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拓展金融科技創新賽道

拓展金融科技創新賽道

科技 更新时间:2025-02-14 01:21:26

自行業監管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落下,持牌金融機構、BigTech巨頭和FinTech創業創新公司,紛紛摩拳擦掌,群雄逐鹿逐步拉開金融數字化陣仗。煮酒論英雄,還看今朝!未來金融科技的生态如何?持牌金融機構如何利用金融科技高築行業競争壁壘?民營金融科技在嚴監管下的生存空間和發展機遇如何?哪些創業創新FinTech公司将脫穎而出成為業内黑馬?

群雄逐鹿、資本助赢!4月9日,計世高科、中新公司主辦,決策者智庫承辦的“數智行·江島之芯”—金融科技新生态專場,集結衆多持牌金融機構、海内外FinTech機構負責人和投資機構,暢聊金融科技新生态!

拓展金融科技創新賽道(群雄逐鹿資本助赢)1

主持嘉賓:

吳怡辛,董事,利弗莫爾證券有限公司

對話嘉賓:

盧宏,副主任,江蘇南京生态科技島開發區管委會

裴勝坤,新金融事業部總經理,中國計算機世界出版服務公司

柏楊,合夥人、COO,文因互聯

01

問題一:未來3-5年,在中國數字化機器人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場景和達到的效果會是怎樣?

柏楊(合夥人、COO,文因互聯):數字化機器人RPA其實在中國已經開始有了發展,實際上它是一個資源調配的問題。按照它在金融行業中人機協作的發展程度,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RPA1.0,是一個腳本的自動化,實現數據從一個系統到另外一個系統的遷移;現在已經到了RPA2.0,大量的結構化數據存儲在PDF文件裡,目前隻能靠人去看,這些數據機器是讀不懂的,我們公司在這個階段也是幫助機器去理解這些文檔,代替大量的人工勞動;未來3-5年會發展到RPA3.0,它會發展到什麼階段呢?我覺得是一個自動化腦的過程,當你把大量的數據解放出來結構化之後,加上業務規則,即從單純的腳本到RPA2.0加上NLP技術,到RPA3.0加上知識圖譜和推理機的技術,整個系統就變得智能化,可以代替人去做比較智能的事情,比如風控和營銷,從隻能由專家去做到現在機器也可以做,這是我覺得未來3-5年的發展的一個暢想。

02

問題二:監管機構最近幾年密集出台了很多監管細則,有涉及整個資管行業的,也有針對特定的領域,例如大數據;再加上螞蟻上市的遇挫,京東數科也終止了科創闆的上市申請。從投資方的視角,金融科技在監管趨嚴的背景下的投資生态是怎樣的?

裴勝坤(新金融事業部總經理,中國計算機世界出版服務公司):感謝主辦方,感謝各位來到今天論壇的嘉賓,大家好!我有15年的金融行業從業經驗,之後去了媒體做投資方面的工作。從去年開始,監管就已經非常嚴格,最近我們也會發現,這種趨嚴從對傳統金融機構的嚴格衍生到了金融科技領域,對金融科技的監管的态勢也要納入到監管範圍内。我把中國的金融監管分了個階段,那麼從去年開始,金融行業真正在監管範圍内被打回到了十年前的原型,也就是說2010年金融行業是什麼樣,現在我們再看,金融行業所能做的事情還是什麼樣。但是有一點不太一樣的是,互聯網科技經曆了10年的發展,已經不再是10年前了,互聯網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習慣。10年前使用網銀是很方便的,但是到今天為止,移動支付已經滲透到了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

所以,在新的态勢下,金融科技的發展面臨和監管的結合,這個時候我們怎麼應對?這個趨勢不僅是對金融科技的投資層面提出了挑戰,對監管也是提出了很大的挑戰。所以監管做了一些應對措施,比如我先一刀切,之後我再在行業裡面去扶持和發展一些能對我們生活和監管有益的一些機構。所以從投資的角度來講,我們更希望看到的是能夠讓人們生活有改變并且可以避開監管紅線的一些金融科技企業,這是我們更關注的;第二個從科技的角度來講,科技一直是一個支撐,科技要回歸科技的本色,金融也要回歸金融的本色,這是監管重點關注的。當科技企業去做金融創新,當金融和科技以及互聯網結合到一起,已經沒有地域限制的時候,監管就無法觸及到更深的層面,這樣就會造成整個金融行業的一個混亂的狀态,這在任何一個國家都是不被允許的。所以從監管的層面來說金融要回歸金融的本色,科技也要回到科技作為支撐的本色,這也是我們在投資的過程當中去選标的的時候主要關注的方面。因為企業一旦觸及監管紅線,對于投資人來說就是極大的風險。

03

問題三:京津冀、長三角、大亞灣區以及其他的大型城市群都在積極吸引金融科技企業落地,未來3-5年,金融科技企業在選擇落地城市時的排序大概是怎樣的?南京在排序中處于怎樣的位置?

