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社會學的核心概念是性存在,大體上對應于英文中的sexuality一詞。它是一個系統化的整體概念,至少包括3個子系統。1、性的生物存在,即人們通常所說的“性”,是指以特定身心反應為基礎、以高潮為中心和标志的一種生命現象及其表現過程;2、性的心理存在,指人這個主體對于“性”的主動的或被動的感知、感受、解釋等;3、性的社會存在,指的是由社會所标定的具有性的性質的那些活動與過程。上述3個子系統加在一起,産生一個更大的系統,就是性存在。它可以概括為:在特定的社會時空中,以人的活動為載體所表現出來的、被認為是“性”的那些現象。性存在的概念是性社會學賴以區别于性學其他領域的安身立命之本,性社會學研究與應用的基本角度與基本方法,也都是源出于此。例如在評價導性跳交誼舞是否屬于性活動時,性生物學主要考察雙方是否出現了特定的身心反應,性心理學主要測定雙方是否具有性的意圖與體驗,性倫理學主要依據社會既有的定義來評價,而性社會學則把上述三方面的考察結果整合起來,測評一下該活動在性存在綜合量表中或定性範圍内,究竟處于何種水平上,然後才做出自己判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