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歲小孩沒有換牙能不能戴牙套?來源:法治日報發現寶寶有些“地包天”,福建福州居民梅女士在當地一家連鎖口腔診所矯正科醫生的建議下,給3歲的孩子戴上了活動矯正器 ,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七歲小孩沒有換牙能不能戴牙套?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來源:法治日報
發現寶寶有些“地包天”,福建福州居民梅女士在當地一家連鎖口腔診所矯正科醫生的建議下,給3歲的孩子戴上了活動矯正器。
随着口腔正畸風靡一時,梅女士此舉并不奇怪。《法治日報》記者近日咨詢了北京、天津等地6家連鎖口腔診所得知,為兩三歲孩童咨詢和做口腔正畸的家長近年來越來越多,幼童矯治療程報價一般在3500元至六七千元,如果治療周期長并采用隐形矯正器等,所需費用可能達數萬元。有的口腔診所甚至建議一歲半的兒童佩戴矯正器。
這一現象背後,是家長的“顔值焦慮”和商家的營銷話術。比如,有的商家宣稱,牙颌畸形越早治療,花費的時間和金錢成本越低,效果好、不複發。
事實果真如此嗎?兒童牙齒正畸過早矯正會産生哪些影響?帶着這些問題,記者進行了采訪。
兒童矯治增多
辯證看待需求
見寶寶戴着矯正器很不舒服,梅女士心疼不已,縮短了佩戴時間。一個月後複查結果顯示,沒有一點效果。醫生見狀,便要求孩子必須一天24小時佩戴矯正器,并解釋說“剛開始戴,吃東西肯定會痛,會有些困難,适應了就好了”,同時建議先佩戴矯正器半年,每個月複診一次。
某口腔診所的客服人員告訴記者:“早期矯治可以預防孩子變成骨性包天,幫助面部正常成長,一般來說3至5歲就可以進行治療,而且效果比較好。如果是先天性反颌,孩子在6至8歲和12至17歲還要繼續進行兩個周期的治療。”
那麼,兩三歲的孩子到底能否進行口腔正畸?低齡幼兒進行口腔正畸是否安全呢?
北京中日友好醫院主任醫師徐寶華結合國外調查結果研究發現,兒童在8至10歲時,上颌骨發育最活躍,是做前方牽引治療骨性反颌的最佳時機,此時矯正事半功倍。
也有醫生認為,對于不良習慣以及發育性畸形,如小下巴、面部左右不對稱、嚴重的龅牙和嚴重的牙齒擁擠不齊、面部肌肉功能異常,這些均影響面部骨骼的正常發育和口腔功能,隻要孩子配合,越早矯正效果越好,但一般還是要在3歲之後。
安徽省宿州市王标口腔門診口腔正畸科醫生王林向記者介紹,口腔問題因患者個體差異、症狀不同而異,牙齒矯正的時間往往在幾個月甚至一年以上。家長應當從小定期帶孩子做口腔檢查,或者在發覺孩子牙齒生長有問題時及時向醫生了解情況和最佳治療時機。過早矯正可能會直接影響乳牙的發育、恒牙的替換,過晚矯正可能導緻面部明顯畸形,影響口腔功能和健康。
“如果孩子的牙齒隻是輕微錯颌,一般而言沒太大影響,讓其自然生長就會變得正常。如果孩子是因為不良習慣,比如咬筆頭、啃手指甲等導緻牙齒錯颌,家長需要糾正并監督孩子改掉這些不良習慣;如果難以改變習慣,一般建議家長選擇功能性矯正進行早期預防性矯正。”王林說,這種功能性矯正不會采用鋼絲牙套,能減少對兒童牙齒的損傷,佩戴時也比較舒适,不會有強烈的口腔異物感。
營造焦慮氛圍
水平參差不齊
天津市河東區居民李女士有一個正在上小學二年級的女兒。今年4月,李女士發現孩子所在班級有不少學生都戴着牙套,便琢磨着給女兒也買個矯正器讓她“變美”。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一些家長關注牙齒正畸的動力不僅是讓口腔更健康,還會考慮美觀。在“顔值經濟”的影響下,再加上各類App内種草筆記、商家宣傳等,容貌焦慮已經“卷”到了牙齒上,一口整齊的大白牙成了當下高顔值的标配。
一些商家抓住家長的這種心理,鼓吹“牙颌畸形越早治療,花費的時間和金錢成本越低”“基本不複發”“長得好看才會被人喜歡”等。
在中國衛生法學會常務理事、北京華衛律師事務所副主任鄧利強看來,商家的這些營銷話術是導緻口腔正畸市場過度低齡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兒童的心智尚未成熟,如果過度追求所謂的‘美’,未來可能會形成畸形審美觀,這不利于孩子的成長。另外,考慮到對幼兒的人道關懷和正畸過程可能對幼兒産生的心理影響,也不倡導一味進行過早矯治。”鄧利強說。