盧宏(副主任,江蘇南京生态科技島開發區管委會):從區域劃分來講,南京其實是可以緊盯上海的,而不是和京津冀、大亞灣區進行排序比較。上海和南京是有雙城記的概念,不管是科技資源、金融資源和人才資源,雙向流動是越來越頻繁。各個城市群都有自己的特點,比如北京擁有首都資源,擁有一些大型的央企,這是它特殊的資源;天津擁有港口和傳統化工産業的加持,它也會圍繞這些産業去做布局。科技其實也是需要和産業結合,和當地的業務群和生态圈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大亞灣這塊,橫琴和澳門的互動是非常頻繁的,它主打的是外向型的發展模式,它的金融科技企業的發展一定也會打上外向型的色彩。它會圍繞客戶的拓展,圍繞金融企業的自身能力和運營能力去打造,所以大亞灣的發展也一定是圍繞區域拓展來進行的。

從江蘇南京生态科技島的層面來說,目前市委市政府對建邺區的定位是東部的金融中心。這是源于建邺區有十幾年的積累,不管是持牌的金融機構,還是基金的募集量,以及包括一些相關的金融科技的外圍産業都有了積累,經過後續更多的努力,作為金融中心它的影響力一定會越來越深遠;南京的科教資源也很豐富,建邺區也是數字經濟的高地,全國的頭部數字經濟企業,三分之二已經在建邺區落地,例如小米,阿裡巴巴,哔哩哔哩等等。數字經濟在建邺區的落地的,例如生态科技島上有工信部的項目,也有華泰證券打造的金融科技的數字産業經濟。後續島上的信息科技的自身力量會越來越強大,整體來說,南京在金融科技方面的後續發展潛力是巨大的,我們的目标是争一流。

04

問題四:相較國際友商,您覺得我國的金融科技在哪些領域有天然的創新和優勢?還需要在哪些方面努力?金融科技在國際合作上有哪些機會?

柏楊(合夥人、COO,文因互聯):

國外的支票系統比較發達,但中國的金融科技彎道超車。例如移動支付。以及RPA技術。海外的PDF信息識别、整理、搜索等技術,完全沒有國内發達。

裴勝坤(新金融事業部總經理,中國計算機世界出版服務公司):

科技分為兩個方面,一個是硬科技,一個是軟科技。我們在硬科技方面是落後的,例如存儲、芯片和半導體,落後的相對較多,但是在軟科技領域,我們是走在前面的。在最近的十年,我們确确實實是超過了歐美國家,例如我的國外的朋友回到國内後,感慨國内的生活太方便了,有了手機什麼都能幹,而在國外是不可能的。軟科技裡面走在前列的,也是去年我在速擎軟件做投資的時候,接觸到的科技領域的一個轉變,就是SaaS,這也是我們在跟國外的軟件公司競争的時候的一個難點。目前打市場很難,因為國内有一個弊端就是IDC數據中心建設非常慢,導緻數據安全成為隐患,尤其目前移動支付超出了硬件基礎,基礎沒有打好,而SaaS軟件層卻已經做得很牛,這是需要去解決的問題。

05

問題五:由螞蟻上市遇阻出發,思考我國未來的民營金融科技企業的生存空間和發展機遇如何?

盧宏(副主任,江蘇南京生态科技島開發區管委會):第一個層面,螞蟻上市遇阻是監管層面的個案,不應該過多去分析背後的原因或深遠的影響。從發展的空間來說,金融科技發展的空間是巨大的,相應的政策是與時俱進不斷變化的。未來,監管層或智囊團在反複地推演之後,在政策完善之後,會不會給予更多指南性的規劃,使大家更有目标,更有規則意識,使更多的民營科技企業可以上市,這是我們應該關注的。

第二個層面,從企業的發展環境來講,目前國家在科技創新方面的意識非常強,未來一定會把金融科技産業做大做強。同時國内有廣大的消費市場,不管是企業層面,還是C端用戶,對于新科技的應用都充滿了好奇心,在這點上國外的商務環境是不如國内的。國内每個人都是新科技的代言人,充滿了好奇心,這是我們将來生産力迸發的絕好的基礎,有了強大的土壤,民營金融科技企業一定會發展的越來越好。

更多活動

拓展金融科技創新賽道(群雄逐鹿資本助赢)2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