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先來看一下“殺青”這個詞源于哪裡。
一、“殺青”一詞來源先秦時代,古人在竹簡上寫字,但是竹簡表面是油質的,不易刻字,而且易被蟲蛀,所以就想出一個辦法,就是把竹簡先放到火上烤,這道工序就叫“殺青”或“汗青”。 後來人們用毛筆在竹青上寫字,就免了刀刻這道工序,所以定稿時隻需要削掉竹青,在竹白上寫字就行了這一道手續也叫“殺青”。
“殺青”一詞最早見于漢代劉向的《戰國策叙》:“其事繼春秋以後,訖楚漢之起,二百四十五年間之事,皆立以殺青。”關于殺青有兩種學說,一是認為“殺青”即“汗青”,如《後漢書·吳祐傳》:“恢(吳祐之父)欲殺青簡以寫書。”李賢注釋說:“以火炙簡令汗,取其青易書,複不蠹,謂之殺青,亦為汗簡。”一是認為“殺青”是指“書籍定稿”而言,因古時殺字有削、剮之意,當将初稿草拟于青竹上後,定稿時再将竹削去青皮,書于竹白之上,字迹吃于竹後,再改就難了,故後世就用“殺青”泛指“書籍定稿”,如宋代陸遊就有“《三巷》奇字已殺青,九澤旁行方著錄”的詩句。
二、人們所熟知的殺青是綠茶加工制作的第一道工序,把摘下的嫩葉加高溫,抑制發酵,使茶葉保持固有的綠色,同時減少葉中水分,使葉片變軟,便于進一步加工。
後來
個别的演員拍完他個人的戲的時候也會說我殺青了。包括作家、編劇在完成創作進入修改階段也叫殺青了!比如“曆時半年,輾轉四省的電影終于殺青了!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
所以這就是“殺青”的由來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