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雜交北山羊繁育?“長期生活在蒙古高原上的蒙古羊,主要指呼倫貝爾羊、烏珠穆沁羊和蘇尼特羊這3個品種作為内蒙古草原肉羊品牌的代表,暢銷于國内、國際市場保護好這些優質種源至關重要”自治區農牧業科學院綿羊種質資源創制團隊負責人何小龍說起研發初衷,深感自豪,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内蒙古雜交北山羊繁育?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長期生活在蒙古高原上的蒙古羊,主要指呼倫貝爾羊、烏珠穆沁羊和蘇尼特羊。這3個品種作為内蒙古草原肉羊品牌的代表,暢銷于國内、國際市場。保護好這些優質種源至關重要。”自治區農牧業科學院綿羊種質資源創制團隊負責人何小龍說起研發初衷,深感自豪。
《種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明确提出,加強地方品種保種工作,确保我區優勢特色物種遺傳資源應保盡保,實施肉羊種業提升行動,鼓勵牧區繁育和選育提高呼倫貝爾羊、烏珠穆沁羊、蘇尼特羊等地方良種肉羊。
但長期以來,蒙古羊選育缺乏系統育種規劃,優質種羊供給主要依賴國外進口,出現了“引種-退化-再引種-再退化”的惡性循環,現代化核心育種技術應用較少,仍處于粗放式管理狀态;另外,蒙古羊在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和開發方面基礎薄弱,科技含量低,導緻了蒙古羊養殖過程中所存在的尾型大、脂肪沉積多、繁殖率低、生長速度慢、産肉率低等問題更加突出,良種比例下降,農牧民養殖積極性降低。
因此,建立牧區高效肉羊繁育技術體系,通過分子育種技術培育專門化肉用蒙古羊新品系,是解決制約我國北方牧區草原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種業問題的核心與關鍵。
從2011年開始,該團隊在老一輩科學家的帶領下,針對蒙古羊脊椎數存在較大變異且與産肉性能具有密切相關的問題,先後30餘次深入錫林郭勒盟牧區,對蒙古羊的脊椎數開展了系統的采樣調研與研究,先後完成樣品及數據統計9000餘份,揭示了多脊椎蒙古羊的遺傳調控機制,選育了多脊椎蒙古羊新品系。
“首次證明烏珠穆沁羊多脊椎性狀表觀遺傳特性與基因組DNA甲基化程度的關系,得出了多脊椎性狀由公羊基因組印記遺傳的群體動态模型。構建了開放式核心群育種技術體系,項目核心區6月齡平均體重為36.85kg,對比普通蒙古羊平均增重2.35kg,群體多脊椎比例從最初的57.09%上升至現在86.23%。”團隊科研人員、自治區農牧業科學院付紹印介紹。
不僅如此,團隊利用5年時間對蒙古羊尾巴的生長發育和脂肪沉積進行了系統測定研究,制定了不同尾型的判定标準,解析了蒙古羊尾椎與尾型的遺傳變異規律,選育了短脂尾蒙古羊新品系,尾型在原有基礎上減小50%以上。同時,解決了牧區蒙古羊繁殖率低的生産技術難題。
“通過項目實施,累計改良蒙古羊91.97萬隻。目前,項目成果推廣應用于興安盟、赤峰市、錫林郭勒盟、烏蘭察布市、包頭市、巴彥淖爾市6個盟市9個旗縣,核心區4年間新增産值6.71億元,新增收益1.61億元;項目成果獲得了2020年自治區科技進步一等獎”。自治區農牧業科學院成果轉化處處長任龍梅說。
“真是科技改變生活啊。去年,我養了800餘隻優質短脂尾蒙古羊,平均每隻羊增收200元”。全國人大代表、四子王旗格日勒圖雅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朝勒孟高興得合不攏嘴。(記者 及慶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