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情感

 > 古代筷子分等級嗎

古代筷子分等級嗎

情感 更新时间:2024-10-03 14:29:35

這兩天,因為衆所周知的原因,一下子點燃了大家對于“筷子”的關注熱情。

先是“央視新聞”帶頭發布了一個題為《你真的懂中國的筷子嗎?》的視頻,用各種中國人在日常使用筷子的溫暖場景告訴大家:一雙筷子,承載着中國人的情感和記憶。這一下子觸及了人們的情感共鳴,被網友們紛紛轉發點贊。

古代筷子分等級嗎(古代筷子文化)1

熱門評論中,點贊最多的一個道出了“中國筷子”文化層面的講究。它是這樣說的:

什麼才是真正的中國筷子?

首先,筷子一頭圓、一頭方。圓的象征天。方的象征地,對應天圓地方;這是中國人對世界基本原則的理解;

其次,手持筷子時,拇指食指在上,無名指小指在下,中指在中間,是為天地人三才之象,這是中國人對人和世界的關系理解。

陰陽理念

然後,中國人遵守太極和陰陽的理念。

太極是一,陰陽是二;

一分為二,這代表着萬事萬物都是有兩個對立面組成的。

合二為一,這陰與陽的結合,也意味着一個完美的結果。

不過這裡倒是沒說筷子的材質,日常的筷子你喜歡用什麼樣的?竹子的?金屬的?塑料的?

古代筷子分等級嗎(古代筷子文化)2

事實上,中國目前發現的、最早的筷子出土于河南省安陽市殷墟,它可是銅做的。而後來筷子的材質也是挺豐富的,像是竹、木、骨、瓷、象牙、金屬、塑料等材料皆有之。果然是比現在豐富多了,但對于很多年輕人來說,仍然難以想象。

故宮博物院非常貼心地給了我們一些參考,高冷地直接甩出九雙來自清朝宮廷的“箸”,你懂的,也就是俗稱的筷子。

古代筷子分等級嗎(古代筷子文化)3

截圖來自@故宮博物院

要知道,故宮博物院可是藏有大量的清代餐具,其中以清晚期為多,盤、碗、碟、酒杯、筷子、叉子、箸等,器形繁多,品種功用各不相同,有清宮造辦處制造的,有民間銀樓制造的,還有外省當地制造進貢的。

這回真的把大家看呆了,華麗、高級且美,真的突破了筷子實用價值,成為了一件藝術品。

我們一雙一雙來看

古代筷子分等級嗎(古代筷子文化)4

清 金鑲青玉嵌烏木箸

金、玉的使用曆來是地位和财富的象征。在中國曆史上,“玉”的使用較“金”要早,不過,兩者在很長一段時間内并行發展。用于飲食器具,寓意宮廷金玉滿堂的富貴榮華。

古代筷子分等級嗎(古代筷子文化)5

清 碧玉箸(其一)

古代筷子分等級嗎(古代筷子文化)6

清 碧玉箸(其二)

清代碧玉玉材主要來自新疆地區,新疆有多處玉礦,重要産區為和阗和瑪納斯。目前瑪納斯所産碧玉多以綠色為基本色,帶有黑斑、青斑、銅鏽色斑,類似的玉料清代宮廷玉器中有較多使用。

古代筷子分等級嗎(古代筷子文化)7

清 青玉箸

和碧玉相比,青玉有相似的色調,所以将碧玉和青玉放一起,很多人難以辨别。不過呢,肉眼所見,一般碧玉的顔色會更為鮮豔。另外,青玉的組成結構較為單一,且晶體顆粒也是比較均勻,結合緊密,所以玉質相對更為細膩一些。

古代筷子分等級嗎(古代筷子文化)8

清 青玉鑲赤金箸

這雙筷子是清代後妃使用的餐具。青白玉制成,筷子頂端和頂端兩頭鑲金,金為赤金,成色上佳。據故宮博物院的官方資料顯示,它的長度為29.6cm。

古代筷子分等級嗎(古代筷子文化)9

清 紫檀鑲金頭瑪瑙嵌金銀箸

這雙筷子通長28.7cm,呈圓棍狀。每支由四截組成,從上至下的材質依次為紫檀、玉、紫檀、金。其中兩段紫檀均嵌金銀絲花紋,金、玉兩截皆光素。筷子的端頭為玉蓮苞式頂。這是一雙清代晚期慈禧所用過的筷子。它反映了慈禧生活的奢華,同時也展現了藝術世界的無窮變化。

