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香果莖基腐病真菌病害,又稱頸腐病。主莖基部軟腐,植株慢性死亡。病部初水漬狀,後發褐,逐漸向上擴展,可達30-50cm,其上莖葉多褪色枯死。
百香果莖基腐病病莖基潮濕時可生白黴狀病原菌,莖幹死後有時産生紅橙色的小粒(亦為病原菌)。
百香果莖基腐病的防治措施:常與莖基部受傷有關。防治上主要注意加強植穴和果園的排水,避免莖部機械傷害。
一、百香果為什麼易發莖基腐病
1,百香果是淺根性植物,其莖蔓結構松軟,根系浮生,莖基部、根部易受傷,從而導緻吸收營養受阻,生長勢轉弱、引發病原菌侵染
2,偏施氮肥:導緻作物冒長,樹體内營養虧空,抗病、抗逆能力減弱;挂果過多:使樹體内的養分透支,采果後樹體存留的養分不足抗逆能力減弱,越冬會使樹體受傷,易被菌源侵染
一、防治措施
百香果莖基腐病的防治要點:醫養結合、立體化用藥、改良土壤
醫養結合:早防、重治;營養複壯。早防:要在萌芽期就提早預防,生長早期是作物易被病原菌侵染的時期,早用藥防治可以提前殺滅病原菌,降低發病率。重治:5-7月(多雨、高溫)是百香果莖基腐病的高發期,在此高發期來臨時或初顯症時通過加大用藥濃度、縮短用藥間隔期來進行重治,一次性将病害控制住。營養複壯:百香果的莖基腐病與樹體的生長勢弱有直接關系,通過給作物直接補充營養、提高其葉片葉綠素含量增強光合作用、增強酶促反應等以達到作物健壯、免疫力增強的效果。
立體化用藥:上症後隻是針對發病部位進行塗抹或噴淋樹體吃藥量達不到,需要結合噴霧、灌根等方式進行立體化用藥,保證達到足夠的吃藥量,把營養補充到位
改良土壤:使用生物菌、有機肥調節土壤,調節酸堿平衡、破闆結、解除鹽漬化、改善根際環境,有益菌增多抑制有害菌的繁殖、促進根系生長,莖基腐病屬于土傳病害,改善土壤就從根源上抑制了莖基腐病的發生。
具體操作:
施肥:多用有機肥和生物菌肥,增加土壤有機質、保持土壤蓬松透氣、改善根際環境,利于有益微生物菌群存活達到抑制有害微生物菌群的目的。
用藥:青枯立克、靓果安、潰腐靈屬中草藥制劑,通過灌根、噴霧、塗抹等方式,樹體吸收後可參與其營養循環,将潛藏在韌皮部的病原菌殺死并且其中的魚腥草素可修複受傷組織,打通維管束的傳導功能、阻斷病原菌的入侵途徑,同時還含有多糖類、氨基酸類、多肽類等營養物質,可直接為作物補充營養,植物自身所需物質,參與代謝循環,增強作物生長勢,提升其抗病抗逆能力
1,萌芽前半個月:使用潰腐靈 有機矽進行清園,全園噴霧。針對弱樹、病樹、上年挂果多的樹、黃化樹用青枯立克 地力旺 沃豐素灌根。一是将越冬病原菌殺滅;二是為作物補充營養。
2,幼果期:靓果安 沃豐素噴霧(7-10天一次,連續用藥2-3次)打藥的時噴完葉片後對莖基部位順着莖幹噴淋可有效預防莖基腐病的發生并且藥液流入土壤根系吸收後可促進根系生長。
3,采果後:潰腐靈 沃豐素 地力旺(試用)噴霧,同時配合青枯立克 地力旺 沃豐素灌根。采果後造成大量傷口并且果柄處會有樹液流出,都是營養物質,病原菌會借機大量繁殖,并從傷口入侵,用藥一是可殺滅菌源;二是可修複傷口阻斷病原菌的入侵途徑,降低發病率;三是為植物提供多糖、多肽、氨基酸等多種營養物質,複壯樹體,增強抗逆性。
4,已經發病植株使用潰腐靈原液塗抹莖基部位,或者高濃度噴發病部位同時配合青枯立克 沃豐素 地力旺灌根以及靓果安 沃豐素噴霧,進行立體化用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