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們會遇到一類被稱為“夜貓子”的人,他們在夜裡的精神反而比白天好,經常熬夜到淩晨。
“夜貓子”們熬夜是因為他們都熱衷于在黑夜進行工作嗎?答案是否定的,最新科學研究發現,“夜貓子”的誕生和基因突變息息相關。
這項研究的結果發表在著名的《細胞》雜志中,研究揭示了CRY1在調節機體生物節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科學家們認為,“夜貓子”患了睡眠相位後移綜合征,患者會覺得時間過得比平常人慢,他們在淩晨兩三點時的感覺,與普通人的晚上11點左右相當。
CRY1基因編碼形成的蛋白質正是一種抑制細胞因子,如果該基因突變,那麼抑制因子的合成就會減少,人不容易進入休息狀态,就表現為睡眠節律的後延。人人都希望一覺睡到自然醒,但每天早上需要被鬧鐘叫醒的人不在少數。牛津大學生理節奏神經系統科學教授福斯特解釋說,鬧鐘能激活我們的應激激素,讓人立刻處于緊張狀态。此時,心髒更快搏動,大量葡萄糖注入到循環系統中為肌肉提供能量,迫使我們更專注做事情。
福斯特說:“如果需要鬧鐘才能起床,說明你睡眠不足,作息與生物鐘不同步。”
雖然許多“夜貓子”感到很痛苦,但該研究的科學家們說,患了睡眠相位後移綜合征卻不會對身體産生影響,因為它隻是讓人的節律後延,不會影響患者的睡眠質量。因此隻要不耽誤日常生活,當“夜貓子”可能也沒什麼壞處。
編譯/王雪純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
微信用戶可關注 中國家庭報官微(zhongguojiatingbao1)。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