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胡子、變嗓音、來例假……少男少女總有許多青春期的困惑。他們不願與家長、老師交流,同伴又不懂。4月8日是北京市兒童醫院開設青春期醫學門診的第三個門診日,記者來到這裡。當天看門診的5個女孩都是在媽媽的陪同下來的。闫大夫逐一詢問小病人是單獨看病還是讓母親一起參與交流,3個年齡較小的女孩子非常信任地拉住了母親的手。闫大夫喚進一對母女後,輕輕地合上了内室的門。裡面響起低低的對話聲,一個小時後,母女輕松愉快地走了出來。闫大夫再問患者:“病曆是自己帶走還是留在醫院,要不要交給母親?”進來的第五位是一位17歲的高二學生。她要求母親回避,單獨與闫大夫交流了50分鐘。随後,闫大夫又将她母親請進去交談了10多分鐘,離開時女孩要過病曆自己保存。闫大夫告訴記者,青春期門診主要針對14歲至18歲處于青春期的少年患者。闫大夫說:“今天的小病人4個是心理問題,1個是器質性問題。她們跟我講學習和生活中的困惑,也談身體的變化和男女同學間的朦胧意識。我主要是傾聽并解答她們的問題。14歲至18歲的小病人已經有成年的意識。青春發育期裡,他(她)們的身體、内分泌及心理快速發育并逐步成熟,這個時期許多兒童由于學習的壓力過重,往往忽視自身疾病,造成疾病延誤,影響成人期的身體素質。”記者充滿了好奇心,很想聽聽她們在交流一些什麼問題,但遭到小病人的反對。她們說:“這是我的隐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