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是一個弱肉強食的世界,大部分食草動物似乎是屬于弱者一方,性情溫和,也沒有緻命的武器,往往淪為食肉動物的盤中餐。
然而現實中不總是這樣,比如大象,除非脫群的幼體或者要老死的,否則獅子根本沒有機會,還有犀牛河馬一類經常反殺獅子。在恐龍時代,最強的食肉動物與最危險的食草動物曾經過曆終極對決!
霸王龍,有史以來陸地上最強的食肉動物之一,成年個體平均體長12米,平均臀部高度約4米,理論平均體重約9噸,食物缺少時體重約7-8噸,毫無疑問,是一個巨型殺手。
三角龍,根據化石骨架研究推測,三角龍成年體平均體長約7米,保守估計體重不少于7噸。平均三角龍眉角有将近80cm,完全由堅硬的骨頭組成,尖端鋒利無比,後端十分粗壯,頭盾是所有角龍裡最厚的。
一個是大型食肉動物,一個是最危險的大型植食性動物,它們曾生活在同一個年代,同一個地區。三角龍7噸以上的體重,對霸王龍來說是有困難的,也有強大的反擊武器,所以霸王龍與三角龍之間産生對決的猜想是合理的。正常情況下它們不會輕易的正面火拼,但如果要真的互相對決,誰更占上風?三角龍是否可以打倒霸王龍?
我們看一個實例,上圖是一個出土的三角龍化石,科學家發現三角龍1/3的角沒了,後來發現是角的末端被咬斷,另外在末端旁邊的骨化石中還有很明顯的齒痕,種種迹象指向元兇正是霸王龍,其曾奮力襲擊三角龍,然而科學家研究發現旁邊骨化石齒痕後來是愈合了,這證明在霸王龍暴力攻擊三角龍時,三角龍依然擊退霸王龍存活了下來。這二者之間不會是一邊倒的壓制。
我們從理論上簡單分析下相互之間的優勢與劣勢。首先視覺方面,綜合分析霸王龍的眼窩結構,可以發現其視覺範圍比較好,而三角龍的角以及頭盾都會造成很大的視覺盲區。所以霸王龍占據了主動的優勢。
其次從奔跑速度方面,目前還沒有十足的證據得知它們的大概速度,但是理論分析來看,更傾向于霸王龍的速度比三角龍要快,不過霸王龍的身體結構明顯不适合快速多次轉向,而三角龍可以,奮力追趕與逃跑可能不會維持太長時間。
再者二者都有殺死對方的緻命武器,霸王龍完全可以咬死三角龍,而三角龍可以還擊,角的位置正好可以直接刺穿霸王龍胸部以及威懾霸王龍。
所以我們客觀來看,霸王龍利用自身優勢,選擇合适的情景,快速偷襲三角龍,是可以捕食成功,同時如果霸王龍有些失誤,後果很可能是緻命的。二者之間沒有誰是絕對的“神”,決定命運的或許是誰先犯錯誤。下面是兩個經典的模拟動畫。
情景一
情景二
我們結合現代動物習性推測,霸王龍發現三角龍群時,會先尋找落單弱者,如果沒有落單的,可能會突然“霸氣出場”攪亂對方“陣型”,孤立出容易得手的小個體,那些危險的大家夥隻會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會選擇,在自然界中,哪怕被三角龍刺傷腿,傷口的感染依然可能會引起其死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