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現象】
不聲不響,身邊竟然冒出了一個“隐婚族”!他們雖然已經名正言順地領取了“紅本本”,卻對外隐瞞自己的婚姻狀況,打着“單身貴族”的旗号,過着逍遙日子。
《中國青年報》報道,一份最近的調查顯示,對于“隐婚”現象,52.5%的公衆表示可以理解,20.7%的公衆認為不可思議,還有16.4%的公衆表示反對。與此同時,另一項“隐婚調查”顯示,有近37%的人因為擔心公開婚事會使自己失去老闆或客戶的信任而甘做“隐婚族”。尤其在北京、上海、南京、廣州等大城市,隐婚族正在悄悄盛行;在外企、媒體以及營銷等行業,最光鮮、最天經地義的婚姻已被白領們刻意隐藏、省略。仿佛一夜之間,婚姻這檔事成了衆人争相隐匿的“心結”。
“隐婚族”的出現不是偶然,我認為原因有三:
一是過去結婚這種大事,都要向單位申請,講求個大操大辦,隐瞞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現在新《婚姻登記條例》頒布後,結婚、離婚等不再受行政權力的幹預,更好地保護了個人隐私,并且讓隐婚族具備了必要的法律依據。婚否成為隐私,倒是社會的進步。
二是在許多單位,招聘和用人都向單身員工傾斜,普遍地認為是單身沒有什麼負擔,可以一心撲在工作上。于是,隐婚就意味着有更多升職、進修和培訓、調動的可能。
三是對私生活的自我保護或者顧慮工作中已婚身份會成為交往障礙,甚至遭到不公正的評價。特别是随着社會競争的加劇,職場上對已婚女性存在的部分不公正現象,也使許多女性迫不得已選擇隐婚。但婚姻是兩個人對彼此的承諾以及互相尊重,不該不分場合地“隐婚”,以免産生誤會,破壞了一段原本美滿的婚姻。
■【特點】
1.接電話時神神秘秘,語氣又相當暧昧;
2.自稱是快樂的單身貴族,卻避談感情婚姻;
3.無名指上沒有婚戒,但出現白色印子;
4.平時與異性關系熱絡,可是私下卻不會保持聯絡;
5.熱衷社交應酬,但到假日時就不見人影。
${FDPageBreak}
■【表現形式】
1.口頭禅是“我一個人……”雖然年齡已經是接近或超過30歲的成熟男女,盡管經常結交異性朋友,最終卻仍然表現得“獨來獨往”。
2.相談甚歡時,如果忘記了他(她)的自我介紹,你突然提出“聽說你愛人(老公)長得很漂亮(帥)?”的問題,他(她)會馬上不快地問:“你聽誰說的?”
3.很少在辦公室裡打肉麻的親熱電話,在大家聊天談到婚姻問題和情感歸屬時,随即若無其事地保持沉默。
4.偶然你會發現他(她)的無名指上有一道白印,問其原因,多半笑而不答。
5.下班後,一群單身男女在外面玩樂時,他(她)的電話一定會在晚上八九點鐘之後響起。
6.接手機時你會發現他(她)或是神情緊張,支支吾吾:“好好,知道了”,“嗯嗯嗯,拜拜”,“快了,等一下再說”,明顯是想早點把對方擺脫掉;或是至少有一次,跑到外面接手機;或是手機短信響個不停,手機狂響,他(她)卻裝作沒聽見,你提醒,他(她)卻說:“打錯了,别管它。”
7.一直宣稱是個快樂的單身貴族,愛瘋愛鬧愛玩愛笑,可是每到節假日,他(她)的行蹤就變得神秘,難以聯絡。
8.他(她)熱衷于單獨出席社交聚會、積極結識異性,而如果請柬上要求攜女伴(男伴)參加時,他(她)往往不會出現。
9.朋友間玩手相遊戲,如果你開玩笑說:“你的手相顯示在30歲前就會結婚,或者可以談婚論嫁,你怎麼現在還是一個人呢?”他(她)神情有些尴尬,然後把手抽回來,迫不及待轉移話題。
10.一貫保持單身形象的他(她)身邊突然出現一個貌似不速之客的異性,如果你不識相要求他(她)介紹,氣氛就會變得很尴尬。
■【個人觀點】
個人認為,隐婚雖可被看作是一種生活方式和生存技巧,但長期“不在婚姻狀态”的心理陰影下,可能減弱當事者的家庭責任感,甚至可能引發婚姻危機。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轉載請注明家庭醫生在線;媒體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