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3日,我國高考錄取分數線公布出來了,我國的最高學府北京大學最低錄取分數高達684分,令許多考生望洋興歎。
今年的高考結束後,考生們紛紛吐槽被數學試卷傷得很深,同時韋神再度沖上熱搜。
這次,不是因為他以滿分成績獲得奧數競賽金牌,而是考生們希望能被韋神附體。
雖然韋神附體是不太現實的,但是浙江諸暨的葉珈甯或許即将成為“第二個韋神”。
北京大學惦記了他三年,為了把他收入囊中,甚至不惜放低身段,願意降低200分錄取他。
要知道,北大清華這類頂尖高校,降低個10到20分就很難得了,即便是天才作家蔣方舟,清華大學降低60分錄取她時,都曾遭受過很多網友的質疑。
那麼,葉咖甯究竟為什麼能夠得到北京大學的青睐,他真的能夠成為“第二個韋神”嗎?
【1】少年神童
1999年,葉珈甯在浙江諸暨一個普通家庭呱呱墜地,他父母都是銀行職員,家境富足。
他父親非常喜歡閱讀,受到父親的影響,他從小就特别喜歡閱讀。
葉咖甯3歲時,父母發現他對數字十分感興趣,經常一個人拿着超市的購物小票反複看上面的數字。
他父親便試着教他做10以内的加減法,沒想到他隻學習一個多星期,就能輕松準确地計算出10以内的加減法。
于是,父母給他買來了小學數學課本,他興奮地抱着這些書本不撒手,還總是纏着父母教他做數學題。
上小學後,葉珈甯的數學天賦徹底顯現出來。
數學成績在班裡穩居第一,他對數學有着濃厚的興趣,遇到難題就請教老師,打破砂鍋問到底,不弄懂決不罷休。
有一次,他碰上了一道奧數難題,用了各種解題思路都沒有解答出來,他冥思苦想,媽媽喊吃飯他都沒聽到。
媽媽心疼地勸他:這麼難的題目,實在解答不出來就算了。
葉咖甯卻和難題耗上了,翻閱資料,查看書籍,花了一整天的時間,終于解出了這道題。
葉咖甯感受到了學習的樂趣,從此以後,遇到難題總是迎難而上,锲而不舍。
葉珈甯上四年級時,學校的奧數課被叫停,他的奧數老師是個惜才之人,認定他是學奧數的好苗子,決定免費給他輔導奧數。
葉咖甯很珍惜這個學習的機會,更加刻苦努力地學習,經過老師的悉心指導,在小學時,他就多次獲得了省級和市級奧數競賽的一等獎。
幾年時間一晃而過,葉咖甯就要升初中了,因為他在奧數競賽中獲過大獎,自然而然地成為衆多重點學校争奪的人才。
浣江中學雖然不是當地最好的中學,但是在奧數競賽方面有相當強的實力。
而且學校有個信息學奧數班,在全國初中奧數競賽中獲得過4次團體第一名,還連續13年包攬了奧數競賽的團體優勝獎。
為了進入信息學奧數班,葉咖甯最終選擇了浣江中學。
憑着過硬的數學實力,如願以償地進入了學校的信息學奧數班,他的數學能力在這裡再次得到了提升。
初三下學期,在備戰中考的同時,他代表學校參加了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聯賽,一舉拿下了浙江賽區的一等獎。
這個獎項使葉珈甯在當地聲名鵲起,初中畢業後,被順利地保送進入重點高中——紹興一中。
【2】北大相邀令葉咖甯意想不到的是,此時,許多國内知名高校都向他抛出了橄榄枝,尤其是北京大學,為了争取将他收入囊中,表示可以降低200分錄取他。
北京大學可是無數學子夢寐以求的高等學府,能夠被降低200分錄取是何等幸運。
然而葉珈甯直接回絕了,因為他認為自己能憑借實力進入北京大學。
但是,北大不想放棄他,多次示好。
葉珈甯沒有将此事放在心上,按部就班進入高中,該幹嘛幹嘛。
高二時,葉珈甯在第33屆全國信息學奧賽比賽中獲得了第14名,要知道,在這個比賽中的前50名是可以任選北大清華的。
這一下,北大真的坐不住了,擔心他被其他學校搶走,幹脆直接寄了一份“預錄取通知書”給他,明确他被“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錄取。
當時,葉咖甯正在日本參加比賽,北京大學将錄取通知書寄到了他家,他媽媽接過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激動得熱淚盈眶。
葉咖甯比賽結束後一回到家,媽媽便迫不及待地把北大錄取通知書給他,但他卻表現得非常淡定,畢竟這早就是他意料之中的事兒。
葉珈甯的心裡有着長遠的計劃和目标。
他在暑假期間來到北京,找到一份與計算機相關的工作,他決定利用假期提升計算機技術,為大學學習的計算機專業做準備。
假期結束後,葉珈甯的父母來到北京,陪同他到北大報到,令北京大學惦記了三年的天才終于正式成為北大的學生。
進入北大後,葉咖甯如魚得水,還是一如既往的優秀,成績仍然名列前茅,大一時獲得了獎學金,還被評為三好學生标兵。
大二時,愛情悄悄降臨。
葉咖甯是新聞社社長,大一新生小穎加入了新聞社,兩人經常一起做采訪,一來二去,互生好感。
不久之後,兩人便自然而然地走到一起。
學霸和學渣有個共同點,就是他們談戀愛都不會影響到學習,戀愛中的葉珈甯學習成績始終保持全班第一名。
大學期間,葉珈甯參加的比賽少了,他隻參加一些含金量較高的比賽,但是隻要他參加了比賽,就必定有收獲。
【3】韋神VS葉神
2021年,葉珈甯大學畢業,他作為北大優秀畢業生代表,在畢業典禮上發言,他說:
“行動是成功的階梯,行動得越多,才能登得越高!”
