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近期為何會發生供電短缺呢

近期為何會發生供電短缺呢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0 23:52:29

近期為何會發生供電短缺呢?煤價高位運行、電煤緊缺,東北地區出現用電供需緊張局面9月23日以來,東北多地發布限電通知,稱若電力緊張情況沒有緩解,限電工作可能會持續,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近期為何會發生供電短缺呢?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近期為何會發生供電短缺呢(近期為何會發生供電短缺)1

近期為何會發生供電短缺呢

煤價高位運行、電煤緊缺,東北地區出現用電供需緊張局面。9月23日以來,東北多地發布限電通知,稱若電力緊張情況沒有緩解,限電工作可能會持續。

針對當前供電形勢,國家電網公司于9月27日發布公開消息稱,将綜合施策、多措并舉,保障基本民生用電需求,最大可能避免出現拉閘限電情況。

為何近期會出現供電短缺?停電為何無法提前通知?煤炭緊缺情況下今冬供暖是否能保證?新京報記者就此次拉閘限電事件中的焦點問題一一解讀。

焦點1

此輪供電短缺是否與能耗“雙控”有關?

2015年,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能耗“雙控”,即既控制能源消耗強度(也稱單位GDP能耗,能源在創造經濟産值時的利用效率),也控制能源消費總量。這一提法把各地節能指标納入生态文明、綠色發展等績效評價指标體系,倒逼轉變發展理念。

近期,部分省份出現拉閘限電的情況,“能耗雙控”下的考核壓力被不少分析指為供電短缺的背後原因。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員韓雪對新京報記者表示,能耗“雙控”對各地的壓力是有的,去年年底個别地方也出現過通過限電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的情況,但對此輪供電緊張不是主要原因,更不可能為此對民生産生影響。

中國新能源電力投融資聯盟秘書長彭澎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能耗“雙控”情況下的用電緊張,通常是通過有序的限電來實現的。部分并沒有被列入到“雙控”指标紅燈的省份出現限電情況,大部分還是因為電力供應偏緊造成的。

對此,已有省份給出明确答案。廣東省能源局副局長劉文勝9月27日回應,本輪錯峰用電主要是高溫“加持”電量負荷雙增長、省内機組發電能力有限等因素造成,并不是因為能耗雙控工作。

對能耗雙控工作,廣東省避免“一刀切”做法,對未批先建等“兩高”項目依法依規采取停工、停産整改等措施;出現電力供應緊張時,優先保障居民生活、服務業等用電,重點限制“兩高”企業用電。

焦點2

近期為何會發生供電短缺?

火電常年都是供電主力,占全國發電總量的七成以上。吉林省在9月26日晚發布的官方消息稱,“近期電煤短缺、供電緊張。”

為何會出現電煤短缺的情況?韓雪表示,全球範圍的大宗商品漲價以及中國疫情恢複情況好于全球平均水平,使得我國的工業生産需求旺盛,強勢擴大了用電需求和煤炭消費需求。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發布的《2021年上半年煤炭經濟運行情況通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煤炭消費量約21億噸,同比增長10.7%。同期,全國規模以上企業原煤産量19.5億噸,僅同比增長6.4%。此外,全國主要港口合計存煤6298萬噸,同比下降8.3%。

韓雪還表示,“全球範圍的能源價格漲價和煤炭供需偏緊,進一步推高了電煤價格。”

從煤炭的絕對價格來看,當前我國煤價已處于2008年以來的高位。據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9月24日發布的中國沿海電煤采購價格指數(CECI),9月16日至9月23日的一周,電煤采購價格已經達到1086元/噸(熱值為5500大卡),同比上漲近一倍,較年初上漲56.26%。

“煤價和電價的倒挂嚴重且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尤其是在迎峰度夏後,電廠發電的意願較低,庫存水平也較低。”韓雪說。

水電是火電之外的第二大供電來源。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今年前5個月,水電占全國總供電量的11.6%。不少專家表示,今年水電發電量不積極也是供電短缺的重要原因。

焦點3

為什麼會對居民拉閘限電?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在2020年度,國内居民用電占全社會用電總量的14.6%。

對于東北限制居民用電的原因,國家電網客服對新京報記者表示,主要是因為東北地區已經首先對非居民執行有序用電,但是在執行後仍存在電力缺口。為了不造成大面積停電,才采取了對居民限電的措施。

韓雪向記者表示,和限制其他電力負荷的必要性相似,限制居民用電也是為了防止電力缺口的出現導緻電網損傷進而影響更大範圍的用電,但前提是工商業等位序低的負荷已被切除。

“居民用電在我國電力保障的優先序中位序很高,僅在工商業限電仍無法彌補用電缺口的情況下才會考慮對居民限電。”

東北當前究竟面臨多大的供電缺口?記者梳理發現,遼甯、黑龍江兩省均從9月10日起就出現電力緊張情況,分别啟動多輪Ⅲ級(負荷缺口5%-10%)和Ⅳ級(負荷缺口5%及以下)有序用電措施。從9月23日開始,電力緊張情況加劇,兩省分别啟動Ⅱ級(負荷缺口10%-20%)有序用電措施。

焦點4

電力供應缺口大還不拉閘,

會損傷電網設備嗎?

