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烤箱功能選擇圖解

烤箱功能選擇圖解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6 09:41:13

烤箱的曆史,可以追溯到埃及時代,從利用太陽能蓄熱的岩石幹燒開始,美索不達米亞的烤餅、薄煎餅,可見其烘烤方法是在翁下方加熱,将面團貼在翁內下方烘烤而成,再更進步之後,由翁中內建式移至外面的外建式烤窯,現代則是可連續烘烤的隧道式烤箱或烤盤式烤箱。

烤箱功能選擇圖解(烤箱姿勢大科普)1

如前所述,面包的定義「面粉等谷物中添加水分制作面團,主要是利利用酵母菌的發酵能力使其發酵、烘烤而成的」。從攪拌至烘烤完成為止,以吐司面包的直接揉和法,約需一個半小時,其最後制程就是烘焙。

烤箱功能選擇圖解(烤箱姿勢大科普)2

經由烘焙,将白且濕潤的物質、不可食用的面包面團,變化成有着誘人黃金烘烤色澤、 口感豐富的面包。當然, 大前提是指直到最後發酵為止,面團狀态良好的情況,但烘焙制程是集所有制程之大成,烘焙更更是決定面包最終價值的關鍵。

面包的體積約二成、 香氣風味約七成是由這個階段的制程所産生,但此制程中最重要的烤箱,是生産能力的基準,因此所有其他設備,都要能順利與其搭配才最重要。如何有效地運用烤箱,也是決定該工廠生産效率的關鍵。

烤箱功能選擇圖解(烤箱姿勢大科普)3

(1)烘焙的方法

烤箱的使用方法,當然會因烘烤的成品而不不同,會因面包配方、面團重量、整型方法以及期待的口感等, 而有所變化。若以烘烤吐司面包為例,①固定溫度②前半高溫、後半适溫③前半低溫、後半适溫④ 高溫短時間⑤低溫長時間…等,各式各樣的方法都有,哪種較好衆說紛纭,無法一概而論。一般而言,制作方型吐司面包,前半會盡可能地使用高溫,後半以較低的溫度來烘烤。其他主要以電力為熱源時,分上火和下火進行烘烤是常見的作法,就是前半下火較強,中間上、下火都強,後段上 火下火皆弱的方法。

烤箱功能選擇圖解(烤箱姿勢大科普)4

(2)烤箱的溫度和濕度

烤箱的理想溫度,是爐內膨脹能在最初25~30%的時間內完成,接下來35~40%的時間開始呈色,待面團固定,最後30~40%是表層外 皮形成,完成褐變反應的溫度。但LEAN類配方或發酵過度的面團,适當高溫烘焙, 而RICH類或發酵不足的面團則适合低溫烘焙。烘焙時烤箱內的溫度和濕度的平衡非常重要,兩者平衡良好時,可以有以下的結果。

烤箱功能選擇圖解(烤箱姿勢大科普)5

①調整使面團表面均質,表層外皮呈現平順光滑狀。②輔助熱傳導。③引起對流、攪拌。④因面團表面的蒸汽冷凝而延緩了面團表皮的幹燥緊縮。⑤冷凝于面團表面的水分氣化時,因面團搶奪了氣化熱(539卡路裡),使得面團溫度升 高,延緩表層外皮的形成,有助烤箱內的延展。⑥因面粉的糊化,使得表層外皮産生光澤,因梅納反應使得表層外 皮産生良好的烘烤色澤。德國面包、法國面包理所當然地都會運用蒸氣進行烘焙,但其實隻是在用量的差異,對所有面包烘焙都應該是必需的。蒸氣量, 大約是在面團表面形成薄薄水霧層(凝結)的程度,最恰到好處。蒸氣的溫度過高時,面團表面不會出現冷凝效果,對于面團表面的濕潤效果也較少。蒸氣分成Wet、Soft、Light、Hard等4種,這個順序是依其壓力及溫度高低而來。烘焙面包時,濕蒸氣Wet Steam最适用,壓力為0.25kg/cm2、溫度104℃的蒸氣,在飽和狀态下,由上方以1~2m/秒的速度噴出,是最适當。

