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人容易骨質疏松怎麼吃鈣?在國際三八婦女節來臨之際,為提高廣大婦女的骨骼健康水平,3月7日,清遠市人民醫院舉辦了“關愛女性健康”骨質疏松免費初篩義診活動,當天免費服務近800名女性,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40歲人容易骨質疏松怎麼吃鈣?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在國際三八婦女節來臨之際,為提高廣大婦女的骨骼健康水平,3月7日,清遠市人民醫院舉辦了“關愛女性健康”骨質疏松免費初篩義診活動,當天免費服務近800名女性。
清遠市人民醫院腎病中心副主任、醫學博士彭翔表示,骨質疏松的患者初期并不會有明顯症狀,但會出現骨痛,骨痛使患者活動靈敏度下降,彎腰屈膝等功能活動受限,增加患者卧床時間,骨質疏松後期最嚴重的結果就是發生脆性骨折,增加家庭經濟負擔、引起再發骨折,甚至導緻死亡。
數據顯示,在中國用于治療骨質疏松性骨折的直接費用高達1.5億美元,15%-33%患者在1年内死亡,骨質疏松性骨折若再發骨折,椎體再發骨折風險增加5倍,髋部再發骨折發生率增加2倍,“曾經接診過一個患者,隻要一咳嗽就導緻骨折。”
彭翔提醒說,對待骨質疏松,防大于治,同時在日常要進行自我測評,發現問題請及時就醫。如果出現骨量減少或脊柱畸形或兩者都有、脆性骨折史、身高減少、駝背等症狀,請馬上進行骨質密度檢測。
50歲以上人群每天要攝入1000mg鈣
彭翔表示,如果真的患了骨質疏松症,也不用過于緊張,通過長期合理的藥物治療和調整生活方式,可以盡量把風險降到最低。
在調整生活方式方面,市民可以吃富含鈣、低鹽和适量蛋白質的均衡膳食,不宜空腹喝牛奶,睡前喝杯酸奶,為了增加鈣鹽的吸收和攝入,有必要增加動物性食物,尤其是海産品,以補充高質量的蛋白質、鈣、磷維生素等。
同時,要注意适當戶外活動,有助于骨健康的體育鍛煉和康複治療,戶外運動不僅能促進骨密度增強,還可以因為太陽的照射,增加人體維生素D的合成,每日曬太陽20分鐘左右,對骨質疏松症有很好的預防作用。
避免嗜煙、酗酒,适量飲茶和慎用影響骨代謝的藥物等,香煙中的尼古丁抑制毛細血管形成和成骨細胞分化,酒精會抑制新骨的生成,二者都對骨量有着不可逆轉的影響。采取防止跌倒的各種措施,如保持正确的坐姿、站姿和行走姿勢,注意是否有增加跌倒危險的疾病和藥物,加強自身和環境的保護措施,比如各種關節保護器等。
同時,還要服用骨健康基本補充劑。鈣的生理功能主要是構成機體的骨髓牙齒和維持神經、血液的正常功能,中國營養學會推薦成人每天攝入量為800mg,50歲以上人群1000mg,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應當補充足夠的鈣劑,建議每天攝鈣1500mg,但是根據調查,我國城鄉居民每天飲食鈣攝入量為388.8mg,不到推薦量的一半,需要進行額外補充。目前市面上的鈣劑種類繁多,主要有4類,分别是碳酸鈣、乳酸鈣、檸檬酸鈣和葡萄糖酸鈣,它們各有長短,選擇時應該選取鈣含量高和吸收率高的産品。
此外,還包括攝入維生素D。成年人推薦劑量為200單位/天,老年人因缺乏日照以及攝入和吸收障礙常有維生素D缺乏,故推薦劑量為400-800單位/天。維生素D用于治療骨質疏松症時,劑量可為800—1200單位。
骨質疏松患者要适當運動訓練
很多人認為骨質疏松症患者的骨頭很脆弱,易骨折,不适合運動。确實,骨質疏松症患者的骨頭是很脆弱,容易骨折,但并非不适合運動。彭翔表示,骨質疏松症患者選擇恰當的運動訓練,對于病情的緩解有很多好處,下面幾種運動可以借鑒。
日常靜力性體位訓練,比如坐位或站立時,要伸直腰背,收縮腹臀,或靠椅背坐直,卧位時應平躺、仰面、低枕,使背部伸直,睡硬闆床。
步行訓練,每天以5000-10000步為宜(約2000—3000米)能有效維持脊柱和四肢骨鹽含量,每天少于1000步骨量下降,多于萬步骨量增加不明顯,中間範圍比較好。
握力訓練,每日堅持握力訓練在30分鐘以上,能防治桡骨遠端、肱骨近端骨質疏松,此方法非常适合老年人使用。
爆發力和耐力運動訓練,爆發力以短跑為主,每日50—100米,适合年輕人,耐力以慢跑為主,每日2000—5000米,适合老年人,研究發現,爆發力比耐力運動更能維持和增加骨量,在耐力運動中适當穿插爆發力運動還可以預防疲勞骨折,成年人以爆發力為主。
俯卧撐運動,每日可做2—3次,每次做20—50下,能防治肱骨近端、股骨近段、桡骨遠端骨質疏松,适合中青年人,老年人可以做斜立撐。
伸展或等長運動。如上肢外展等長收縮,每日一兩次,能防治肱骨、桡骨骨質疏松;下肢後伸等長收縮,每日一兩次,能防止股骨近段骨質疏松;軀幹過伸等長收縮,站或俯卧位,每周3次,每次10-30分鐘,可以防治脊柱椎體的骨質疏松,重度骨質疏松症患者可坐位或卧位訓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