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初年,中國文壇上出現了一位偉大的文學家,被後世評論家視為中國文言短篇小說發展“第二高峰”之代表,此人便是蒙古族文星蒲松齡。蒲松齡一生著述甚富,遍及各種文體,有傳統的詩詞、骈散文,也有通俗的俚曲。然而,使他名垂後世、被列入世界優秀文學家之林的作品,是其短篇小說故事集《聊齋志異》。《聊齋志異》未全部完成時,已在朋輩間廣泛傳閱,引起了巨大反響。清初著名詩人王士祯對《聊齋志異》的評點,是對《聊齋志異》最早的研究。偉大的文學家魯迅曾專門研究《聊齋志異》,并予以很高的評價。
蒲松齡的名字不但風行海内,家喻戶曉,而且遠播海外,赢得了世界的讀者。早在上一世紀,《聊齋志異》就被譯成多種文字,介紹給各國讀者。據不完全統計,迄今為止已有十八種外國文字,七八十種版本的《聊齋志異》,在幾十個國家發行,已成為世界文學寶庫裡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蒲松齡字留仙,号柳泉,公元1640年(明崇祯十三年)誕生于山東淄川縣(今淄博市淄川區)城東蒲家莊。後世因他寫了一部聊齋,都稱他為“聊齋先生”。蒲家莊東有井一眼,水溢為溪,環繞四周長有高大的柳樹,稱為柳泉。蒲松齡取号柳泉即源于此。
蒲松齡祖上為蒙古人,其遠祖蒲魯渾曾任元代般陽路總管。其後,蒲姓家族中雖然沒有出現十分顯赫的人物,但也算得上是淄川望族、書香門第之家。蒲松齡的父親蒲槃,自幼攻讀經史,以求功名,終歸不得如願,遂棄儒經商,将功名寄望于兒孫輩。蒲松齡年幼時體質較弱,十一歲起從父讀書。他天資聰慧,經、史、詩一點即通。十九歲時參加縣、府、道考試,皆得第一名,取中了秀才。考官是清初有名的文學家施閏章,十分欣賞他的文章,稱贊道:“首藝如空中聞香,百年如有神,将一時富貴醜态,畢露于二字(指試題“蛋起”二字)之上,直足以維風移俗。次,觀書如月,運筆如風,有掉臂遊行之樂。”
少年得志的蒲松齡,不甘寂寞,次年與同縣的名士李希梅、張笃慶等,結了一個“郢中詩社”,以詩詠志,記事言情。蒲松齡盡管才華出衆,又晨起夕讀,不遺餘力,但在腐朽刻闆的科舉道路上,他再沒有過初時的輝煌,屢屢受挫,“三年複三年”的鄉試,成了他終身難度的險關。科舉道路上的挫折,使他轉而喜歡搜奇獵異。從二十歲起,他開始收集、寫作志怪小說;而對文學的偏好,使其更難精于八股制藝。加之,家境衰落,生活窘迫,他又不得不以舌耕養家糊口。當然,蒲松齡家境的維持,也幸虧得力于夫人劉氏,她是位溫和謹慎、樸實勤快、又善于料理家務的賢妻良母。
蒲松齡三十一歲時,同鄉進士孫蕙做了江南寶應縣的縣官,邀他到縣衙作幕賓。蒲松齡應邀前往,為孫意起草呈文、文告、書信,随孫蕙視察民情、歡宴遊曆、送往迎來,應付上司。首次混迹于官場,使他耳聞目睹了達官貴人醉生夢死、平民百姓饑寒交迫的社會黑暗。他的一首詩《挽船行》真實地描繪了這種貧富懸殊的情形:箫鼓樓船帆十幅,百夫牽挽過茅屋。屋中男婦饑不餐,船上獵鷹飽食肉。屋中男婦少完衣,船中健兒賤绮襲。但聞船上箫鼓聲,莫聽屋中男婦哭。
南遊期間,蒲松齡代孫藏所寫書啟八十篇,收入《鶴軒筆劄》工冊中。這一年間,他還寫了不少抒情言懷的詩,抒發了懷才不遇、青雲之志難酬的優憤。南遊期間,他仍然對鬼狐故事饒有興趣,《聊齋》中的《蓮香》等故事便是這一時期所作。幕賓生活,與其夙願格格不入,一年後,蒲松齡返回了故鄉淄川。返回故裡的次年,蒲松齡應鄉試仍不中,心情極為痛苦。這年,淄川一帶又遇大旱,家境更為窮困窘迫。為了家人的生計,不願作幕賓的蒲松齡,也就隻好到紳士人家去坐館教學了。從公元1673年(清康熙十二年)起,他先後在王家、唐家、高家等名門大族家坐館,1679年(康熙十八年),他受聘就館于淄川王村西鋪顯宦畢姓家。
主人畢際有的父親曾做過明朝的戶部尚書,本人也曾任過知府,藏書萬卷,好交結四方名士。自從在畢姓家當塾師後,蒲松齡相對地有了安穩舒适的生活,畢家也十分敬重他的學識和人格,他在畢家度過了三十年的塾師生涯。期間,雖然又幾次應考舉人,均名落孫山,仕途無望。但在文學的天地裡,蒲松齡卻異軍突起,成就斐然,除《聊齋志異》外,他創作的俚曲,也倍受世人稱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