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0年3D電影《阿凡達》上映後,人們對3D電影有了新的認識,全球票房累計近30億美元。也大概從那個時候起,3D成為了一片金礦,隻要打上3D的名号,就會有大量的觀衆趨之若鹜。而經過2D轉3D技術處理的《泰坦尼克号》則成功的為很多影視企業開辟出一條捷徑,大量的2D轉3D電影湧現。
投影2D轉3D? 隻有3D字幕還是算了吧
2D轉3D電影與原生3D電影又存在很大區别,原生的3D電影是通過兩台3D攝像機分别對左眼和右眼畫面進行拍攝,需要極大的時間和金錢成本。而2D轉化3D則耗資少,但是同樣也需要一定的時間成本。随着技術的提升,實現2D轉3D變得更容易,通過軟件就可以實現。
很多片商們看到了2D轉3D之中大有利潤,對很多引進的片源大量3D化處理,一來成本并不高,二來3D影院意味着票價的翻倍。但轉化質量有差别、影院播放設備不完善、觀看位置影響大等卻讓我們的觀看體驗受到影響。
投影機自帶2D轉化3D功能是否可靠
經常有朋友吐槽3D電影隻有字幕是3D效果,确實有很多轉化質量差的電影打着3D電影的名号吸引觀衆,不僅3D效果差,票價也更昂貴。那麼很多投影機産品所謂的自帶2D轉3D功能不禁讓人生疑,幾千元的家用投影機能否投射出令人滿意的畫面呢?
在實際使用投影機的3D效果時,我們确實可以感受到畫面的背景離我們更遠,但是畫面裡的主體人物并沒有變化,如果用坐标系來表示,大概就是Z軸方向上邊長了,但不明顯,隻有字幕的3D效果比較突出。使用投影機2D轉3D功能投射出的畫面大概和一些渣影院同一級别,雖說确實有一定的3D影像效果,但是觀看體驗并不好。
軟件即可實現2D轉3D功能
所以想要看好的3D效果建議還是去IMAX影廳觀看,一些小影院的3D設備并不完善,即便是擁有好的3D片源,也隻能看到效果平平的立體字幕,反而影片本身卻要背鍋,被诟病3D效果做的爛。家用投影機也不建議使用2D轉化3D觀影,不僅視覺效果一般,還會影響畫面的亮度。
劣質的3D效果并無吸引力
而現在市面上大多數具有智能系統的家用投影機、智能微投都具備2D轉3D功能,從其中也可以看出投影機廠商在售機時的一些策略,宣傳2D轉3D功能确實可以給人一定的新鮮感。一些投影機小白會認為這是一個很強大的功能,有了這個功能在家也可以看3D。但實際上,即便是片商在對買回來的資源進行2D轉3D處理時,也需要大量的資金與時間成本,而不是通過一個軟件就可以進行實時處理的。
所以很多投影機宣傳的2D轉3D功能并不可靠,隻适合“嘗鮮”,而不适合長期使用。為了讓産品更吸引人,廠商們配置一些雞肋的功能,看似強大但實際用途非常一般。2D轉化3D功能效果差,真正被這個功能所吸引的用戶也僅僅是使用一兩次便不再使用。
目前很多大廠商并不配置2D轉3D功能
所以總的來看,如果購買具備2D轉3D功能的投影機僅僅用來“嘗鮮”還是可以的,但從長期使用角度來看,真的想體驗3D效果所帶來的立體真實效果投影機不合适,還是建議大家去一些質量比較好的影院觀看。
看3D電影建議去IMAX影院觀看
所以大家在購買家用投影機或者智能微投等産品的時候需要對這些看似強大,但是不實用的功能做出理智的判别,沒必要、不常用的功能直接抛棄,可以在購買時極大的節約成本。我們需要關注的是亮度、色彩、智能系統等主要信息,如果對投影機不夠了解,則可以選擇購買一些正規大廠商的産品,雖然購買的産品介紹上或許不美,沒有配置一些所謂的“強大功能”,但是質量确實值得肯定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