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導讀:每個人的學習風格不一樣,不要盲目與他人比較,制定适合自己的複習計劃最重要。
一 、考試焦慮的防治:
(一)考試焦慮的表現:
1、情緒上:擔憂、焦慮、煩躁不安;
2、認知上: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 看書效率低;思維僵化.
3、行為上:坐立不安,手足無措;
4、身體上:頭痛、食欲下降、惡心、心慌、睡眠不好等.
(二)考試焦慮的影響因素:
1、客觀因素:考試的重要性、 難易程度、競争程度等。
2、主觀因素:
(1)個性:敏感,易焦慮,過于内向,缺乏安全感、自信心,做事追求完美等;
(2)過去經曆: 如果把過去考試失敗歸結為自己不聰明、能力差、就會對自己失去信心、面臨考試就會緊張焦慮.
(3)複習準備情況: 複習準備不足,對考試沒把握。
(4)對考試的看法:
成績不好=不聰明、沒優勢、沒本事;
=被人看不起, 對不起父母,………
(三)考試焦慮與考試成績:
考試成績
考試焦慮
(四)考試焦慮的防治:
1、充分的複習準備:
80%的人考試焦慮是由複習準備不充分引起的.
2 、在心裡對自己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不以一次成敗論英雄;
過于擔心、焦慮不僅于事無補,而且還會影響水平的正常發揮,有百害無一益。
3 、複習考試時和沉着、外向的人為伴:
研究表明:和沉着、外向的人為伴,焦慮情緒會明顯減輕.
4、合理的複習計劃和時間安排:(詳見時間管理部分)
5、學會放松(放松的步驟):
(1)以舒服的姿勢坐好,保持身體兩邊的平衡;
(2)用鼻子深深地、慢慢地吸氣,再用嘴巴慢慢地吐出來;
(3)想象身體各部位的放松,放松的順序:腳、雙腿、背部、頸、手心。
二 、學習時間管理:
(一)時間管理:
1、 計劃管理的心理意義:
(1)可以消除心理上的不确定性:人對确定的東西、掌握得住的東西才會有安全感、才不會慌亂。
(2)可以避免忙亂:事情多不是問題,亂才是問題。
2、做計劃的策略:
(1)事先安排好什麼時間做什麼、做多少;
(2)優先安排重要的事、急迫的事;
(3)留出應急和補救時間;
(4)計劃的複習量要适當;
(5)适當安排時間休息和放松。
(二)個人效率手冊:
1、科學用腦:
(1)看、聽、讀、做(題)交替進行;
(2)學習一段時間後,适當休息一下;
2、按照記憶規律和生物節律來組織複習:
(1)集中複習:
(2)分散複習:适宜在複習内容難,缺乏興趣,容易疲勞時使用.
(3)間隔複習:遺忘的規律是先快後慢,所以要注意間隔複習,間隔時間是先短後長。
(4)生物節律: 精力充沛時用來複習有難度的部分,輕微疲勞時,用來複習容易的部分。
(5)過度學習:複習量達到150%時,記憶效果最好.
(6)嘗試背誦:邊閱讀邊背誦,閱讀與背誦交替進行,效果好于單純閱讀.
3、講究目标策略:
根據自己各科的基礎和學習現狀,制定相應不同的分數目标,有策略地複習;
4、認清自己的學習風格:
明白每個人的學習風格不一樣,不要盲目與他人比較,制定适合自己的複習計劃最重要。
5、必要時借用外力:向他人請教。
6、充分利用零碎時間:
如走路時、睡着前用來記憶或回憶單詞、公式等需背誦的知識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