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福特有大動作

福特有大動作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03 08:05:20

1983年,中國引入了标緻以及JEEP兩家合資車企,這開啟了國内汽車行業以市場換技術的大幕,直到2006年,日系、德系、美系、法系、韓系的主流品牌都已進入國内市場,原因無他,這些車企無非是看中了國内的巨大市場,這必然會帶來豐富的利潤,作為人口大國的中國這些合資車企都看到了國内未來的巨大需求。然而在喜馬拉雅山脈的另一側,也有一個與中國國情相似的國家,那便是印度,因此很多的合資車在2000年之後也開始紛紛進入印度市場,但沒想到的是印度市場讓很多車企失望了!

福特有大動作(福特一直加碼國内市場)1

今年1月份,通用汽車宣布正式退出國内市場,原因自然是長期虧損導緻印度市場已經沒有存在的價值,于是通用汽車毅然決然的離去了。而就在近日,福特也宣布将退出印度市場,而且是不惜一切代價的堅定離場,雖然福特在印度的産品布局與通用不同,但最終的結果卻是相似的,在福特進入印度市場的十年時間裡,其累計虧損高達129億元人民币,平均年虧損12億元。那麼問題來了,同樣是人口大國的印度市場,這些車企怎麼就難以實現盈利呢?

福特有大動作(福特一直加碼國内市場)2

首先從市場來看待這個問題,印度汽車市場的發展要全面落後于國内,要知道在2017年中國汽車年銷量達到了2400萬輛,而同時期的印度僅為400萬輛,僅僅為國内市場的六分之一。很顯然,印度雖然人口衆多,但因為整體經濟較為落後,導緻大多數家庭根本消費不起汽車這樣的高價值商品。而更深層次的原因是印度不僅經濟增速慢,而且貧富差距十分大,也就是說印度老百姓不僅沒錢,而且窮人的基數十分龐大。

福特有大動作(福特一直加碼國内市場)3

再從行業制造本身來看,盡管印度的人工工資要低于國内,但實際的人工成本卻要比國内還高,為何會這樣呢?原因在于印度的工人素質普遍較低,生産效率低下導緻實際的人工生産成本比國内還要高。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從我國建國後就開始重視全民教育問題,雖然高學曆人才依舊不多,但義務教育的方式的确提升了整體的國民素質,這為後期國内制造業提供了基礎保障,企業隻需簡單培訓即可上崗,節省了企業大量的培訓費用。

福特有大動作(福特一直加碼國内市場)4

而反觀印度的國情,很多人是沒有上過學的,在學習能力以及認知能力等方面要相對差一些,這不僅導緻在員工培訓費用高、周期長等問題,而且相當難管理,比如前段時間富士康在印度建廠過程中就遇到了很多問題,員工時常曠工而且對于嚴苛的管理模式有較大抵觸,導緻工廠的效率低下。所以從市場和制造業兩方面角度來看待,印度并不是一個優質的市場。

福特有大動作(福特一直加碼國内市場)5

當然,福特本身也并不适合印度市場。其一是印度消費者對于價格便宜的車型接受能力更高一些,顯然福特作為沒有小型車的車企,旗下車型的售價均在8萬以上;其二是福特車型的油耗偏高,較高的後期使用成本也不适合印度市場,其實鈴木在印度市場的熱銷就完美驗證了這一點,價格便宜油耗低且質量穩定,哪怕是豐田在印度市場都不及鈴木。

福特有大動作(福特一直加碼國内市場)6

結語:可能很多車企早期布局印度市場,大概率認為印度将會是下一個中國,巨大的人口基數決定了未來會是一個龐大的市場,但可惜的是印度的經濟雖有起色,但财富分布卻極為不均,這導緻了普通家用車市場的增速緩慢,再加上印度人更适合那種低價小車,最終導緻福特難以在印度市場生存。其實對于福特而言,它從最初的決策就已經走錯了,因為印度并不是下一個中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