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新老鏟屎官來說,貓癬實在算不上是一個陌生的名詞。
貓咪嚴重掉毛、身上突然秃了一塊、小面積皮膚泛紅等異常情況都會讓人聯想到貓癬。但除了貓癬,貓咪的皮膚病還有很多種。
家有四貓一狗的本鏟屎官在掏空了無數次錢包給毛孩子治病後,整理了下面這份貓咪常見皮膚病的患病原因、診斷措施及皮膚病的預防措施,供鏟屎官們參考對照。
一、貓咪都有哪些常見的皮膚病?
從大類上講,貓咪皮膚病分為感染性皮膚病和非感染性皮膚病。
感染性皮膚病又分為真菌、細菌、寄生蟲、病毒、立克氏體原蟲感染。
常見的貓癬就是真菌(大部分為犬小孢子菌)感染,膿皮症就是細菌性感染。
非感染性皮膚病分為營養性、精神性、過敏免疫反應、腫瘤、内分泌性、先天性或遺傳性皮膚病等。
像貓咪的種馬尾病就是處于繁殖期公貓的内分泌性疾病,由于雄性激素分泌過盛,才使尾部出現痤瘡。
鏟屎官的心裡隻有一件事,就是認真學習!
而寵物出現皮膚病時經常是由多種因素導緻的,大家進行判斷治療時也要多方面考慮。
二、如何診斷确診貓咪所患皮膚病種類?1.回想貓咪患病初期其生活環境有哪些變化
比如貓咪近期是否接觸過其他患病的寵物、是否處于換糧期、家裡的貓窩地毯等有無清潔、貓咪近期是否洗澡、所用浴液是否更換、近期有無定期做驅蟲等。
2.一般檢查貓咪狀态
可以觀察貓咪的毛發是否有光澤,掉毛是否嚴重,觀察病變部位的大小、形狀、是否有皮屑、軟硬程度及顔色等。
可以用伍德氏燈照下貓咪全身,沒有出現熒光綠色則大概可以排除是貓癬。
3.臨床檢查及治療方式
用透明膠帶在貓咪皮膚表面取樣,肉眼觀察是否有跳蚤等寄生蟲,肉眼觀察不到可取樣後粘在載玻片上鏡檢外寄生蟲和蟲卵。
發現寄生蟲或蟲卵的話可以及時使用驅蟲藥。
在新的皮膚病變邊緣刮毛,進行皮膚刮片,在顯微鏡下觀察是否有菌絲或孢子。
發現生物體的話可以根據受感染的嚴重程度進行抗感染治療,中間可能會用到抗生素。
對貓咪的飲食攝入進行調整,尋找過敏原并遠離,同時使用抗感染藥物。
4.貓咪皮膚病的預防措施
(1)及時做好體内外驅蟲,體外驅蟲每月一次,體内驅蟲每三個月一次;
(2)保持營養均衡,提高抵抗力,日常可以補充拜卡複合維生素b溶液,液态的喂起來方便;
(3)盡量不讓貓咪接觸到患病動物,在外面摸了流浪貓回家要消毒,新接回家的寵物要隔離;
(4)貓窩、沙發墊、地毯、貓爬架等貓咪常接觸的針織品要做好消毒,可以經常在太陽下暴曬;
(5)不要頻繁給貓咪洗澡,會破壞皮膚的保護層,加大患病的風險。
在跟貓咪皮膚病”鬥智鬥勇“的過程中,鏟屎官們還有哪些心酸經曆和值得分享的經驗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