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家庭對孩子的德育教育内容

家庭對孩子的德育教育内容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6-29 13:36:26

家庭對孩子的德育教育内容?我們班有個姓雷的小女孩,剛開始接收這個中班時,對她沒有太多的留意,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家庭對孩子的德育教育内容?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家庭對孩子的德育教育内容(好孩子需要有好的家庭教育)1

家庭對孩子的德育教育内容

我們班有個姓雷的小女孩,剛開始接收這個中班時,對她沒有太多的留意。

但是,最近一個月,好幾件事讓我一下子對這個孩子産生了反感,雖然我知道自己應該快速的調整自己對孩子的感覺,也不停地嘗試去和孩子深度溝通。

事件一:

她是一個表達很清晰的孩子,所以在輪到我們班美食播報時,就想給孩子一個機會鍛煉一下。

我把她叫到我身邊:“雷**,這個星期五輪咱們班美食播報,老師來給你教,你來記好不好?”她眼睛直勾勾地看着我不回應。“老師這段時間聽見你說話很清晰”“我沒有說話!!”她硬生生地回應了一句。“老師不是說:你說話了。而是覺得你可以把美食播報背好并且播報好”“我不想!”有是一句硬生生的回應。

後來,其他搭班老師說“不要讓她報,她媽媽不會很配合”。我也隻好換其他孩子進行美食播報。

教育反思:

好的家庭教育應該教會孩子好好說話。好好說話才會有好的人際關系,好的人際關系才會給孩子更多的機遇。

事件二:

在檢查書包時,從雷**的書包裡檢查出來十來顆小珠子,不同顔色,不同形狀的都有。保育老師問“雷**,你書包裡的這些東西從哪來的?”“趙**給我的”硬生生的一句回複,很幹練。

把趙**叫來,“這是你給雷**的”“不是”“哪個是你給她的?”她在裡面指了三個“這個,這個,這個”“還有沒有?”“沒有了!”

“雷**,那剩下的這些是從哪來的?”“就是趙**給我的”“全部是趙**給你的”“我沒有給你那些!”争論了多長時間,就是弄你不清楚其他的到底是哪來的。

後來聯系家長後,證明她撒謊了,他們家有那些東西。她媽媽說“這孩子可像她姑姑了,做了錯事死不承認!”她媽媽在我面前就這樣說孩子。我後來把她媽媽拉到一邊私下裡給她說“孩子愛聽好話”“這孩子就這樣,我都沒辦法!”“今後你不要當着孩子的面再說那樣的話了,孩子會随着你給她的評價來成長的。”“這話怎麼說”“好孩子是誇出來的,但是要誇的具體,誇的到位,不能誇的籠統,那種孩子覺得你在敷衍她”。

教育反思:

什麼樣的成長環境,造就什麼樣的人。孩子是無辜的,有問題的孩子背後永遠有一個有問題的家庭。但是這個家庭的成員她本身并不自知。需要周圍的人給予幫助,也許她并不那麼接受,我們老師有這個職責。

事件三:

園裡舉行生活自理能力比賽,臨時因為一個孩子請假,經過篩選她被選上參加了中班組的比賽。

比賽結束了,在頒獎環節,第一輪頒獎裡沒有她,第二輪叫名單時:我們配班老師叫她“雷**”“我是夾花生的!”和往常一樣眼睛瞪的大大的盯着老師,硬生生的來了這麼一句。我當時很生氣,但沒有說什,先提醒她去領獎。我的配班老師當時就被氣炸了“什麼家庭教育,教育出這樣的孩子!”

比賽徹底結束,回到班裡,我把她叫到我跟前“雷**,剛才鄭老師叫你的名字,你硬生生的說:我是夾花生的!!是不是嫌沒給你頒獎”“不是!”“那是為什麼?”“沒什麼!”她說話永遠沒有多餘的,既硬生生,又很簡短。我無法從她的話裡的到更多的信息。

教育反思:

孩子本應該是天真的,多話的孩子,可以讓人知道她的内心世界。少言寡語的孩子如果能用好的語氣說話,也會讨人憐愛。沒禮貌的孩子永遠讨人厭。

事件四:

針對孩子的獎品是拿回家,還是就在班裡作為區域材料,我拿不定主意。

就問那些獲獎的孩子“這些獎品是大家通過努力得來的,班裡其他孩子也為你們驕傲。不過,老師想和問你們:有誰願意把自己的獎品留在班裡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自己的快樂?”“我不願意!”她第一個回答,而且聲音很亮。帶的大多數孩子也和她一樣回答“不願意”。

在九個人裡,我終于聽到了不一樣的回答“我願意!”“别人都不願意,你為什麼願意?”“奶奶說,好東西要分享的!”好稚嫩的回答,也是我想要的結果。

在全班我表揚了這個孩子。“楊**,一定會有好多好多的朋友,也是老師喜歡的孩子,因為她懂得分享。他知道快樂分享了自己會更快樂。”“楊**,不過,如果把你的獎品:魔方,就在班裡,其他小朋友可能會玩壞的,你會哭嗎?”“不會,我下次還會再掙一個!”“你真的願意?”“願意”她點點頭。

我又一次問那八個獲獎的孩子“把你的快樂和其他孩子分享,你會更快樂!你也會有好多朋友。但是分享時可能會沒壞的,你可不能哭!你們還有誰願意分享你們的獎品?”剩下三個孩子不願意分享,其中就有雷**小朋友。

我讓孩子們把獎品先拿回家讓家長也高興高興。下周,家長允許了可以拿來,不允許就不用拿來。

第二周而又拿來的四個孩子裡就有雷**小朋友。

我最後給那幾個願意分享的孩子一個擁抱和小獎勵。獎勵孩子懂得分享,獎勵家長願意尊重孩子的選擇。

教育反思:

孩子的性格,語言,人際關系有時候并不是孩子可以決定的。家長的态度在孩子身上就會提現出來。要改變一個孩子,需要家長的改變。需要家庭教育促進法的快速落實。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