9月26日,遼甯省召開的電力保障工作會議指出,7月份以來,由于發電能力大幅下降,遼甯省電力短缺。9月23日至25日,電力供應缺口進一步增加至嚴重級别,“東北電網調度部門依照有關預案,直接下達指令執行‘電網事故拉閘限電’”。

“如果不限電,則會造成電網的頻率下降,損害在網的設備,也會造成更多的可以正常發電的設備脫網,進而産生更大的電力缺口,甚至可能造成電網的解裂。”韓雪說。

彭澎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示,當發電端和用電端之間出現不匹配,“此時要麼提高電力供應,要麼就需要切掉一部分負荷,也就是拉閘”。

韓雪表示,電力的供需是瞬時平衡的,如果儲電則需要向其他形式的能量進行轉換。目前世界上還沒有成熟度較高、成本較低的大容量、長周期儲能的形式。因此如果電力供應存在較大缺口,為防止波及更大範圍的用電和發電,限電是最後的手段。

對此,國家電網公司在9月27日下午表示,将全力維護供用電秩序穩定,保障基本民生用電需求,最大可能避免出現拉閘限電情況。

焦點5

為何無法提前通知停電?

當一定時期内常态化供電短缺時,供電公司為何無法提前通知、有序斷電?

國家電網客服告訴記者,當地供電公司給出的答複是,由于電力供需緊張,情況緊急,可能出現無法提前通知到用戶的情況。

韓雪向新京報記者介紹,根據《有序用電管理辦法》,啟動Ⅱ級有序用電措施意味着該地的電力負荷缺口已經達到10%—20%,但這仍然沒能填補缺口。根據《電網調度管理條例》,東北電網調度部門依照有關預案,直接下達指令執行“電網事故拉閘限電”。

“根據相關法律和行業操作規程,有序用電或常态化供電短缺的情況下限電是需要提前通知的,且會有相關預案。在無法提前預測或更緊急的情況下,為避免更大的故障,需要緊急切斷負荷,且事故越緊急,通知的窗口期會越短。”韓雪表示,限電通常會出現在用電的高峰時刻,如上午10點或晚7點到9點。

遼甯省9月26日召開的電力保障工作會議要求,電網公司要延長有序用電負荷缺口預測時間和預警等級發布時間,擴大告知範圍,便于用戶提前安排用電計劃。

針對近期多地拉閘限電的情況,國家電網公司在27日下午的公開聲明中還稱,将嚴格執行政府制定的需求響應與有序用電方案,及時做好溝通協調工作,全力維護供用電秩序穩定。

焦點6

在煤電短缺的情況下,

風電、天然氣等為何沒能頂上來?

記者注意到,在黑龍江的官方解釋中提到,進入9月份,随着經濟持續發展,電力需求屢創新高,加之供暖期前的設備檢修、火電機組發電能力受限、新能源發電減少等因素影響,造成電力供應緊張。

特别是9月23日以來,“東北電網水電減少、新能源發電不及預期”,造成當地電力嚴重缺口,拉閘限電的影響已經擴大到居民用電。

如前所述,作為火電之外的第二大供電來源,水電今年的發電量不積極,今年前5個月,水電僅占全國總供電量的11.6%。

韓雪表示,國際市場的天然氣價格和煤炭價格上漲的趨勢相似,導緻全球天然氣供需也十分緊張。“我國天然氣需求約一半需要進口,在價格飛漲和供需緊張的情況下,天然氣也會和煤一樣供應緊張。”

“與水電類似,風電瞬時的發電量取決于當下的風速情況,且風電總體占全國和東北的發電比例很低,2020年風電發電量占東三省用電量的比重不足11%,目前對于整體電力供需影響不大。”

焦點7

煤炭緊缺,今冬供暖能保證嗎?

按往年規律,10月中旬是東北地區正式供暖的日子。在煤炭供應量緊張、部分地區電采暖的情況下,今冬的供暖如何保障?

彭澎向新京報記者表示,“以現在這個形勢看,煤的價格恐怕很難快速降下來,緊張的局面應該還會持續。”韓雪也表示,國内煤炭總體供需緊平衡的态勢會持續到冬季。

“因此,國家需要盡快保障煤炭生産、進口和供應來開源,以控制新上産能過剩的高耗能項目、提高能效、加快多元化的電源建設等辦法來節流,通過開源和節流這兩方面的工作來保障冬季采暖用煤的有效供應。”韓雪說。

目前,黑龍江省已在官方通報中指出,黑龍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多次召開會議研究,明确要求全力保障基本民生用電需求,确保冬季居民住上暖屋子,并積極組織檢修停運機組恢複并網運行,提供發電用煤保障。

9月25日,東北地區相關企業在北京集中簽署了煤炭中長期合同,涉及東北區域主要煤炭生産企業、保供煤礦和東北地區重點發電供熱企業。此次簽約後,東北地區發電采暖用煤實現中長期合同全覆蓋,相當于用一份中長期合同為東北地區采暖季的民生用煤“打了包票”。

記者注意到,近期國家發改委也開展了相關工作,加快釋放煤炭産能,包括組織保供煤礦産能核增、支持保供露天煤礦接續用地、補簽煤炭中長期合同等,全力保障今冬明春采暖季煤炭安全穩定供應。

撰文 胡閑鶴 姜慧梓 編輯 木木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