古代筷子分等級嗎(古代筷子文化)10

清 紫檀嵌金銀絲玉頂鑲銀箸

和紫檀鑲金頭瑪瑙嵌金銀箸類似,使用的材質為紫檀、玉、金銀。不過具體的位置不同。它通體為紫檀材質,上面鑲嵌了金銀絲。

古代筷子分等級嗎(古代筷子文化)11

清 竹節紋箸

竹節紋是中國傳統古典器物中常見的一種裝飾紋飾,顧名思義,紋絡似竹節。竹節制式在明末清初盛行。另外,我們知道“竹”被喻為四君子之一,受到文人雅士的喜歡,竹節紋也亦暗合竹子“清風正氣、素雅甯靜”之意。

古代筷子分等級嗎(古代筷子文化)12

清 金螺旋紋箸

這雙金光閃閃的筷子長約24cm,重約120g,頭部為圓柱形,後部錾魚籽紋地,上面飾以花朵。最特别的是,這雙筷子還以金制鎖鍊相連。

這些從故宮博物院走出來的筷子美嗎?你喜歡哪一雙呢?

古代“筷子”文化

中國人使用筷子的曆史相當久遠,從現代考古發現來看,至少在新石器時代,古人便開始使用筷子了。幾千年來,有關筷子的說法、用法和忌諱等等,形成了中國古代特有的“箸文化”——

筷子的最早記載

始于何時?

《說文解字》中稱

“箸,飯攲也”

筷子在古人眼裡并不一般,《說文解字》中稱,“箸,飯攲也。”攲在古人眼裡是一種奇巧之物,不僅西方人覺得中國的筷子不可思議,就是古代中國人自己也覺得筷子的發明很絕。

現在流行的“筷子”叫法,在明代以後的文獻中才較多出現,開始叫“快兒”、“快子”。被引用較多的說法,是陸容《菽園雜記》中有關時俗的記載。那時水上行舟之家講究避諱,以吳中(今蘇州)一帶為甚,如忌諱“翻”、“住”等字眼,于是稱“幡布”為“抹布”,“箸”為“快兒”。

明人李豫亨在《推篷寐語》中則是另一種說法,他認為船家将“箸”稱為“快子”,并不是“箸”與“住”諧音,而是“箸”與“滞”諧音。“世有諱惡字而呼為美字者,如立箸諱滞,呼為快子。”船家取意行舟快如飛,久而久之便喊開了,“快子”按文字學規律,漸漸變成了“筷子”。

古代筷子分等級嗎(古代筷子文化)13

商代青銅箸頭

古人使用筷子

有哪些規矩?

《翦勝野聞》記載

唐肅侍膳“拱箸”遭朱元璋嚴懲

在古代,吃什麼食物時該用何種筷子都有說法。《禮記·曲禮上》是這樣說的,“飯黍毋以箸”,意思是吃米飯時不能用筷子,而用匙羹吃。在羹裡有菜的時候,才動用筷子——撈夾,即所謂“羹之有菜者用。其無菜者不用”。如何用筷子,可謂規矩多多。

現在不時能看到的兩人用四隻筷子同時夾菜,這在古代是不允許的。古人認為這種動作叫“截筷”,與收納骨灰時的動作相似,不吉利。古人吃飯時還忌讓人停下筷子,“停筷”是針對死人的。人死後會在棺前放最後一碗“飯”,并将一雙筷子直插飯上叫“供筷”,這樣才停下筷子。因為這種忌諱,吃飯時是不能将筷子插在飯上的。

在正式場合,連筷子的擺放都要注意。如筷子橫放在碗或碟子上,表示“酒醉飯飽,不再進食,諸位慢用”。而在湘西一些地方,如果表示不再就食,則将筷子十字交叉,放在碗上,表示“實在吃不下去了”。還有的地方,如果将筷子放在碗的左邊,即表示已經吃飽。

這種民間用筷禮節,一般在熟人、平輩中間使用,不同身份、輩分之間要慎用,如晚輩不能在長輩“橫筷”之前放下筷子。明初,一位名叫唐肅的大才子,萬分榮幸地被明太祖朱元璋叫來“侍膳”,但因“拱箸”,即擺放橫筷而遭朱元璋嚴厲懲處。明人徐祯卿筆記《翦勝野聞》中記述了此掌故:“(唐肅)食訖,拱箸緻恭為禮。帝問曰:此何禮也?肅對曰:臣少習俗禮。帝怒曰:俗禮可施之天子乎?”結果,本因“失朝坐免官”的唐肅被定罪“大不敬”,罰到朱元璋老家濠州守城去,即所謂“罪坐不敬,谪戍濠州”一說。