烤箱功能選擇圖解(烤箱姿勢大科普)6

(3)因烘焙造成的不良成品

所有的制程都沒有失敗地進行是最理想的狀态,即使失敗,除了烘焙之外,都能夠在下個階段的制程中修正補救,但隻有烘焙制程無法重新進行或修正,所以最需要集中精神來進行。像是僅學會攪拌,絕不不會被認為可以獨當一面,但若烘焙完全沒有問題,就會被認定是可以獨挑大梁的人材了。

烤箱功能選擇圖解(烤箱姿勢大科普)7

以下列舉幾個因烘焙造成不良成品的例子。

①溫度過高時,面包的容積變 小,燒減率也變小。此外,表層外皮的顔色深濃, 口感過度濕潤。糕點面包則容易産生烘烤不均、表層外皮與柔軟內側剝離的狀況。②溫度過低時,容積變大,燒減率也變大。烘烤 色澤淡且缺乏光澤,表層外皮厚且口感粗糙, 風味不佳。③內部蒸氣過多時,雖然烤箱內的延展良好,但容易烘烤出表層外皮厚且表面産生水泡的面包。④內部蒸氣太少時,表層外皮龜裂,且容易易與柔軟內側産生剝離狀況。成為烘烤色澤淡且不不具光澤的面包。與溫度過高時有類似的表相。其他,應注意的事項:⑤放入烤箱前的面團面筋組織是延展狀态,因此必須避免強烈撞擊(特別是最後發酵過度時)。⑥使用隧道式烤箱,箱內未正式烘烤,在開始下一個烘烤作業前,必須先放 入空模,或是裝有水或砂粒的模型,使其中蒸氣充滿的同時能先吸收多餘的熱量。如果輕忽了這個作業,可能前端的成品會有烤色過深,或呈現烘烤過度的顔色及形狀。⑦放入烤箱前,面團幹燥或接觸冷空氣、霧氣時,會烘烤出表面出現白點的面包⑧在注入蒸氣的烤箱內放 入刷塗蛋液的面團時,烘烤色澤會變得模糊不明。⑨面包烘焙完成前,若在烤箱內受到沖擊,面包正中央會出現白色輪狀。

烤箱功能選擇圖解(烤箱姿勢大科普)8

(4)借由沖擊力道的品質改良法

在過去,剛出爐的面包或蛋糕,須避免強烈撞擊、應仔細保管的作法,被視為是常識。也就是大家開始認為必須要防止面包或蛋糕,在烘焙完成時發生的凹陷現象,像是烘焙後的縮小凹陷、側面彎曲凹陷等狀況。但在1974年,由日清制粉技術群發表的烘焙成品的品質改良法,卻颠覆了這個常識。方法其實 非常簡單,就是給予烘焙完成的成品沖擊而已。由上向下掉落、敲叩,無論什麼方式都可以。就是趁着剛出爐之際,密封在柔軟內側中蛋白質或澱粉薄膜當中的高溫氣體、 水蒸氣、空氣,都開始收縮之前,借由外部的沖擊,使氣泡膜産生龜裂。借着成品中高溫氣體與低溫的外部空氣置換,使吐司面包等氣泡孔洞更細緻,并防止其側 面彎曲凹陷。發揮在蛋糕類的效果更甚于面包。

烤箱功能選擇圖解(烤箱姿勢大科普)9

(5)烘焙的目的

烘焙的目的,簡約成以下五項:①因發酵産生的二氧化碳、 乙醇氣化,形成面包的體積。②澱粉糊化,制作成容易消化的面包。③烘烤出表層外皮的烘烤色澤,提升 風味及香氣。④終止面包酵母産生氣體,同時使各種酵素作用停止。⑤蒸發澱粉糊化後的剩餘水分,制作出口感良好的面包。

烤箱功能選擇圖解(烤箱姿勢大科普)10

(6)烘焙反應的主要原因

在烤箱內,面團變化成面包的過程,稱為“烘焙反應”,雖然還有很多部分尚未探究出來,但隻要對這個反應能多一點理解,在面包制作上就有很重要的助益。

(a)澱粉:澱粉占面粉的七~八成,借由烘焙使其成為糊化狀态,對于面包的物理構造及老化有很大的影響。特別是熱、 水、澱粉酶的作用、健全澱粉與損傷澱粉的比例,對于吸水、 二次加工性、糊化狀态、烘烤 色澤、成品率等等有很深的關系。

