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五帝人物
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
“三皇五帝”并非确指。準确地說,是史學界對上古時期出現的所有部落聯盟首領的概括性簡稱,是後人對他們為人類作出卓越貢獻的一種追尊,稱“皇”或“帝”,民間常以各種美麗的神話傳說,來宣揚他們的偉大業績。
三皇五帝傳說存在于約公元前2070年以前。夏朝之前的曆史時期,統稱為“三皇五帝”時代。或稱“遠古時代”,“古國時代”,“上古時代”,“神話時代”。
關于三皇五帝人物衆說紛纭,原始意義上的三皇是指:天皇、地皇、人皇(泰皇);
五帝原指五方上帝,即:東方青帝靈威仰。南方赤帝赤熛怒。中央黃帝含樞紐。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葉光紀。
三皇又分為前三皇,中三皇,後三皇。由于年代久遠,其實沒人知道他們的名字。
在民間和各個時代的流傳及史書記載中,人物定義和排位,也各不相同,但歸納起來,基本上在24個人物當中。
三皇:
燧人、伏羲、神農,出自《尚書大傳》;
伏羲、女娲、神農,出自《春秋運鬥樞》;
伏羲、祝融、神農,出自《風俗通義》;
伏羲、神農、黃帝,出自《三字經》;
有巢氏、燧人氏、知生氏,出自《莊子》、《綱鑒易知錄》。
五帝:
黃帝、颛顼、帝喾、堯、舜,出自《世本》、《大戴禮記》、《史記·五帝本紀》;
伏羲、神農、黃帝、堯、舜,出自《戰國策》;
太昊、炎帝、黃帝、少昊、颛顼,出自《呂氏春秋》;
黃帝、少昊、颛顼、帝喾、堯,出自《資治通鑒外紀》;
少昊、颛顼、帝喾、堯、舜,出自僞《尚書序》、《帝王世紀》;
伏羲、炎帝、黃帝、少昊、颛顼,出自《禮記·月令》以為五帝。
從上述排位不難看出,唯有黃帝,既在三皇中出現過,也在五帝中出現過,不過,出現頻率最高的是五帝,并排在首位。
其實,“三皇五帝”遠不止這些人物。但流傳比較廣泛,和後人一般認為的,三皇五帝的人物是:
三皇:伏羲、神農、少典
五帝:黃帝、颛顼、帝喾、堯、舜
三皇五帝
視頻參考:三皇五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