚至是公安,也都由勝利油田設置管理。直到2000年後,東營市在城東再造一座有規劃的新城,政府及相關機關單位進駐,它才變得像一個城市而不是龐大分散的企業大院。
石油也曾經帶給這個城市足夠的輝煌。尤其是在1985~2005年的二十年間,石油産量穩定,價格不斷攀升,這個城市的人均GDP和居民收入都居于山東前列,高速、鐵路、機場、港口快速建設起來。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父親帶着少年的我拜訪剛剛移居東營的叔叔一家,他就曾指着油田設施完備、綠化良好的居民小區說,那就是國家所說的“小康社會”的标準。30年後的今天,這塊人煙稀少的土地變成了一個人口逾200萬的城市。2014年,東營人均GDP在全國名列第二位。
從荒野變鬧市,這片曾經蘆葦叢生、荊棘遍地、野獸出沒的荒灘徹底蘇醒,幾十年來,數十萬石油人和專業軍人向這裡迅速集結,展開了轟轟烈烈的石油大會戰,他們在這片少見高大樹木的鹽堿灘塗上栽下林立的井架和一座座高樓,一座欣欣向榮的城市如神話般崛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