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雲“民以食為天”,而吃飯又是人的最基本的生存需求。為此,從古到今吃飯都是我們日常生活的頭等大事。随着時代和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也在不斷地提高,餐飲文化也随之發生着巨大的變化。今天在這裡,隻是想從最簡單的小家庭角度,說一說大家日常做飯和刷鍋中的文化和情感因素。談一談人生中的一點感悟:做飯和刷鍋中的人文情懷和樂趣。
衆所皆知,除了大富大貴人家之外,作為普通老百姓家庭,做飯都是一件非常平常稀松的事情。即使是來個親戚朋友,也不會太十分複雜的。尤其是在過去,隻是為了填飽肚子而已,既沒有什麼好吃的,也沒有什麼可以好做的,所以做飯也就變得極其簡單,沒有什麼太大的講究。當然,現在不同了,條件好了,可以做得複雜得多了。
因此,做飯的學問和講究也就大大提升了,大多會考慮食品和食材的安全衛生、營養價值、健康養生、花色品種等等,尤其是做菜,更是盡量向專業化、廚師級靠攏,講究色香味形意俱佳,還常常上網查一查,讓飯菜做得更好吃。也就是說,做飯煮菜已經不再是僅僅限于填飽肚子,而是在享受這其中的文化藝術和生活的樂趣了。
至于刷鍋,也許絕大多數人都會一緻認為,是一件不值得一提的小事一樁了。其實不然,這裡面還是有一定的學問的。從生活的小處說,當我們吃完一頓飯後,可以把鍋先放在那兒不刷,忙着去幹别的事情,而等到回過頭再來刷鍋,甚至放到下一頓做飯前再來刷鍋時,既已不太好刷,時間也會變得很緊張。這就不合規律,顯得事情處理得欠妥。朝人生的大處去說,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都要注意處理事情的條理性,分清輕重緩急。特别是當遇到不可不做,或者是在以後會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精力、資源去處理的事情時,就一定要擠出時間去先做好才對。
再比如說,按照傳統的文化民俗習慣,北方人比較粗犷豪爽,甚至表現在刷鍋上,就是用一個大的刷鍋把,三下五除二就把鍋碗刷完了。可是在比較細膩溫柔的南方人的心目中,北方大媽的刷鍋方式太過粗糙,不夠幹淨,刷鍋必須認真細緻地刷,刷得非常幹淨才行,而不是大手大腳地刷完了事。可見,地域文化不同,性格不同,做事風格也不同。
其實,做飯也好,刷鍋也罷,這其中的文化和情感内容還遠遠不止這些。由于我國的飲食文化曆史悠久,源遠流長,所以特别是在吃上,向來頗有講究,餐飲文化底蘊也很深厚。尤為突出的是全國8大菜系的形成,和不斷創新完善,不僅内容豐富多彩,而且各具地方特色,可謂百花齊放,藝術紛呈。即使是在民間的尋常百姓之家,餐飲也同樣充滿着人文色彩,比如端午節的粽子,把一腔深情獻給了愛國詩人屈原;農曆大年三十的餃子,象征着更歲交子,團圓福祿;過生日時的面條,寓意長長久久,長壽百歲等等。
總之,千萬不要小瞧了日常生活中的做飯和刷鍋,這兩件所謂的小事。其實,除了比較辛苦之外,無論是做飯還是刷鍋,都是很具有一定的成就感、享受感和幸福感的事情。大家以為如何呢?
個人觀點,歡迎評論,敬請關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