此外,王林提醒,牙齒正畸和整形是兩碼事,正畸是醫療行為。但不可否認的是,經過矯正後,一個人的面部形态往往會得到改善,正面和側面、下巴線條等較之前可能都有所不同。
據艾媒網數據,過去5年,中國口腔醫療行業市場規模年均增長率為16%,至2020年,市場規模已超過一千億元,同比增長7.8%,預計到2035年,口腔醫療市場規模将達到1萬億元。
但在口腔醫療行業高速發展的同時,目前國内牙齒正畸市場上的專業正畸醫生數量非常稀少,缺口極大。
灼識咨詢今年4月11日發布的《2022年全球及中國隐形矯治行業藍皮書》指出,以2020年的數據為例,美國約有158400名全科牙醫及10800名正畸醫生,相當于每10萬人中有47.8名全科牙醫及3.3名正畸醫生。
對比來看,中國約有277500名全科牙醫與6100名正畸醫生,相當于每10萬人中僅有19.5名全科牙醫及0.4名正畸醫生,顯著低于口腔醫學較為發達的國家,缺口極大。
記者采訪發現,口腔正畸市場中還存在機構虛假宣傳、低價誘導消費等問題。
記者在某社交平台發表“想要為孩子進行口腔正畸”的評論後,很快便收到某口腔診所客服助理免費矯正牙齒的私信,稱凡是有牙齒不齊、龅牙、“地包天”、牙齒稀疏等問題,都可以來店參加免費體驗矯正方案活動,包含口腔全景側位拍片和口腔CT,數字化口掃分析,提前預知矯正後效果,還有正畸專家一對一面診。
但記者進一步咨詢後得知,需要通過分期付款才能參加這項活動。還有多位網友在第三方監督平台投訴稱,該診所還有很多沒聽過的項目需要收費。
在一些社交平台,記者發現還有些機構通過招募流量博主宣傳推廣隐形牙套産品,發布使用體驗和正面評價來吸引顧客。其中一些博主發布的圖文内容最後被證實是根據宣傳文案虛假編撰的。
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的行政處罰信息顯示,2020年12月16日,上海趣摩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與正雅齒科簽訂了《服務訂單》,約定于2020年12月15日至2021年2月10日,正雅齒科通過上海趣摩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随機招募400名流量博主在某電商平台App上宣傳推廣其銷售的隐形牙套産品。
多位受訪的業内人士指出,随着口腔正畸低齡化趨勢日盛,一些資質有問題、涉嫌虛假宣傳的口腔診所很可能成為兒童正畸時選擇的機構,如此将會給兒童帶來極大風險。
“目前市面上的商業性兒童口腔機構,水平參差不齊。有的商家為了吸引客戶,刻意制造焦慮,拿越早矯治越好的營銷話術來誤導家長,不僅導緻牙齒矯正日益低齡化,還導緻醫療糾紛、醫療事故屢屢出現。”鄧利強說。
樹立正确觀念
協力解決問題
如何給過度低齡化的口腔市場降溫?
北京大學醫學人文學院教授王嶽向記者介紹,兒童正畸的低齡化和之前國家整頓的生長激素濫用問題類似,這兩類醫療亂象的本質都是過度醫療,即違反診療規範對患者實施不必要的治療行為。
“對于過度醫療行為,一方面要對違法者進行相應懲戒;另一方面,醫療行業協會有關專家要對這種醫療亂象及時反饋,通過社會傳媒進行正面反映和宣教,讓公衆意識到過早或過度對兒童進行正畸治療,可能對孩子産生副作用和不利後果。”王嶽說。
2021年8月1日,中華口腔醫學會發布聲明稱,強烈反對和抵制無醫療資質的人員從事口腔美容活動,明确指出對牙齒的處置屬于醫療行為,不存在“非醫療美牙”的概念,直指口腔美容的合規性,引起廣泛關注。
近日,國家衛健委發布《關于開展2022年度全國民營醫院專項巡查行動的通知》,要求自2022年3月起,組織開展為期1年的全國民營醫院專項巡查行動。江蘇省也出台了《商業廣告代言行為監管執法指南》,禁止以“種草”變相發布廣告。
鄧利強認為,醫療機構應該遵循醫療标準和規範,将患者的健康利益放在首位,嚴格遵守科學治療原則。對于部分虛假宣傳、兜售“牙齒矯正焦慮”、侵害消費者權益的商家,監管部門應采取嚴厲措施予以整頓,打擊社交媒體上的虛假文案,督促醫療機構規範經營,禁止違規操作。可以探索制定兒童牙齒矯正治療标準,厘定适合矯治的年齡段,除非特殊情況,嚴禁違規實施牙齒矯正治療手術。
“隻有消費者、經營者、監管者共同努力,才能解決口腔正畸市場過度低齡化的問題。”鄧利強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