歸納起來,民間關于筷子的禁忌有十多項:忌“三長兩短”,兩隻筷子要長短一樣;忌“仙人指路”,使用筷子時食指單獨伸出不好,老北京稱之為“罵大街”;忌“品箸留聲”,不要将筷子在嘴裡來回嘬;忌“擊盞敲盅”,乞丐讨飯才會這樣;忌“迷箸刨墳”,用筷子在盤裡翻來翻去;忌“淚箸遺球”,夾菜時把汁滴在桌上或其他菜裡;忌“乾坤颠倒”,兩隻筷子大小頭颠倒;忌“定海神針”,将一隻筷子插在盤裡菜中間;忌“當衆上香”,把筷子插在飯裡送給同桌……

古代筷子分等級嗎(古代筷子文化)14

魏晉樂師且奏且飲圖中有兩雙筷子(嘉峪關魏晉墓磚畫)

結婚陪嫁筷子

有何說法?

民間流行吉語

“筷子筷子,快快生子”

在不同場合用不同顔色的筷子,如喜事用紅筷子,而喪事忌諱,要用白筷子,表示對死者的尊敬。一雙筷子要同一色,如果用雜色筷,預示家庭不和。

筷子在古人的婚姻生活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包括北京在内,過去女孩子出嫁時,在給女兒的嫁妝中,總少不了筷子。這種風俗,一般認為出現于宋代,當時男女雙方家長議定孩子的婚事後,女方父母一般都送盛水的壇子一對,内放活金魚四尾,并附上筷子兩雙。其寓意是:金魚,諧音“金餘”,祝願一對新人錢多多;水的意思是,嫁出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筷子則有兩種含義,一是祈子,取民間吉利語“筷子快子,快快生子”。在廣東潮汕地區,至今仍有新郎新娘入洞房時要喝桂圓湯的風俗,但吃桂圓不用湯匙,要用紅筷子,意思是“快生貴子”。

另外,結婚陪嫁筷子還有希望小夫妻以後成雙成對,永不分離之意。在陝北農村,男方迎親時必帶一隻内裝米的寶瓶,到了女方家後,由新娘的父親把寶瓶裡的米炒熟,用香和艾草把口封住,此舉表示“相愛”。再取出一雙紅筷子,用紅頭繩拴在瓶口上,遞給女兒,并對女兒女婿說:“你們要像筷子一樣成雙作對,永不分開,‘快快’活活過日子。”

古代筷子分等級嗎(古代筷子文化)15

拿着筷子的女仆(甘肅嘉峪關魏晉墓磚畫局部)

銀筷子為何備受

古人青睐?

《本草綱目》記載

“用銀器飲食,遇毒則變黑”

筷子主要是用竹子和木材做的,但也不乏各種高檔、珍貴材料做筷子。如“象牙筷子”,在上古商代時即已使用。《史記·十二諸侯年表》有“纣為象箸,而箕子唏”一說。

從考古出土來看,除了竹木筷外,還有獸骨筷、玉石筷、金屬筷,其中以金屬筷子為多,如金筷、銀筷、銅筷、鐵筷、鉛筷等。犀角筷、銀筷被古人賦予驗測食品安全的功能。較早出現筷子驗毒說法見于《飛燕外傳》,其中有“文犀辟毒箸二雙”的文字。

所謂“文犀辟毒箸”,即是用犀牛角做成的筷子。明李時珍《本草綱目》中“犀”條有這樣的記載,“犀角,犀之精靈所聚,足陽明藥也”,所以“犀角能解一切諸毒”。

犀角是一味中藥,但用之做成的筷子能“辟毒”也許并不靠譜,銀筷子被常用倒是事實。古人認為“銀能驗毒”,宋代法醫名著《洗冤集錄》中,便有用“銀針驗屍”的做法。明清時期人們尤其相信銀筷子驗毒靈驗一說,《本草綱目》“生銀”條稱,“今人用銀器飲食,遇毒則變黑;中毒死者,亦以銀物試探之。”

銀驗毒在明清時期的生活中确實存在,《紅樓夢》第四十回裡,鳳姐吃飯時便對鄉下來的劉姥姥說,“菜裡若有毒,這銀子下去了就試得出來……”

可能正是因為這一點,銀筷子更為古人青睐。不過,在清朝禦膳房,給皇帝供食時所用的驗毒工具不再是銀筷子,而改用“銀闆”,或直接用銀盤盛裝。

古代筷子分等級嗎(古代筷子文化)16

清代銀箸(現藏于大連中國箸文化博物館)

來源:界面新聞、北京晚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情感资讯推荐

热门情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