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李先生寫信說:“我很愛我的女朋友,也想把這種愛表達給她知道,但不知為什麼,我表現出來的卻是對她的滿不在乎,有時候甚至去故意傷害她,比如不聽她的電話,不和她出去玩。她非常傷心,我也很恨自己,很想對她好一點,卻總也改不了。”對此,高級心理咨詢師向程做出解答。(專家簡介:向程,高級心理咨詢師,中國心理協會會員,四川南島心理研究所所長。)向程指出,李先生是典型的“反向表達”,也就是說,心裡明明想的是向東,卻偏偏要向西。這樣的人對自己的表達方式不能被别人理解非常痛苦,也想轉變過來,但就是邁不出表達自己真實意思的第一步。反向表達形成的首要原因就是對關愛的過度需求。他們非常希望自己成為生活的中心和别人關注的對象,但實際上又很難做到,于是就會采取這種方法來引起别人的注意。這種人通常非常好面子,覺得把自己的真實想法和要求直接說出來很不好意思,于是就采取“以退為進”的方法,他們内心非常希望别人能理解自己真實的意思,但實際上,由于他們表達得很隐晦,甚至是剛好與自己想表達的意思相反,于是誤會就常常發生了。“反向表達”的形成與幼兒期缺乏關愛有直接關系。幼兒在有被關愛的需求時,都不是直接說出來,而是以其他的方式來表達,比如大哭或者裝病。如果幼兒期的被關愛需求沒有得到恰當的滿足,成年之後,就會産生過度補償心理,使其對關愛的需求比常人要多得多。得不到滿足時,就會采取一些過激的方法來引起别人的關注。生活不如意的人也經常會産生“反向表達”。我們可以發現,事業成功的男性通常對妻子和家人的态度很好,窮困潦倒的人有時候反而會對家人發洩。其實,事業不成功的人也是愛家人的,隻不過他無法給家人很好的生活,在潛意識裡就會覺得對家人無論說什麼,都是對不起他們的,也就不好意思再把關愛的話說出口,而是轉向了另外一個極端。向程提醒李先生,在遭遇“反向表達”的時候,先要冷靜下來,站在對方的角度想一想,如果你愛的人對你這樣,你會有什麼感受?既然相愛,就沒有什麼不能直接說出來,自己的心思不要總讓别人去猜。人與人之間隻要溝通得好、充分理解,就沒有什麼解決不了的問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