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會的發展與開放,現在越來越多的父母都開始注意自己小孩的性教育,但是有很多家長都羞于出口又不知道從何下手,從小孩的什麼階段開始才為最好,那麼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讓小孩們以後對性生活都有一個健康的認識。
從性心理的發展階段看,3到5歲的孩子在與異性交往中确定了自己的性别。6到12歲是性潛伏期,這一階段前半期的特點是喜歡與異性交往和接觸;後半期的特點是排斥異性,隻跟同性玩。此階段不具有成人的性意識與欲念,13歲後的青春期,是性吸引的萌芽階段。女兒處于喜歡和異性交往的階段,這個階段是沒有性意識的,與男生玩也好,與男老師抱也好,都顯示出她活潑熱情的性格,這與大人眼中帶性意識的親熱不一樣。
母親的養護對3歲前的孩子最重要,而父親在3歲後開始發揮他的作用,父親是樹立行為規範的模版。3~5歲也是成長中的戀母情結和戀父情結階段,母子的關系一般都比父子關系更緊密,父女關系比母女關系更緊密。此階段的異性父母需要操更多的心,如爸爸給予女兒足夠的親近來滿足性依戀的心靈需要,又讓她知道,爸爸媽媽是相愛的,雙方是一樣愛着寶寶的,鼓勵她與父母相處,營造平衡的家庭氛圍,孩子就能健康地度過此階段。此階段對日後的異性交往、婚姻家庭關系有着重大的影響。
在父親缺席的情況下,如何讓孩子的性心理健康發展呢?
1、父親的人缺席了,形象不能缺席。要加強父親在孩子心裡的位置,如家中要醒目的挂着父親及一家人的親密照片,多與孩子講父親的故事、父親的優秀、父親對她的思念和愛等。
2、使用其他方法增強孩子與父親的溝通,如定期的電話、郵件等。
3、安排另外一個年長男性與女兒多接觸。如舅舅、爺爺或班主任等,讓男性的典範不因父親的缺席而缺少。
4、不要強調她的行為是不正确或有問題,如果給予她這樣的判斷,事實上是強化了抱男老師的性意識,孩子就可能向着家長害怕的方向去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