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開學季
有一種尴尬
叫做我認識你
卻念不出你的姓
你們身邊有沒有
這種特殊生僻姓氏的人
是時候了解一下這些難念的姓氏
來來來,敲黑闆啦~
▽嗯,謝謝,我不姓侯
缑姓起源有二:一、起源于西周,以封邑命氏。西周時,有卿士大夫因功受封于缑邑(今河南省偃師縣)。二、由北魏鮮卑族渴侯氏複姓所改。
▽你姓feng,你全家都姓feng
炎帝裔孫名叫陵,商朝初年受封于逄(今山東省臨朐縣石門山),建立了逄國,為伯爵,世稱逄伯陵。後來周武王滅掉了逄國,該國的後世子孫便以原國名作為姓氏。
▽“昔孟母,擇鄰處” 孟母姓仉
仉姓,原本為春秋時魯國大夫黨氏之後。古代黨姓的黨,讀音(Zhǎng)掌,故黨姓中有一支以音為姓,衍出成為另一支掌姓。後掌姓中又衍分出以音為姓的仉姓,稱仉氏。
▽漢代有“智囊”晁錯,《水浒傳》托塔天王晁蓋
晁姓是我國重要的姓氏之一,人數衆多,分布于世界各地。
(起源說法衆多,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閱)
▽戰國時期,卞和泣玉,遂有和氏璧
卞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卞姓源于姬姓,出自黃帝裔孫吾融之後,屬于以國名為氏。
▽郇字是很少見的兩個音姓氏
相傳春秋時期,周文王的第十七子姬葡封于郇(今山西省臨城)為伯爵,建立郇國(音Xún),春秋時被晉國所滅,其後裔遂以國名郇為姓,稱為郇氏。而到了唐代,有個名叫郇谟的人因有功于朝廷,又被賜姓讀Huán。
▽成語研精覃思,覃字讀“tán”
主要源流有五種。覃姓相對集中分布于長江中遊以及湖北、湖南、廣西、廣東等省、自治區境内。
▽邰姓是周族始祖棄的後代,以國名為氏
邰姓始于堯舜時期,邰氏的始祖就是上古時期有大功于民族進化的賢人後稷,他是帝堯的農官,因治理農業有功,堯就封他為邰國的國君,從此便有了邰姓。
▽成語相敬如賓來源于郤缺與其妻子
出自姬姓,以封地為姓。春秋時,晉獻公征伐翟人,公族子弟叔虎奮勇當先,帶領晉軍攻破翟人營壘,打敗了翟人。事後晉獻公把郤邑(山西沁水下遊一帶)封給他,建立郤國,為子爵,稱郤子。他的後代遂以封地為姓,稱郤氏。
▽郏(jiá ),姓氏,出自春秋時期的鄭國,以地名為氏
據《姓苑》載,鄭國有大夫郏張,因其祖上受封于郏地,故後代遂以封地作為自己的姓。
▽我不姓元,也不姓π
丌官,即亓官,原先是官名。為古代專門掌管笄禮的官,笄禮是少年年至十五歲時,在頭發上插笄的儀式,作為由少年正式傳為成年的象征。在春秋戰國時期,各個諸侯國都設有這個官職。丌官姓就是這種官的後代為記念先人而出現的,稱丌官氏。後來,在明初朱元璋登基後的改姓運動中,“丌官”複姓被改成了單姓“亓”。
▽bēn,古音讀féi、fèn,也可以讀béi和bi(第四聲)
贲姓有十起源:一是來自魯國縣贲父的後代;一是來自戎族氏族;一是來自晉國苗贲父的後代;一是來自秦國嬴姓的後代;一是來自兩周時期特殊稱謂等等。(有興趣可以自行查閱)
▽仝姓的來源主要有漢族,回族,女真族
仝姓,是中國的一個特有姓氏,祖訓上有亂親不亂祖、亂輩的建議,仝姓之間不結婚、不聯姻。
▽北魏郦道元著有《水經注》
郦涓。郦姓是個古老的姓氏,是黃帝的後裔,發祥地在中原地區。根據《元和姓纂》記載,夏禹封黃帝的後裔于郦邑(今河南省内鄉縣郦城村),名叫郦涓,他的族人以後就“以地為氏”,稱為郦氏。後來,族人遷居于新蔡郡,即河南省新蔡縣。
▽上部“其”是隻鞋,下部是“絲”,指古人系鞋的帶子
綦姓原本由姬姓演化而來,據《帝王世紀》記載,黃帝生于壽丘,長于姬水,故以姬為姓。帝喾姓姬名俊,是軒轅黃帝的曾孫。據全國人口數據統計,綦姓人現在國内共有五萬多人,由于曆史原因,發生過幾次大的曆史遷徙,綦姓人口主要分布于山東、湖南、湖北、山西、和黑龍江等省份。
▽唐·杜牧《池州春送前進士蒯希逸》
蒯得。據《風俗通》是記載,是春秋時期晉國大夫蒯得的後代。春秋時,蒯地成為晉國大夫蒯得的封邑,他的子孫即以蒯為姓,而稱蒯氏,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曆史。望族居于襄陽郡,即現在的湖北省襄陽市。故蒯氏後人奉蒯得為蒯姓的得姓始祖。
▽昝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多讀音的姓氏
昝姓在《百家姓》中排第165位,根據《姓氏考略》上記載:商朝的宰相昝單,他的子孫在咎字上添了一劃,做為他們的姓氏。