(b)蛋白質:存在于面團中氣泡內部的加壓狀态下,制作優質面包時,形成具有彈力和延展性的面筋組織,以期能确保地保持住二氧化碳。在發酵制程中,澱粉粒子間有面筋組織的連結、包覆,當面團制作完成後,在烤箱中急速産生熱膨脹,面筋組織就成為支撐住膨脹的⻣架。面團溫度上升超過75℃時,蛋白質會産生熱變性,相反地因澱粉的糊化使其作為支撐⻣架,從面筋組織轉至糊化澱粉上。

烤箱功能選擇圖解(烤箱姿勢大科普)11

(c)酵素作用:面團中α蛋白酶的主要作用在損傷澱粉上,但健全澱粉粉因熱和水同時作用被糊化後,也同樣會受到α蛋白酶的作用。谷物中α蛋白酶的最适溫度是60~70℃,超過80~85℃時,就會失去其活性了。另一方面,微菌中的α蛋白酶,最适溫度約50℃作用,到了60℃就會失去活性。因此,澱粉的糊化約從60℃開始,微菌中的α蛋白酶作用會明顯地受到限制。烘焙初期,特別是在放入烤箱後的7~8分鐘,是必須快速進行烤箱內延展的時間,因此α蛋白酶對澱粉産生的作用就非常的重要。α蛋白酶因其來源,依細菌、麥芽、微菌之順序,耐熱性越低。面團中所含的酵素都是微菌類時,耐熱性低就會影響到烤箱內的延展。

烤箱功能選擇圖解(烤箱姿勢大科普)12

(d)面團中的水分,一本來說都是43~48%,烘焙中會産生兩個重⼤的變化。其一是面團内的自由水與保持在蛋白質内的水分,約在60℃作用時,因澱粉糊化而開始移動。這就是面團轉移成面包的基本變化。另一個則以吐司面包而言,約8~12%的水分會從面團表面蒸發。這是從放入烤箱的瞬間開始,不僅在烘焙制程時,連冷卻時也是。表層部分當表層外皮開始形成,就是水分減少,溫度超過100℃時。這是從表層以內10mm的現象,更内側的部分,即使水分移動也與呈色無關。表層外皮的形成,是面包最後構造的形成,是呈色也是香氣的形成。這個香氣,在烘焙完成後與水分的移動相反,會滲透至內部,與柔軟內側的發酵氣味相溶,形成面包獨特的味道。對酵素作用來說,水、雖然是必須的,但除了表層外皮之外,相較于水分不足,因熱而使得酵素失去活性的影響更大。

烤箱功能選擇圖解(烤箱姿勢大科普)13

(e)熱由烤箱對面團散發出的傳導熱,雖然主要是由輻射(放射)而出,但會從面團表面傳導至內部。因面團內部的網狀結構,使熱不易傳導,所以面團內部與外部的溫度上升曲線,有顯著的差異。面團各部位的時間與溫度變化①在烤箱內面團溫度上升有三個模式,初期階段是緩緩升、中期是急劇上升、後期又回複緩慢上升。②表面和表面以內3mm的位置,與其他部分的溫度上升模式不同。③除了了前半停滞期的傾斜不同之外,中間上升曲線與面團內所有的位置,在本質上都是相同的。這與後面會說明的酵素作用有重要的關系。

烤箱功能選擇圖解(烤箱姿勢大科普)14

(7)烘焙反應的主要變化:(a)面團構造的變化面團溫度上升時,澱粉也開始糊化,分成第一次糊化(60℃左右)、第二次糊化(75℃左右)、第三次糊化(85~100℃)等三個階段完成。一般認為要使澱粉完全糊化,必須要其3倍的、水量。但面團中存在的水分,幾乎隻與澱粉等量,不足以使其完全糊化。因此,在面團中澱粉的膨脹,、雖然足夠使雙折射消失,但澱粉粒子仍保持其原狀。與澱粉膨脹之同時,蛋白、質的凝固約從70℃開始。由于澱粉為了膨脹而吸收水分,故而促進了面筋組織的凝固。

