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被鬧鐘驚醒後果不亞于醉酒

被鬧鐘驚醒後果不亞于醉酒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9-14 06:07:17

  上班族可能都知道這個段子:最幸福的事是“睡覺睡到自然醒,數錢數到手抽筋”,但兩者卻都是一種奢望。更為現實的是:很多上班族都是早上被鬧鐘叫醒,迷迷糊糊中極不情願地起床。

  可這兩天,微博上流傳的一則消息卻吓着了不少人。微博中說,睡眠中突然被叫醒相當于一次醉酒;長期被鬧醒将導緻慢性壓力,增加精神壓抑、高血壓、心髒病的患病風險。這種說法真的有道理嗎?記者對此進行了了解。

  真有被“吵病”的人

  南京有一個公交司機被“鬧”得闖紅燈一個月罰了1000多塊

  鬧鐘讓人不愉快不假,但鬧鐘真能把人“吵病”嗎?昨天,記者在采訪東大醫院時,還真遇到這樣一個案例——

  對于南京公交司機王師傅而言,鬧鐘絕對是不折不扣的“災難”。因為工作需要,王師傅每天淩晨5點就得起床,晚上睡覺前設定鬧鐘則成了王師傅的“定律”。

  到了早晨,鬧鐘一響,容不得半點猶豫,王師傅便以極快的速度“騰”地起床,迅速完成早晨的各種必備“程序”,以緻坐到公交車上擰下鑰匙開始發動時,似乎還處在“半夢遊”狀态。

  “夢遊”帶來的後果便是注意力不集中。在一個月裡,王師傅竟然連連闖紅燈,光是罰款就交了一千多元。“總是覺得容易分神,看到紅燈都反應不過來要停車。”王師傅告訴記者。

  沒辦法,王師傅找到了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心理精神科主任袁勇貴。袁勇貴告訴王師傅,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完全是因為長時間處在“被驚醒”的狀态中,從而影響了正常的情緒和工作狀态。“如果在深度睡眠中被吵醒,起床後的不适感會更甚。”

  三成“夜貓”淩晨才睡八成白領靠鬧鐘叫醒

  晚上盯着電腦不想睡,早晨則是賴着床不願起。到底有多少人處在這樣的狀态中?記者在南京一家論壇裡針對白領的作息情況進行了一次小調查。共有76名南京白領參與調查,隻有14人聲稱自己基本能睡到自然醒,其餘62人在工作日,幾乎每天早上都是被鬧鈴吵醒或家人叫醒,占了八成多。

  那麼,晚上一般幾點睡覺呢?參與調查的這些人中,有三成“夜貓子”一直要耗到夜裡12點之後才願睡覺,超過60%的人睡覺時間在晚上11點到12點之間。但需要說明的是,絕大多數單位都實行着“打卡上班”的制度,兩者無疑是莫大的矛盾。

  睡前窗簾留條縫第二天“陽光”叫醒你

  1、最好的辦法是早睡早起

  袁勇貴主任告訴記者,所有人都向往的“自然醒”的确是身體的最佳狀态。如果能夠形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規律作息,在長時間的習慣養成後,自然醒一定不是奢望。

  2、如果不能早睡,先從定時起床開始

  專家建議,如果白領實在無法做到“按時睡覺”,可以嘗試定時起床。如果被鬧鐘驚醒,可以稍微賴床一下,不用像機器人一樣馬上翻身起床。

  3、如果還是起不來,睡前窗簾留條縫

  中大醫院心理精神科主任袁勇貴告訴記者,陽光的“叫醒作用”絕不亞于電子鬧鐘,同時還沒有突然被驚醒腎上腺激素猛增的驚吓感。晚上拉窗簾時,不妨留一點空隙。當早上受到光線照射,血清素會使身體的代謝加快,伴随着生物鐘同時提醒你,太陽“曬屁股”了,該起床了!

  4、還有更絕的:“意念起床”

  “8點起……8點起”,在某單位上大夜班的徐小姐每周都靠着這樣的“碎碎念”度過難熬的“起床大作戰”。“我覺得很奇怪,似乎是生物鐘能聽懂我的念叨,我隻要睡前反複多念幾遍,第二天會在這個點自然醒。”

  袁勇貴主任解釋,像徐小姐這樣的“意念起床”還算是比較靠譜的做法,“這樣的方法适合心理暗示比較強的人。潛意識記住了時間,則會形成準點起床的印象。”

  5、實在要用鬧鐘,鬧鈴設成“漸強”

  為了讓鬧鐘更響,不少人将鬧鈴設成了《最炫民族風》等帶有“農業重金屬”風格的神曲。但中大醫院心血管内科葉行舟副主任醫師表示,這種鬧鈴隻會讓被驚醒的危害增加。正确的做法應當将鬧鈴設成“漸強”模式,同時盡量選擇輕柔一些的音樂鬧鈴,減小起床壓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