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耳朵在山西是一種主要流傳在晉中、晉北的傳統風味面食。其實貓耳朵更是一種書面用語,在山西貓耳朵更多時候被稱為碾疙瘩、碾饦饦、圪托兒、圪朵兒等,舊時也被稱為圪搓面。
貓耳朵曆史悠久,與北魏《齊民要術》中講到的"馎饦"形似,其制形如貓耳,小巧玲珑,筋滑利口,是久傳不衰的大衆面食佳品。據《中國曆代禦膳大觀》記載,"圪搓面"本是為祭雁而制,元代騎馬射獵者卻奉為獲獵之吉食,稱為"馬乞",進入了禦宴當中。山西太原亦将圪搓面稱為"麻食",蓋"馬乞"諧音世傳之故。
可見,貓耳朵在元代就開始流行發展了。明清時圪搓面已在山西民間普遍食用,并傳播到陝冀魯豫乃至江南一帶。相傳乾隆下江南時曾食之誇贊,因其形似貓耳,呼為"貓耳朵"(《名食掌故》)。解放後老舍先生曾在在北京晉陽飯莊品嘗此面,寫詩贊曰:"駝峰熊掌豈堪誇,貓耳撥魚實且華。"
貓耳朵的用料多樣,除了白面以外豆面、荞面、莜面、高粱面等皆可用作原料。人們按照當地出産和個人愛好,利用不同的食材制作出各有特色的風味食品。比如在晉北,包括陝北一帶人們喜歡用荞面來做貓耳朵,配以羊肉作為澆頭。信天遊就唱到“荞面圪托羊腥湯,死死活活相跟上”,充分反映了人們對這一美食的喜愛。
貓耳朵的制作十分簡單,盆中加适量面粉,冷水和面即可(水裡可加少許的食鹽)。面一定要和到三光,就是手光,盆光,面光,有時間就多揉揉,揉好了放一旁用,濕紗布蓋住面團,"醒"30分鐘。然後将面團擀成約半公分厚的面片,再将面片切成寬約半公分的條狀,之後再切成指節大小的顆粒狀。用大拇指的指肚壓住一顆向前推撚,一個貓耳朵就做成了。
用力時要前大後小,這樣才既不讓面粘在手上,又能使成品卷成一個完美的空心卷。如果用的是莜面,做好的貓耳朵要上籠蒸熟;如果用的是其他面粉,可直接下沸水鍋煮。貓耳朵煮熟或蒸熟後,根據個人口味,澆上各種葷索打鹵等澆頭,調以山西老陳醋,味香形美,怎一個舒服了得。
當然,如果你不喜歡吃澆鹵的,也可素炒、蛋炒或肉炒。山西有道很有名的特色菜——過油肉,用過油肉來炒貓耳朵也妙不可言。滑嫩的肉片、黑亮的木耳、碧綠的蒜薹、白色的貓耳朵炒在一起,出鍋時再淋以老陳醋,色香味俱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