▽《唐伯虎點秋香》華太師
前七一零年,時任太宰的華督殺死大夫孔父嘉,奪其妻據為己有,然後一不作,二不休殺死宋殇公,并迎立公子馮為宋莊公,自任為相。後華督自立為華姓,後世子孫遂稱華姓,并尊華督為其得姓始祖。
▽漢末文學家繁欽,曾任丞相曹操主簿
繁是我國的姓氏,源自殷商七族之一有繁(Pó 音婆)氏, 後來很多都改為薄姓或者其他的姓氏,因此繁姓現在人口較少,多居于河南省許昌一帶。
▽胥讀音為“xū”,與虛同音
胥姓來源有三種說法,分别是學者說、典籍說、家譜說。學者說主張胥姓是上古氏族華胥氏、赫胥氏後代,典籍說主張胥氏祖先為晉國大夫胥臣,而家譜則顯示胥姓來源于姬姓。在古代,胥姓的望族大多出自于吳興。
▽折賽花,即佘太君
出自北方少數民族姓氏,為古代匈奴族折蘭氏、鮮卑族折婁氏所改。據《宋事實類苑》載,折氏雖源出黨項族,但似乎經過和漢人通婚,而逐漸混血漢化了。後折姓在宋代因得罪了朝廷,所以後來有許多改為“佘” 姓。
▽金庸原名查良镛
出于姬姓,屬于漢族姓氏,春秋周惠王時(公元前676 --前652年在位),伯禽(姬姓)的後代、魯國(今山東境内)魯莊公之子姬延被封為桓系子爵,食采于查邑(古譜寫作“樝邑”,隸濟陽),因以地為氏。查延(号東安)為查氏始祖。
▽相信很多人會念成neng吧
出自春秋時期的楚國王族熊姓。魯僖公二十六年,楚國以夔國不祭祀祖先為理由,滅掉了夔國。這一國的人本來姓熊姓,為了避免被株連,于是去掉四點,改為能姓。
▽燕姓是一個多源流的中華姓氏
周朝姬姓召公奭封于北燕,後以國為氏;又南燕姞姓,黃帝之後,其國先亡,亦以為氏。此異姓而同氏者。望族出于上谷、範陽。燕姓最初發源于今河北北部,遼甯西部和河南衛輝一帶。漢朝時期,有燕姓人家大規模遷徙南方。
▽
是不是想起單田芳老先生了呢?
▽
雖然舍利子不是人名,但是舍也讀這個音哦。
▽
春晚導演哈文~
▽
《水浒傳》裡的解珍、解寶。
▽
明星:任賢齊,這個應該挺簡單的。
▽
原來“紀曉岚”我一直念錯姓了呀!
▽
我國漢代有兩位清風惠政的南陽太守,百姓稱為“前有召父,後有杜母”。其中“杜母”指的是東漢光武帝時的南陽太守杜詩,“召父”即西漢漢元帝時的召信臣。這便是我國古代“父母官”的由來。
▽
柳宗元《童區寄傳》中的區寄。
▽皇甫,常常有人念成皇浦
皇甫(Huáng fǔ),複姓,出自西周。西周太師(高級武官)皇甫的後代以“皇甫”為姓,稱皇甫氏。又言出自子姓,是春秋時宋國公族的後代。
▽大家最熟悉的應該是令狐沖吧
魏颉,晉景公把令狐一帶賞賜給他做封邑,後來晉悼公指定魏顆之子魏颉去令狐之地,魏颉以封地為氏,稱令狐颉。晉成公十八年(前573年)二月,晉悼公任魏颉為卿,任新軍将。魏颉就以封邑名作為氏稱(在古代,姓下面的分支為氏,不斷分化),稱為令狐氏。
▽尉遲(讀音yù chí)是以部落名命姓
前秦時期苻堅攻滅鮮卑拓跋部族,滅亡代國。後來拓跋邽複國,改國号為魏,史稱北魏。與此同時,鮮卑族中又崛起一支尉遲部落,号尉遲部,如同中華之諸侯國。後來尉遲部随孝文帝進入中原,被命以族名尉遲為姓,稱尉遲氏。
▽澹台一姓,是居者以地名為姓而來的
澹台(Tán tái)姓源流單純,源出自春秋時魯國孔子弟子滅明的後代,以地名為氏。
怎麼樣?
是不是漲知識了?
這下不怕叫錯同學姓名
引起哄堂大笑了吧
繼續往下翻
幹貨持續放送中
秘,讀bì,而非mì;如秦代仆射秘宣。
句,讀gōu,而非jù;如宋代進士句克儉。複姓句龍,也讀gōu。
乜,讀niè,而非miē;如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将乜子彬。
牟,讀móu,而非mù;如南德集團前董事長牟其中。
缪,讀miào,而非móu;如原新華社副社長缪海稜。
樂,一讀yuè,一讀lè;一般念yuè,如戰國時燕國大将樂毅。
種,一讀chóng,一讀zhǒng;一般念chóng,如北宋末年名将種師道。
蓋,一讀gě,一讀gài;一般念gě,如現代京劇表演藝術家蓋叫天。
柏,一讀bǎi,舊讀bó;一般念bǎi,如帝堯時期的蜀王柏常。
殳,讀shū;如清初女詩人殳默。
宰父,讀zǎi fǔ,而非zǎi fù;如孔子弟子宰父黑。
鮮于,讀xiān yú,不讀xiǎn yú;如元代書法家鮮于樞。鮮單獨作姓也讀xiān,另有複姓鮮卑(xiān bēi)。
毌丘,讀guàn qiū,而非 wú qiū 或 mǔ qiū,也不要寫作“毋丘”或“母丘”;如三國時期曹魏後期将領毌丘儉。
好了!
可以轉發裝學霸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