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社會學的調查表明,現階段北京地區有大齡未婚者15萬人左右;天津市未婚大男大女有6萬人,按全市城郊人口1000萬人計算,占到千分之六。據上海統計,年齡在30歲至39歲之間的未婚者就在12.7萬人。全國範圍内30歲以上的未婚男子約有990萬,高于25歲以上未婚女子3.3倍左右。據最新統計,北京市的單身者可達62萬,青島市也有40萬人之多。這些人的性需求如何解決,也是一個不容回避的社會問題。當前,賣淫嫖娼現象有增無減,性病患者人數按幾何級數上升,拐賣婦女屢禁不止,強奸婦女案件時有發生,這些性社會問題客觀存在,不容忽視。“食色性也”,大男大女到了“懷春”、“鐘情”時期而不能正常地滿足性的心理和生理的需要,這是社會生活中的一個潛在隐患。事實業已表明,大男大女婚戀難一會造成對工作的沖擊,二會使家庭生活失衡,三會使大男大女身心畸變。這些無疑也會對社會穩定構成一定的威脅。 性社會學研究人員對婚戀難的解決策略是從整體性和綜合性方面着眼的,即從當事人、家庭和社會諸方面尋求對策。首先,從大男大女青年自身方面看,既然大男婚戀難主要是本人條件問題,那麼就要通過努力學習和勤奮工作,不斷提高修養,力争改善自身條件,争取以質取勝;有的還要采取“梯度擇偶法”,即擇偶條件梯度下降,分層次締結婚姻。而大女解決婚戀難的關鍵,主要是改變價值觀念,将擇偶标準建立在現實的生活之中,正如一些大女自我總結的:“和心中的偶象告别”。現在北京大女擇偶的最新觀點是“三不計較”,即年齡大小不計較,學曆高低不計較,婚喪離異不計較。其次,我們還希望家長要能充分理解子女,高度信任子女,放手支持子女。我們提倡,家長要關心,不要過分操心;要過問不要匆匆忙下結論;要建議,不要強加幹預;要引導,不要包辦代替。再次,對于社會,有94%的大男大女對社會給予他們的關心和幫助持積極的肯定态度;同時,相當多的大齡青年也産生了一種被卷入輿論中心的苦惱。他們第一希望尊重和理解他(她)們;第二希望改變大轟大喻的大事宣傳的做法,多做紮實細緻、行之有效的工作;第三希望社會能改變一些舊觀念、老方法、整齊劃一的老眼光,逐步接受并習慣大齡未婚甚至少數人終身不婚的現象,包括婚後不育的選擇。我們還提倡多形式、多方位、多層次地開展求偶、擇偶活動,因地、因人、因時制宜 ,使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最大限度地減少家庭與社會的不安定因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