葉咖甯大學畢業後,很多國外著名大學邀請他去留學,而他放棄了到國外名校留學的機會,選擇繼續留在北大攻讀研究生。
這一點,葉咖甯的選擇和韋東奕是一樣的。
當年韋東奕畢業之後,哈佛大學盛情邀請他到哈佛大學去上學,希望他能夠在哈佛完成數學方面的研究和學習,并且願意給予非常豐厚的待遇,還打破慣例,讓他免考英語。
令哈佛震驚的是,韋東奕一口回絕了。
這對于很多學生來說,都是不可多得的好機會,而韋東奕卻一連拒絕了兩次這樣的機會,選擇繼續留在北大深造。
葉珈甯和韋東奕的相似之處很多,兩人都是數學天才,都在奧數競賽中獲得過獎項,雖然他們研究的方向不同,但是葉咖甯被很多人認為是韋東奕的接班人。
當然,也有一部分人對葉珈甯的實力提出了質疑,他們認為葉珈甯根本無法和韋東奕相提并論。
要知道,韋東奕曾在高一和高二時,曾經連續兩屆以滿分成績獲得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金牌第一名,這兩個獎項的含金量是相當高的。
此外,2021年,韋東奕還獲得了第四屆達摩院青橙獎。
而葉咖甯出名比較早,小學時就拿過市、省以及國家級别競賽的金牌,尤其是初三時獲得的全國奧數競賽浙江賽區一等獎份量較高,是全國中學生最高級别的競賽。
高二時,他在第33屆全國信息學奧賽中獲得了全國第14名,還拿下了“亞洲與太平洋地區信息學競賽”的金獎。
雖然他在這麼多的競賽中獲過獎,但是都沒有韋東奕參加的競賽含金量高,和韋東奕相比較,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不過,葉珈甯比韋東奕年輕,還在慢慢地成長,未來有無限可能,或許能達到韋東奕的高度,甚至還有可能超越他。
【4】得數學者得天下韋東奕和葉咖甯能夠進入北大,是因為他們都是數學天才。
傑克馬說過:“數學應該成為年輕人的基礎,和運動、音樂、繪畫一樣。如果數學基礎堅實,人類會更堅實。”
确實如此,人工智能、信息技術、計算機和數據科技這些高科技領域,都和數學是息息相關的。
擁有數學能力,孩子們就有了在社會上競争的籌碼。
在中國,有一句口耳相傳的俗語: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數學是一切自然科學的基礎,是人類科技進步的階梯,人類文明的每一次重大進步,數學都是堅實的後盾。
近年來,中國在基礎設施建設上的實力有目共睹,其中橋梁技術更是世界頂尖,還輕松打破全球紀錄,就連美國都承認中國基建全球第一。
2011年6月,正式通車的膠州灣跨海大橋,打破了杭州灣跨海大橋和港珠澳大橋長期保持的世界紀錄,成為全球最長的跨海大橋,得到了吉尼斯世界紀錄的認證。
一座座橋梁,一條條鐵路,橫空出世,驚豔世界,中國憑借着這些工程,被稱之為“基建狂魔”。
這些偉大的工程背後,是工程師運用一組組數據堆砌而成的,和我國在數學領域取得的成就是密切相關的。
縱觀世界上的發達國家,哪個國家不是數學強國?
我們國家擁有了越來越多像韋東奕和葉咖甯這樣的數學人才,就将跻身于世界數學強國之列,未來的路将走得更快更穩。
作者:餘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