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成語畢恭什麼什麼

成語畢恭什麼什麼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20 07:17:01

“bì gōng bì jìng”成語是出自《詩經•小雅•小弁》中的。此詩是周幽王的太子宜臼被逐出,宜臼做詩以自怨。

成語畢恭什麼什麼(成語必恭必敬和)1

詩中第三章的第一句“維桑與梓,必恭敬止。”意思是說看到房屋旁爹娘種的桑樹和梓樹,心裡都是“必恭敬”,即我們現在的成語“必恭必敬”,後來也寫作畢恭畢敬。所以說,這兩個成語都正确。但是對于在校的學生來說,這兩個成語寫哪個合适,一要根據教科書中的用字,二要根據老師的要求。

除了“bì gōng bì jìng”的成語,這一句中還有一個詞我們非常熟知,即“桑梓”,現常借指故鄉或鄉親父老。

成語畢恭什麼什麼(成語必恭必敬和)2

講完了成語,我們再來看一下詩中的主人公宜臼(太子)和周幽王的命運。宜臼面對父母栽種的樹木,都必恭必敬,對待自己的父母更是“靡瞻匪父,靡依匪母”,意思是“對父親充滿尊敬,對母親深深依戀”,但因父君信讒言,宜臼“不屬于毛?不罹于裡?”即不能再見爹面,不能再依偎在娘身邊,詩句中的“毛、裡”分别代指父與母。痛心疾首的宜臼,仰天慨歎“天之生我,我辰安在?”,意思是上天既生了我,我的時運何時轉呢?

罷黜在外的宜臼其實是在外祖父申侯家,申侯聯合缯國和犬戎進攻周幽王,因周幽王太寵幸褒姒,不以國事為重,已經落得衆叛親離,所以此次申侯聯合的進攻很順利便取得了成功,周幽王被殺。宜臼太子被擁立繼位,這就是周平王,平王把國都東遷,後來史家把自周平王後的周朝稱為了“東周”。

成語畢恭什麼什麼(成語必恭必敬和)3

成語畢恭什麼什麼(成語必恭必敬和)4

讀這首詩,我們不僅知道了一個成語,一個代名詞(桑梓),還了解了一段曆史。我還想補充一句,“伐木掎矣,析薪扡矣”。這一句在第七章,宜臼抱怨幽王聽了讒言而不深究根底後說的一句話,這句的意思是伐木要用繩子牽引着,把它慢慢放倒,才不會傷着人,劈柴,順着紋理才容易劈開。

作為一名家長,看到此句,引起了我地細細思量。我們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時,有沒有觀察到他們在不同年齡段有不同特性,表現就會有不同,我們有沒有潛移默化地引導,讓他們順利度過過度期。如剛上小學不适應,不是賴床不起,就是一到學校就肚子疼,等等麻煩事兒是一出接一出,我們怎麼辦?一是粗暴地命令式強制他去學校,二是根據他的特性,耐下心,聽聽孩子的心聲,再跟老師配合,讓他盡快适應。

第一種方式,鑒于孩子小,懼怕成年人的威力,可能很快見效。但自己孩子為何有上學恐懼症,你清楚嗎?你真得幫他解決了嗎?說不定強壓下去的麻煩,寒暑假後的開學都會上演,甚至等他上初中或高中時,又要重演。第二種方式需要我們有極大的耐心,也得需要較長時間才見成效,但度過了這個時期,以後他的求學生涯可能就一帆風順。

所以在教育孩子上,凡事我們不要急躁,遇事先冷靜,先想想孩子這個年齡段的特點,這段時間來有無反常表現。自己想到的問題找不出答案,找孩子聊,話套話的,從孩子口中就知道了不少信息或問題答案。俗話說“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對孩子的一切你都心知肚明了,還有解決不了的問題?不但解決了問題,還解決得讓孩子心服口服。今後孩子的成長一定是積極樂觀,健康的。

成語畢恭什麼什麼(成語必恭必敬和)5

最後,再來解釋一個字“弁”,在這首詩中它讀pán,快樂的意思。但在《詩經•衛風•淇奧》:“有匪君子,充耳琇瑩,會弁如星。”中,它讀的是(biàn),意思是鹿皮帽。

沒有主題,也欠條理,一首詩啰嗦了這麼多。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