烤箱功能選擇圖解(烤箱姿勢大科普)15

(b)表層外皮的形成與呈色相較于內部耗損,表層外皮的水分耗損量更大上許多,相較于內部能保持住40~45%的水分,表層外皮僅能保持在20%以下,最外側部分的水分甚至在10%以下。面團的pH值5.0~5.5、溫度在160℃以上時,梅納反應的進行顯著。外層變硬、變脆弱且呈色之現象,稱為表皮形成,但這個現象是由于面團表面因水分蒸發的熱量,不是損耗而是被面團大量吸收後,才開始形成的。褐色的表層外皮所沒有的面包香氣,是由面包發酵生成的,酒精、有機酸、酯類、醛類、酮體類等而形成,但烘烤完成時的面包香氣,主要還是來自梅納反應所産生。表層外皮的外部,在153~157℃時,會生成糊精,對于光澤有很大的幫助,也會引起糖類的焦糖化,以及與胺基酸的梅納反應。其反應速度會因面團pH值和各因子的平衡而有所不同,發酵過度的面團會烘烤成略白的烤色,原因就是面團pH值低,殘糖量不足所緻,即使是速成法,隻要氧化劑使用過多,也一樣無法烘焙出烘烤色澤。

烤箱功能選擇圖解(烤箱姿勢大科普)16

(c)體積的增大面團放入熱烤箱時,或許大家會認為在烤箱內延展的階段下,很快地就會形成表層外皮,但實際上,烤箱內的蒸氣接觸到冷面團(32℃),會在面團表面形成薄薄的水霧,而延緩了表層外皮的形成,使得面包在烤箱內延展(容積)變大。此薄膜狀的水,會因烤箱內輻射熱而氣化,氣化時必須的熱源(水1g、25℃時需要583kcal;水1g、100℃時需要540kcal)就來自于面團表面,再加上發酵生成的酒精也會随着蒸發而奪走周圍的熱源,抑制了面團表面溫度的上升。也因這些原因,烤箱內初期面團表面溫度上升,會比我們所預想的更緩慢。這個時期大約占完成烘焙時間的1/4或1/3。在面團內部,面包酵母的動作仍在持續,随着面團溫度上升,氣體的産生量也更更大。再加上已産生氣體的熱膨脹,及溶于面團水分中的二氧化碳之遊離所産生的膨脹,還有面團中水蒸氣和空氣的膨脹。而面筋組織的軟化與澱粉的糊化更有助于體積的增大。

烤箱功能選擇圖解(烤箱姿勢大科普)17

(d)水分的分布和移動在适當的烘烤時間內,存在于面包內部的水分幾乎是均勻的,面團當中也是。由Marston和Wannan的報告,可看出面包各部分的水分量。這是山型面包以230℃烘烤時,烘焙22分鐘、30分鐘、38分鐘後,各別放置10分鐘冷卻後測得的結果。并且在面包取出烤箱時,會引發水分的急速移動,所以面包表面的水蒸氣持續蒸發,有助于面包冷卻。

烤箱功能選擇圖解(烤箱姿勢大科普)18

(8)烘焙過程中産生的物理性、化學性及生化性的反應

(a)物理理性反應:①從最後發酵至放入烤箱的面團,其狀态的不同,正是在于面團表面薄膜水霧的形成。②溶于面團水分中的氣體會遊離、并溢出。③會産生面團中所含酒精等低沸點物質的蒸發,氣體的熱膨脹以及水分的蒸發。

烤箱功能選擇圖解(烤箱姿勢大科普)19

(b)化學性反應①從這個時間點開始,澱粉開始第一次糊化,随着溫度升高而依序有第二次、第三次糊化。另一方面,面筋組織因水分被澱粉奪去,在74℃左右開始産生熱凝固。②随着烘焙制程的進行,表面部分超過160℃時,糖與胺基酸會産生梅納反應,形成類黑精。③與此前後,糖類的分解聚合而形成焦糖,澱粉部分會變化成糊精。

烤箱功能選擇圖解(烤箱姿勢大科普)20

(c)生化性反應

溫度升高至60℃左右時,酵素作用會變得活躍,增加揮發性物質,使面團柔軟。亦即是面筋組織會因蛋白酶而軟化,澱粉會因澱粉酶而液化、糖化,使面團整體變得得柔軟,有助于烤箱內的延展。這些反應,是烘焙反應中最重要的部分。而在此應注意的是,在面團階段面筋組織是面團的⻣架,而經過烘焙這項制程後,成為骨架的物質,變成糊化的澱粉,也正是面團成為面包的變化。

網絡整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