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情感

 > 家有男孩父親千萬别“缺席”

家有男孩父親千萬别“缺席”

情感 更新时间:2024-06-29 19:00:30

  最近,一項由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雲曉主持的研究發現,中國男孩正面臨着體質、學業、心理、社會适應等方面危機,而“不稱職的父親”是誘發男孩危機的原因之一。

  父親的教養态度及方式對孩子尤其是男孩的個性、學習成績、性别角色的形成等,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若父親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缺席,極易導緻孩子性格、情感方面的缺陷。

  “先忙事業後顧孩子”使父愛“缺席”

  現在社會競争激烈,許多男人産生了“先忙事業後顧孩子”的思想,還有的人認為帶孩子應該是女人的事。其實,18歲以前是人格成長的關鍵期,缺少父母任何一方的愛,都會導緻人格發育的不健全。18歲後,孩子的世界觀、價值觀已基本形成,再想讓他有所改變會比較難。

  父愛缺失對男孩影響巨大

  生活中我們發現,從小與父親接觸較多的男孩,往往表現出很多優勢,如性格開朗、頭腦靈活、身體健壯、充滿活力。這是因為,“堅強果斷”、“寬容大度”等男性風格,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賴父子關系的傳承。父親的男子漢硬派作風,會在其教養方式中注入陽剛之氣;母親總喜歡保護孩子,怕孩子磕碰,容易不自覺地出現包辦現象,而父親則更重視教育孩子自立、自理,勇敢地面對一切,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父愛缺失,男孩易産生很多問題,如:

  性格易女性化 性别形成的主要機制是模仿,父愛缺失,男孩無法從父親身上學習果敢、堅毅、擔當,性格易變得“中性”甚至女性化,依賴性強、責任感低。

  社會适應能力下降 父親和兒子同屬男性,兒子成長中所面對的難題,極有可能是父親小時候曾經的困惑。父親成長的經曆與經驗,更有可能成為兒子解決問題的鑰匙。如果父愛缺失,男孩就無法從父親身上獲得這些經驗、指引,在社會交往中容易迷茫、不知所措。

  犯罪幾率增大 父親會給男孩權威感、紀律感、約束感。沒有父教的男孩,缺乏紀律教育和監督的機會。在美國,60%的強奸犯、72%的少年兇殺犯、70%的長期服役犯人來自無父家庭,90%的無家可歸和離家出走的孩子來自無父家庭,戒毒中心有75%的青少年來自無父家庭。

  父親與男孩溝通有三招

  見縫插針行教育 許多父親以自己很忙為理由而忽視對孩子的教育,其實,教育不一定非要拿出整塊的時間,但卻要你有責任意識、有耐心,能堅持經常。如,出差在外,用短信、網絡跟孩子多交流;因故不能按時回家時,打個電話給家裡,和孩子說上幾句話。而對于幼兒,你可以在上班前,親親他的小臉,逗他樂一樂;抽點時間繪聲繪色地給他講故事,用手指在牆上變出各種動物影子。

  還有些父親,雖一直陪在孩子左右,但回家隻管自己看電視或報紙,不知跟孩子玩什麼、說什麼。其實,可以跟孩子一起做的事很多,如看電視時跟孩子一起讨論國家大事,讓孩子發表自己的看法;亦或是一起來準備做一頓晚餐。跟孩子的感情交流,心靈溝通,常是在這些生活細節上建立起來的。

  多與兒子做遊戲 父親與男孩的遊戲方式多是動态的、較激烈、富有對抗性和創造性的;父親會鼓勵男孩遇事自己動手、大膽嘗試,這有利于男孩強身健體和培養思維的敏捷性、創造性。

  摒棄“嚴父”冷面孔 中國有句話叫“嚴父慈母”,于是,許多中國父親将“嚴”理解為冷面和打罵,将“慈”理解為嬌寵和溺愛,對孩子尤其是兒子,總是以批評者的姿态出現,闆起面孔教訓兒子,即便是愛或滿意,也羞于表達,更少有擁抱。而研究發現,孩子是需要肌膚接觸來建立安全感、親密感的,尤其是男孩,因此,父親應經常對兒子微笑一下、擁抱一下、褒揚一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情感资讯推荐

热门情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