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記者從深圳市計劃生育協會在最近進行的一項“青春健康”項目的定性調查中了解到,我市青少年對性知識的了解多來源于各種傳播媒介,而從家長和教師那裡獲得的此類知識僅占5%,絕大部分家長和教師卻都表示:他們羞于對孩子或學生進行性教育。對此,我市有關專家倡議:性知識教育應從幼兒抓起。
市計生協會在我市14個學校和單位、2個項目點共選擇了230人進行調查,其中在校學生有60名(男生40名,女生20名),社會青年100名,家長20名,學校領導和教師共20名。結果顯示,不論是學生還是社會青年,他們有關性與生殖健康知識的主要渠道是書刊、朋友、廣播影視和電腦網絡,隻有5%的性知識是從初中生理衛生課中學到的,有個别女同學表示是從母親那裡得到一些暗示。
參加調查的家長中,100%都表示,對孩子從不談起性與生殖健康知識。對于目前是否應向青春期孩子進行性教育的問題,90%的家長都表示有一定的障礙,他們認為應由學校開展這方面的工作。一位做企業管理的家長說,那是個人隐秘,羞于與别人談起,包括子女。
而在參加調查的學校領導和教師中,多數老師對學生的早戀、早性采取回避的态度。還有一位男教師說,他絕對不會當面和學生談這個問題,太尴尬了。
福田區教科所所長黃孔辰建議:“性教育應貫穿于從幼兒到高中的整個時期。”市計生協會的有關負責人也表示,應将幼兒當作教育的初級階段,讓孩子了解自身各部位的組成和生殖健康知識的啟蒙;将小學與初中作為中級教育階段,讓孩子從生理、心理逐步發展到性知識、生殖知識、避孕和性病知識,高中則重點放在性道德、性心理和婚前性行為的危害等方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